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楊心怡

  •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過去科學家們不斷探討「人為什麼會生病?」但最近他們開始思考,「人為什麼能健康到老?」,竟然和大腦有關。

你或許會想,能健康到老跟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有關,但最近,科學家發現,有一部份是先天決定的,且和認知功能有關。


美國斯克里普轉換科學研究所(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主任托普(Eric Topol)醫師與他的同僚找來1354位介於80~105歲的長者,其中511位是活力長者,即年逾80歲卻未罹患癌症、中風、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也沒有服用藥物來控制慢性疾病,其他則是有典型慢性疾病的長者做為控制組。托普以全基因體定序深度分析、比較這些長者的DNA,歷時8年;他們驚訝地發現,健康老化的基因竟是跟認知功能有關,而非過去曾發現的長壽基因。


健康長壽的基因與認知功能有關

分析結果發現,和一般大眾相比,老年健康受試者罹患阿茲海默症及冠狀動脈疾病的基因風險顯著較低;然而兩組在癌症、中風及糖尿病的基因風險卻無明顯差異。


研究團隊進一步觀察到,這群健康老人的基因有些共同點:

1.他們都沒有ApoE這種血脂蛋白基因的缺失,而這個基因目前發現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關。

2.這群長者擁有一種特殊變異型基因的比例偏高,這個基因會使大腦分泌吸引類蛋白澱粉(amyloid)的蛋白質,做為一種保護機制,讓類蛋白澱粉沒有機會不正常地沉積,而造成阿茲海默症。

托普表示,「認知功能下降與否」可能是人們年老之後是否還能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


6招,保養你的大腦

1.學習新事物讓大腦更靈活

研究證實,學習可以刺激神經生長素分泌、延長神經細胞壽命,並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像閱讀、下棋、打橋牌、玩拼圖、猜字謎、學樂器、學新語言等,都是專家經常推薦的增進腦力活動。


2.變化作息輕鬆做「腦部有氧」

杜克大學神經生理學家卡茲及曼寧建議打破每天吃飯、工作、購物、休閒等日常規律,讓全新經歷引起知覺注意,給自己多重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創意,能強化神經傳導功能,預防神經細胞萎縮。

例如,慣用右手的人改用左手刷牙,或開車時開發新路線、認方向,都能增加腦部刺激。


3.適當飲食

避免暴飲暴食、多吃蔬果、多喝水、脂肪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的25%、膽固醇應限制在300毫克內、少吃甜食等,適當飲食能使腦和免疫系統達到平衡,不受自由基侵害,避免神經系統疾病。


4.適度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流量,並且促使腦部微血管適度增生,而增加腦部組織氧氣和養分攝取。

運動還能幫助睡眠,使腦部化學狀態恢復平恆,加強記憶、維持荷爾蒙穩定。

運動也有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的作用。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發現,過去不運動的人每週做3次45分鐘快走運動後,注意力、記憶力和計劃能力顯著改善。


5.控制壓力

年紀愈大,分泌的皮質素愈多,但是生理調整荷爾蒙的能力卻愈差,控制壓力因此更形重要。冥想、音樂、瑜伽等都能讓身體放鬆、紓解壓力。


6.正面的社交生活

「腦的健康生活形態中,社交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神經生理學教授卡茲說。

尤其正面的社交關係對腦才有正面的刺激。瑞典的研究還發現, 人際關係好壞對失智的影響,比與人接觸頻率多寡還顯著。與子女關係不良的老人較容易失智。


資料來源: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