2014年,央視春晚主持新人張國立的幽默妙語多次贏得滿堂喝彩,比如,他戲謔畢福劍時說:一提到女演員,你的臉上就必浮賤!僅僅是巧用諧音,即一語中的,讓人樂不可支。張國立是大型影視頒獎典禮的主持常客,他的幽默風采早已練就。

虛實結合,迴避難題

201417下午,把樂帶回家2014暨快樂送啟動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品牌代言人張國立、蔡依林等明星悉數出席。由於張國立是春晚團隊主要成員,因此,在記者提問環節,張國立便成了焦點。看到一位事先準備好問題的記者拿出字條,張國立先發制人道:一看你就是主辦方的托,提個問還照著字條念,一點都不專業。哄堂大笑之後,這名記者問:有消息說,您將擔任春晚主持人,是真的嗎?聞言,他先是拿出手機做打電話狀,隨即又放下手機說:現在打好像不好,等一會兒我問問馮小剛,看能不能說。逗得現場一片笑聲。又有記者問他會不會在春晚上演小品,對此,他又故技重演道:我還沒有接到確切消息,不過對網上的各種說法,我現在不能去回應。我一會兒給你馮小剛的電話,你直接打給他吧!於是,又引來陣陣笑聲。

由於張國立是馮小剛的鐵哥們,既是春晚團隊成員,又是主持和表演大家,因此,網上關於他的傳聞鋪天蓋地,記者們又怎會輕易放過?但慣於幽默的張國立,練就了一副絕好的太極功夫,面對主持人之問,他虛虛實實、假痴不癲,談笑間便將難題化解;對於演小品之問,他在直言現在不能去回應後,再次祭出擋箭牌春晚導演馮小剛,於是,難題又一次灰飛煙滅

巧思妙解,表達情意

馮小剛導演的賀歲電影《私人訂製》優質剛材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張國立應邀擔任該場發布會主持人。一開場,張國立便給多年的好友馮小剛和葛優送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青花瓷瓶,待對方詢問原因,他含笑解釋說:在得知要來這次發布會當主持人的時候,我就在想,既然馮小剛訂製我做主持人,那我也得禮尚往來,給二位訂製一份禮物啊!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小小的瓷質瓶子。」「這裡面肯定有什麼說頭!葛優忙不迭地插話道。當然有說頭啦!你和馮小剛相交20年了吧?20年在婚姻里叫什麼婚?瓷婚!就在觀眾都報以掌聲時,他笑著制止道,別急啊,還有呢!要是套用北京話,還能講成什麼?瓷實,也就是鐵哥們!現在可以鼓掌了!於是笑聲一片,掌聲四起。

此中,張國立從兩個層面回答了問題。對送禮原因,他援引禮尚往來之熟語,巧取《私人訂製》之訂製,既理據充分又契合,自給人以智慧風趣之感。至於送瓷瓶原因,解說則更為高妙,婚姻之比,可見友情之深。20瓷婚之際,送上一個瓷實的瓷瓶,豈不是意義非凡?而張是二位共同的朋友,可謂人所共知。如此,觀眾便能從禮物中感受到他對友情的珍視,進而由衷地為其巧思妙解而喝彩。

生拉硬扯,營造氛圍

馮小剛電影作品音樂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隆重舉行。演出串場時,主持人張國立則對馮小剛及到場嘉賓葛優等人極盡調侃之能事。在說葛優時,他先回憶起1988年:那時候我們一起拍《頑主》,我是男一號,葛優是男二號。結果男一號沒火,他卻火了。我就開始研究他,發現光頭的男演員容易火,我就也光頭了。一片笑聲中,他又一本正經道:拍了《康熙微服私訪記》等熱門電視後,我還是不如他火呀!於是就繼續研究,原來我還在拍電視劇,葛優都演電影了。但對這個研究結果,很多人不認可,理由是真不長頭髮的光頭才能火呢!於是我特地研究了一番他的光頭,確實不長頭髮。攝影機快拍他頭頂!就在笑聲、掌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時,他又自嘲道:不過,我最近脫髮,很可能要火。隨之更是爆笑不止。

不長的幾句話,即贏得多次笑聲和掌聲,其原因則是成功地運用了生拉硬扯之術。眾所周知,光頭根本沒有必然聯繫,但張國立卻一本正經地說光頭容易火是自己研究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又假借他人之口研究出真不長頭髮的光頭才能火,而葛優又恰恰是個真光頭。如此出人意料的生拉硬扯,能不讓人樂而開懷?再加之他在說話時亦莊亦諧,贏得笑聲和掌聲自屬情理之中。

寓庄於諧,給人教益

由南方電視台主辦的南方盛典頒獎禮在廣州東方賓館舉行,現場揭曉的「『50·十大經典電視劇中,《西遊記》《紅樓夢》《亮劍》《金婚》《士兵突擊》《上海灘》等赫然在列。由於張國立在《金婚》中飾演的是男一號佟志,其妻鄧婕在《紅樓夢》眾成功地塑造了王熙鳳的形象,於是,夫妻二人便代表兩個劇組登台領獎。二人攜手上台時,觀眾則狂呼張國立,張國立,考慮到鄧婕或有些許難堪,張國立先是風趣地回應:哎,這麼老了還有人叫啊!惹來全場大笑後,他又高聲說道:恭喜鄧婕,十大經典,咱家就佔了兩個。鄧婕老師平時老問我,這麼大歲數了,為什麼還那麼愛拍電視劇?現在我可以當眾回答她了,愛拍,就是為了喜歡我們的觀眾啊!此言一出,台下掌聲如潮。

作為丈夫,不能讓妻子受到委屈,無疑是一種責任。於是,面對粉絲只喊自己的姓名,張國立先是以老了自嘲,引發笑聲後,又極為機智地將觀眾的目光聚焦到夫人身上。如此一來,不僅贏得了夫人的歡心,而且還能藉助於這番詼諧妙語向觀眾表白——我們的努力都是為了你們!而這種職業操守,難道不是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極為需要的嗎?於是,人們在深受感動和教益的同時,自然會回報以更加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