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貓耳朵,很多兒時的回憶就瞬間湧入腦海。相信你肯定吃過或見過這款小零食,一口一口咯嘣脆,香酥可口,咸甜好滋味。貓耳朵是按照貓耳朵的外形做的一款小零食,所以才有這樣奇怪的名字。而且說起貓耳朵,幾乎每位80後、90後都會莞爾一笑,回憶起童年的幸福時光。



貓耳朵是一種在山西、陝西等地流行的特色傳統麵食。其並非如名字所說用貓耳製成,只是因形似貓耳故名。在中國華北地區,貓耳朵大多像其他麵食一樣作為主食,而在南方地區多作為點心和小吃食用。其實貓耳朵的做法非常簡單,自己在家就能DIY,因為所需要的食材家裡一般都有,想吃就做,一做就能做上一大盆,嚼起來嘎巴嘎巴的,香香的,脆脆的,一片接著一片,好吃到停不下來。



原料:


白色麵糰:低筋麵粉 200g、細砂糖 30g、清水 77g、玉米油 15g、鹽 4g。

紅色麵糰:低筋麵粉 200g、紅糖 60g、清水 77g、玉米油 15g。

其他:蜂蜜水 少許、花生油 適量。



做法:


1、將白色麵糰材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麵糰。


2、將紅色麵糰材料混合(紅糖需要過篩),揉成光滑的麵糰。

3、然後將揉好的雙色麵糰用保鮮膜覆蓋,鬆弛半小時。

4、接著將雙色麵糰分別擀成0.5cm厚度的麵皮。在白色麵皮上抹上薄薄一層蜂蜜水(蜂蜜和清水1:1調製)。

5、然後將紅色麵皮疊在白色麵皮上,再繼續將雙層麵皮擀成0.5cm厚度的麵皮。

6、擀好後在雙色麵皮上,抹上薄薄一層蜂蜜水,然後從下至上將麵皮捲起,繼續揉細揉緊一些。

7、揉好後的雙色麵糰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凍兩個小時。

8、然後將冷凍後的麵糰拿出來,切成薄片。

9、接著在鍋內加入適量的花生油,油溫到八成熱時,陸續放入面片,面片炸膨脹後,會自然上浮,然後翻面,炸至微微金黃後,即可出鍋。

10、出鍋後放入已鋪有吸油紙的盆子裡放涼就可以開吃啦,香酥可口,咸甜好滋味,如果做多了可以用一個小罐子裝好當小零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