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企谷八幡被人稱作大老師,是因為經常說一些一針見血的人生哲理,但他的“真物”論卻讓人感到不好理解想搞懂真物,我們不妨先看看它的對立面:

大多數所謂的友誼,所謂的相互理解,所謂的互相尊重,都是人在權衡後做出的選擇,只是表現出來的一種假象。可是人們偏偏就喜歡陶醉在這虛假的關係之中,這對於大老師來說,是毫無價值的“偽物”。

大老師所要追求的“真物”,是一種純粹的人際關係,什麼都不說也可以傳達,什麼都不做也可以理解,無論發生什麼也不會破壞。就算這只是一種高傲自大的幻想,他仍然願意相信真物的存在的。

哲學家亞瑟·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提到:人與人之間的許多聯繫,建立在各式各樣的被隱藏起來的自私動機之上。

我們小心翼翼的處理著人際關係,察言觀色、謹言慎行,時常裝作相互理解的樣子,在產生分歧時又選擇保持沉默。在與人相處時,我們像戴上了面具,收起了一部分真實想法,維持著這脆弱易碎的假象。

“真物”是會讓人痛苦的,如果不做絲毫偽裝,如果毫不顧忌,人們只會相互傷害人害怕被孤立,即使知道真相,也寧願選擇最安全的方式,相互勾結、委身於團體之中。

不願去接受這些“偽物”的大老師,就成不被理解為了孤獨者,他只能傷痕累累的,獨自踏上尋找真物的旅程。但自私和慾望是深埋在人類潛意識之中的,即使是他自己,也永遠擺脫不了這些。大老師追求的人與人之間的純粹關係,也許永遠也不會得到。

西尾維新的《偽物語》對“偽”的解釋十分有趣——

偽就是“人為”,人的所作所為。

人出於某種目的所做出的舉動,或者在他人的干涉之下所做出的舉動,都是虛偽的。(《荀子·性惡》提出"化性起偽",不過強調的是教育。)

因為人類的本質是慾望,所以所有的善就成了偽善,但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保持偽善,那這種偽善與善又有什麼區別呢?只要擁有成為真物的意志,偽物就能夠比真物更像真物。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時刻反省自己的動機,時刻提醒自己用良心對待他人,也許我們會獲得一份比真物更加美好的偽物。

但前提是,要像大老師一樣有一顆追求真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