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行業從業者中不少人呼籲是日本政府在發展Cool Japan 戰略的同時也要關注動畫行業的勞動環境、薪資待遇等問題,最近日本的經濟產業省舉辦了一場動畫數字化製作指導會議,在會議上決定將主流的5 種數字化作畫軟件的數據格式統一化,希望藉此讓更多的日本動畫公司進入數字化作畫世代,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紙質作畫。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 月20 日的時候在地下二層的講堂中舉辦了一場「動畫數字化製作導入指導報告會」,會議聚集約100 名動畫業界相關人士,會議上報告了一些大型動畫製作公司使用數字化製作的案例,確定將把動畫製作者中5 種主流的製作軟件的數據格式進行統一,當時表示2 月末的時候向經濟產業省提出最終報告書。日本的動畫製作往往是採用多重承包的模式,作畫監督對於畫面製作的指示通過原畫負責人、中間幀動畫負責人層層向下傳達,這些作畫要求有些是非常細緻的,比如「要從角色的頭髮縫隙中看到耳朵」。而在作畫內容傳遞方面,往往採用的是傳統的紙質模式,原畫師將畫好的原畫封入紙袋交給中間幀動畫負責人,中間幀動畫做好後再封入紙袋返還,動畫公司的製作進行會一個個拜訪委託的製作者分發回收相應的作畫內容,而未來通過統一作畫軟件的數據標準,動畫製作者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作畫內容的交換使動畫製作效率化。

日本的經濟產業省表示「動畫就和藝術品一樣,只有人氣的作品才有價值,這是無名的動畫製作作者得不到相應金錢的原因之一,或許這麼做與重視品質的工匠動畫行業是相反的,但是我們希望通過製作效率化,讓動畫行業成為一個讓從業者稍稍賺錢的行業」,日本動畫行業是保留傳統的2D 動畫技術與風格,而以3D 動畫製作為主的歐美,CG 製作者既參加動畫也會參加遊戲製作,與歐美的動畫製作者的優秀福利待遇相比,日本的動畫製作者則是在封閉的行業中疲憊不堪,提升生產效率,改善動畫製作者的待遇,是日本動畫行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