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不起眼的小植物,酒精肝、痛風、糖尿病人要多吃!

李博士談生活 2018-01-16 13:27:56

“食藥同源”的理念,貫穿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

看似簡單的買菜做飯,卻蘊含著豐富的養生奧妙。

看似不起眼的小植物,也有大大的養生功效。

今天,介紹三種常見小植物,酒精肝、糖尿病、痛風的人要多吃!

第一種:蒲公英——酒精肝要多吃

蒲公英是人們熟知的野菜,被列為“藥食兩用”的植物,是中醫常用到的中草藥,被視為解毒劑的時間已超過100年,

不僅能夠養肝護肝清肝毒,尤其是對酒後引起的肝損傷有幫助,還能夠祛火消炎、清熱解毒等。

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所以,日常喝酒,需要保護肝髒,酒精肝者日常可以多吃些!

寒冷的秋冬季節,可以將蒲公英製成干茶,泡水喝,同樣有很好的護肝效果,

尤其是蒲公英根制茶後泡水,護肝效果更佳!怕製作麻煩的,也可以直接在網上選擇成品,直接泡著喝就好,

建議最好選藥谷蒲公英根茶,它產自吉林長白山藥谷,由於獨特的地理條件,比其他地方的蒲公英根護肝效果要更好一些。

第二種:帢馬谷——痛風者要多吃

第一次見到帢馬谷的時候,我叫它“大頭菜”,被人給嘲笑了,可是它真的很像大頭菜,你覺得像不?(下圖便是)

帢馬谷主要藥用的就是其根莖,因為根莖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多糖,

所以很多人將其製成帢馬谷粉,用開水沖服代餐,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高尿酸、痛風、結腸炎者的健康飲食。

帢馬谷是富含有機活性鹼的食物,搭配其他一些鹼性食材而成的帢馬谷粉,具有綜合調節身體代謝的功能,

可明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引發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減少痛風發作次數,調節身體代謝。

所以,尿酸高、痛風者,日常可以多吃點帢馬谷粉代餐粉,會有很好的幫助!

第三種:蕎麥——糖尿病要多吃

蕎麥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食療效果已得到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公認。

特別是蕎麥中的天然硒黑苦蕎,中醫認為黑苦蕎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的功效。

黑苦蕎中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澱粉、糖類,特別是蛋白質近似豆科植物的蛋白質,

其籽粒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

黑苦蕎的脂肪含量為2%~3%,有9種脂肪酸,且多為油酸和亞油酸,可降低血脂。

黑苦蕎中尼克酸含量比白面多3~4倍,尚含有其他食物所不具有的芸香苷(蘆丁)。

尼克酸和芸香苷也具有降低高血脂的作用,常吃黑苦蕎可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

為了食用方便,很多人喜歡直接用天然硒黑苦蕎茶來泡水喝,每天取5g左右,

泡過之後的蕎米還可以直接食用,糖尿病患者常吃效果非常的好。

也可以在做米飯煮粥的時候,直接加入一些黑苦蕎,口感和效果都是不錯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