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圖/取自維基百科、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掃墓千萬要小心,被這種蟲咬一口恐怕就回去見祖宗。本月4日起為清明連假,民眾外出遊玩時要提防草叢中的「恙螨」,伺機攀附經過的動物或是人類身上,若不幸遭到叮咬可能會產生「8大」症狀,叮咬處會出現焦痂,如未適當治療,致死率更可高達60%。

▼(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陳少卿指出,恙蟲病潛伏期為6至21天,被恙蟲叮咬後有8大症狀可能產生,如突發且持續性的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還可能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而被恙蟲叮咬到的地方會出現「無痛性」焦痂,一週之後皮膚還可能產生紅色斑狀丘疹。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7年3月26日為止,全台恙蟲病共確診67例,以台東縣20例最多,其次為花蓮縣12例以及台中市6例,台北市則有2例確診,但感染地皆為外縣市(宜蘭及新北)。而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

▼(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


提醒民眾,這段期間外出遊玩盡量避免進入樹叢或是草叢,多穿長袖衣褲、靴子、手套等配件,皮膚裸露部位也可以塗抹經衛福部認可的防蚊液,以減少被恙蟲附著叮咬的機會,若不幸發現自己有相關症狀發生也要盡速就醫。

往下看更多新聞。

夏天來臨,蚊蟲也紛紛傾巢而出,所以踏青出遊時,一定要特別小心蚊蟲叮咬。最近正值「恙蟲病」的高峰期,去年7月有名外國女性,在蘭嶼遊玩被恙蟎叮咬,結果2天後竟然不幸死亡,成為今年第一起恙蟲病的死亡案例。

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共累計117例恙蟲病病例,地區分別為台東縣27例、花蓮縣24例、澎湖縣20例為最多,而6到7月為發病高峰期,9至10月會再出現第二波,以花東和外離島地區的感染者居多。

另外,疾管署也提醒,恙蟲病是經過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會潛藏於草叢裡伺機而動,所以出入草叢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靴等具有保護性的衣物,以免讓牠附著大咬一口,造成感染。

那要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感染恙蟲病了呢?據了解,恙蟲病的潛伏期為9到12天,發病後會出現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一週後皮膚還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而遭叮咬處會變成無痛性焦痂,甚至還會產生肺炎、肝功能異常的併發症,必須趕緊到醫院診療,否則死亡率恐高達60%,但若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將小於5%。

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