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啊,你的目的為何——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失落花園邱淳孝 諮商心理師


孩子種種行為目的,只為了克服自卑感,從自卑感到優越感,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安均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常常上台領獎。安均非常非常認真,做許多事情都一絲不苟,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自己一個題目不會,而情緒低落好幾天,甚至常常在班上暴走發脾氣。」

「佳文則是在另外一個極端,考試常常不及格,作業時常缺交,偶爾會看見佳文上課拿起課本,可是不到十分鐘,馬上就打起瞌睡。如果老師叮嚀他要多努力,佳文也只是一派輕鬆地說:『沒差啦,反正我也念不起來。』」


兩個孩子看起來的表現風格完全不同:一個「過度努力」、一個「放棄努力」,但可能在心底深處,有非常驚人的相似性:「自卑感」。

就阿德勒的心理學來看,由於孩子在幼年時期的認知不成熟,加上生理上的弱勢,在主觀的知覺中,必然會有自卑感,於是所建構的人生原型總是朝著克服自卑或補償自卑的方向前進。因此產生「自卑感/優越感」、「自卑情結/優越情結」、「人生風格/虛構目的」這幾個面向,所共同建構的架構與視角來窺得孩子的樣貌,進而幫助父母去客觀理解孩子心態發展的重要觀念。

srcset=

首先,要來了解什麼是自卑感及優越感?

一、自卑感
自卑感(Inferiority)比較適切的翻譯,應該是「自覺不足」。阿德勒認為,人從一出生,就是在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這個世界上,因此擁有很多的缺點、不足,而感覺到自己有這些不足,就是「自卑感」。每個人的自卑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成績不好、長得矮、害怕沒朋友、渴望被愛等。如果用白話的方式解釋:自卑感指的就是孩子的「痛點」,一旦戳到,就會容易讓孩子感覺非常「不舒服」。

二、優越感
與自卑感成對的概念就是「優越感(Superiority)」。生而為人,自然會有一股「讓自己變好」的趨力,也就是阿德勒說的「追求優越感」,所以我們會努力念書、去打籃球、參加社團交朋友等。而自卑感則是在這個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提醒我們還有哪裡還需要改進的指標。

三、從自卑感到優越感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這個從自卑感到優越感的過程,是一個健康的過程,因為那讓我們成長、進步。而我們人類進步的動力,也都跟這個從自卑到優越的過程有關。

以安均的案例來說:當他考試考差了,不滿意自己的成績,就會好好認真念書,而「認真念書」就是一種「克服自己自卑感,追求優越感」的過程,是一件好的事情,是具有積極建設性的。

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

不過,從自卑到優越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二種情況:「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優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

一、自卑情結
當一個人想要擺脫自己的自卑感,但自我價值、勇氣不足,或自我過去所累積的經驗無法幫助他配備好面對困境的能力時,可能會因努力的方向錯誤,導致徒勞無功,因而變成很深的自卑情結,進而選擇逃避的方式當作藉口。例如很多人會透過「放棄努力」,讓自己避開「我盡力了,卻還是做不到,所以有更深的挫敗感」的感覺。

而自卑情結很深的人,會常常感覺到「我沒有能力、我很失敗、我很差」,例如上述例子中的佳文與安均,對於自己的成績表現不好時,對自己有很負面的感覺。而這種「逃避」的方式,並不能真正讓自己變得更好。


二、優越情結
而有的人會從自卑情結發展出「優越情結」。
舉例來說,有的人明明是很沒自信的,但卻很習慣把自己講得很厲害,不斷向別人自誇;有的孩子心裡很難接受成績不好的自己,就會幫自己訂一個「我一定要考全班或全校第一名」的目標;或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必須「跟所有的人自在地打成一片」,才算是融入人群。

而優越情結就是這種「過度補償」的傾向,就是俗語所說的:「打腫臉充胖子」,或是「好高騖遠」。

優越情結很深的人,看起來很努力、目標訂定得很漂亮,但其實也是一種用來「保護過度自卑感」的保護罩。

問題行為的根源:責罵孩子之前,你可以先想的事

孩子啊,你的目的為何——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因此稱之為虛構目的(Fictional Goal)。「虛構」兩個字,代表這個目的是個人虛構、想像出來的產物,也就是人們在自己的腦海裡,默默給自己設下一個用來解決自己問題的隱形標竿。

在面對親子溝通時,身為父母的我們要不同於過去「找原因」的習慣,不再一直追問孩子:「為什麼你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問原因)」,而是要去思考:「孩子這麼做,達成了什麼目的?或滿足了孩子的什麼需求?(問目的)」。

過去,身為父母總認為:「一定有什麼原因讓孩子不去上學」,並試圖去找原因;現在了解到這種思維模式後,身為父母的我們要轉化思考:「不去上學可以滿足孩子的什麼目的?」例如,不上學可以避開在學校的人際衝突?或是可以留在家裡面,守護著爸爸媽媽的婚姻?

