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學霸找不到工作 一腳踹母親“都是妳的錯!”

2018年3月09日

(北京9日綜合電)90後出生的中國青年小力(化名)從小成績優異,班裡排名從來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學輕鬆考上了一本,讀的是當下熱門的金融專業,可以說是學霸。但他那漂亮的簡歷,卻未能讓他在私人公司或政府機構找到工作。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小力喪失了信心,於是整日沉迷網路,在家一待就是兩年。著急的母親天天碎碎念敦促他快去找工作,終於有一天,小力爆發了,一腳踹開了他的母親,“我現在所有的結果都是你造成的!你只讓我學習,不讓我交朋友……你再看看你自己,和誰的關係處理得好?”

聽了這些話,小力的母親也非常委屈,為了給小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一家特地從外地來到寧波市裡租房住,阻撓小力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也是怕影響他的成績。至於自己,的確與小力的爸爸不太說話,與身邊的親戚關係也不好,經常吵架,但這與小力有什麼關係呢?

再來看看女士文文(化名)的經歷。她今年30歲了,在她小的時候,母親便辭去了工作,接送她上學放學,陪伴她讀課外班,照料她的日常起居,除了讀書,什麼事都不用文文操心。在母親的辛苦付出下,文文成績優秀,畢業後也找到了好工作,但一到休息日,她就宅在家,從未見她交過男朋友。

和很多父母一樣,文文的父母也開始為她的婚事著急,張羅著讓文文相親,但是他們又擔心女兒太過單純,總是選擇陪同前往,儘管文文已經考出了駕照,父親仍然堅持親自騎電動車送女兒去約好的地點。

相親時,不善交際的文文總是覺得沒話和對方說,寥寥幾句就結束了交談,氣氛一度非常尷尬,當父母問其對男孩子的感覺,她說不上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人。

無獨有偶,曉彤(化名)也是個優秀的女孩子,她漂亮,懂生活,有不錯的工作,也有關係較好的閨蜜,但同樣是到了30歲仍然孤身一人。她拒絕了身邊所有示好的男性,一旦有人傳達出喜歡她的意思,她甚至做出劃清界限的舉動。她也被迫去相過親,但她對此十分反感,男方找話題,詢問她的工作和個人情況,都被她認為是盤問,當商品一樣衡量。

原來,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曉彤,從小被媽媽灌輸了“不要搭理男孩子,男孩子會欺負你”,“只要用心讀書,其他都不重要”的意識,這直接導致她從小就刻意避免與男性接觸,即便她已經到了應該接觸的年齡。

專家:重學習更要懂交際

“其實他們的表現,都是社交障礙。而究其根源,都來自成長的環境。”羅紅媛是中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她做婚姻家庭咨詢工作已有5個年頭,接觸過的類似案例在寧波並不少見,這些家長將孩子辛苦養大,培育成才,明明到了該“摘果子”的時候,卻不得不嚥下現實帶來的苦果。

羅紅媛認為,人從出生那一刻就誕生於關係之中,所有的心理困惑背後多數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而問題的源頭在於家庭系統內部,源於家庭特有的情緒氣氛,源於家庭成員的溝通模式。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張白紙,他們的第一層認知是來自家庭的,如果一個家庭中的父母感情不好,經常冷戰、爭吵,對長輩蠻橫無理,與兄弟姐妹關係疏離,孩子看在眼裡,潛意識裡就會認為人與人的關係就該如此,他們從小就學會將自己的情感溫度計調到最底度。”

除了家庭溫暖,羅紅媛也對現下許多家長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質疑,“很多家長都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對孩子的教育通常是『指責型』的,過多的束縛感致使孩子失去了本真,也失去了想要說真心話的意願。”

“很多家長問我,為何孩子會變成這樣,連基本的交際能力都沒有?我想說的是,你是否與你的家人深層次地交流過?你希望孩子和你交心,你又可曾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與孩子分享?”羅紅媛說,家庭是最有安全感的小團體,與家人都不敢說出真心話,如何去信任外面的世界。

文:中國《現代金報》圖:網際網路

想讓上班穿搭看起來高級十倍?→請點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