這是一個非常突破性的觀念轉變,讓我在跟孩子互動時,父母可以不要把力氣花在「找原因」,而是更能夠去理解「孩子行為的目的」,去思考「為什麼對孩子而言,要放掉問題行為是如此困難的」,因為會有此問題行為,是符合孩子心中的虛構目的。


問題行為的根源:自卑感愈深,虛構目的愈不恰當

回歸到前面提到的自卑感。一個自卑感太深、或有自卑情結的孩子,會訂出一個「過高或不適當」的目標,用來克服心中那個很深的自卑感。

以安均與佳文的例子來說:他們在外在表現上,是非常不一樣的:一個名列前茅,一個卻連作業都交不出來。可是他們的內在,卻有同樣很深的自卑情結。

安均深怕自己不是「好學生」,甚至覺得如果不是好學生就沒有人會喜歡自己,所以他在內心訂出了一個「過度努力」、「我一定不能犯錯」的虛構目的,讓自己一直在那個好學生的優越位置。但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有個很深的自卑情結:「我沒有辦法接受那個可能會表現不好的自己」。

佳文未嘗不希望自己能夠當個「好學生」,只是過去的學習不順,跟長期的挫敗累積,讓他訂下「我不要讓我自己太努力」的虛構目的,去面對他的自卑情結。雖然這個目標對於他的成績精進沒有幫助,但放棄努力有個很大的好處是:「如果我從一開始就放棄,就不會經歷『努力了卻還是做不到』的挫敗感」。以孩子的角度來看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那是一個最容易可以維護自尊,讓自己感覺沒那麼糟糕的方式。

安均的過度努力跟佳文的放棄努力,只是他們的設下了不同的虛構目的,但其實都是用來克服自卑感的方式。

問題行為的根源:責罵孩子之前,你可以先想的事

從孩子的耳朵聽,從孩子的眼睛看他的世界

孩子表面的問題行為,就像冰山下的一角,如果只針對表面的問題行為處理,是很容易困住的。重要的是孩子在冰山底下的信念、感受、價值觀、自我概念。

因此我們需要從過去經驗、社會脈絡,去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所隱含的「生命風格」與「私人邏輯」,去了解安均與佳文的過度努力跟放棄努力是怎麼來的。

父母需要了解一件事是:孩子相較於大人,是更為矮小瘦弱的,因此孩子會更傾向用他自己小小的眼睛去理解這大大的世界。例如:當我回想小時候的爸媽,會覺得爸媽就像是巨人一樣高大強壯,而那種屹立不搖的形象則深植我心中。或者小時候以為那條無止盡的漫漫長路,其實只是一條小小的道路;而童年記憶中的某片大草原,很可能只是公園裡的一個小小角落。

孩子身體與心智上的限制,都容易讓他們認定自己是沒有能力去面對與處理眼前的困境,因此會用非常「狹隘」的方式來理解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常常會用自己獨特的「私人邏輯」,訂下自己的虛構目的,克服他獨有的自卑感。

用一個隱喻來形容,私人邏輯就是孩子在過去經驗中,所學習到如何看待事情的方式,就像是在眼睛前面戴上一副墨鏡。父母需要做的,是先去理解:「對孩子而言,是怎麼知覺這個世界?是戴上了什麼樣的墨鏡去看這個世界?」

舉個例子:
有個總是搗蛋的孩子,可能一直在牢記著一個畫面:「有一次,妹妹哭得好大聲,媽媽卻丟下我一個人,跑去照顧妹妹。」而孩子就自己解讀成:「不管我怎麼努力,妹妹就是比我可愛,媽媽就是會忽略我。」但當這孩子出現調皮搗蛋的行為,被媽媽管教時,孩子就會解讀成:「只有我不乖,媽媽才會注意到我。」因為對這個不安的孩子而言,這是唯一能夠得到媽媽注意力的方式。

媽媽很有可能,並不是真的比較愛妹妹,但對這個孩子而言,在心中烙印下了這個畫面,就深深地覺得自己不如妹妹可愛,甚至以為只有調皮搗蛋,或惹麻煩才能換得一點點媽媽的關注。這是在孩子年紀小時,所創造出來的一份屬於他獨特的私人邏輯。

由此可知:愈是沒有足夠自我價值與正向經驗的孩子,就愈會「創造」出某些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的根源:責罵孩子之前,你可以先想的事

這些問題行為是用來克服自己的自卑感,所產生出來的因應方式。如果要幫忙一個孩子,要做的,就不再是「改變孩子的問題行為」,而是耐心地先去理解孩子:
「孩子的問題行為,可以滿足怎樣的目的或需求?」
「孩子是帶著什麼私人邏輯或戴上什麼墨鏡,來理解這個世界、面對當前的困境?」

當我們夠理解孩子時,便會對孩子有更柔軟的心。先看清楚孩子卡在哪,再來才會是想辦法幫忙孩子,如何用比較「有建設性的方式去滿足他的目的」,以及「訓練或配備好孩子面對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