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體的自來水管道,肩負著輸送營養、排出廢物的艱巨任務。一旦堵塞或「生鏽」,全身器官都會罷工。




血管的健康至關重要,讀懂它最愛的生活習慣,身體都會感謝你。《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為你列出一天中血管最希望你做的那些事。



早上8:00

排泄後稱體重


每天早上排尿、排便後的體重數值比較準確。一旦體質指數,即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超過28就算肥胖,會導致心臟負擔增加、心跳加速,對血管壁產生不利影響。


肥胖人群往往血脂偏高,會導致脂質沉積,動脈硬化風險升高。


因此,要養成每天一早稱體重的習慣,早察覺發胖苗頭,並及時改善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預防超重和肥胖,保護血管。


早餐喝杯豆漿


早餐時喝杯豆漿,不僅美味,還對血管有益。豆漿富含身體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大豆異黃酮等。


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區別在於,從肉類等攝入動物蛋白的同時也會攝入脂肪,一旦過量就會造成高血脂、脂質沉著、血管硬化,而植物蛋白不存在這個問題。


建議適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攝入,豆類就是不錯的選擇。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對延緩衰老、應對更年期、預防動脈硬化、保護心腦非常有益。


榨豆漿時最好多加幾種食材,除了常用的黃豆,還可以加入黑豆、紅豆、綠豆、花生、芝麻,既美味又營養。另外,喝豆漿最好不加糖,以免熱量超標。



上午10:30

每坐1小時活動10分鐘


國際研究發現,久坐是誘發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久坐會減緩機體新陳代謝速度,一些物質消耗不掉,便會在血管壁沉積下來。久坐者大部分是腦力勞動者,精神高度緊張,容易導致血管長期收縮。



10:30處於上午工作時間的中段,此時活動10分鐘可以放鬆情緒、減輕久坐的影響。


如果可以的話,儘可能每坐1小時起來活動10分鐘,眺望遠方、拉伸四肢、散步等舒緩運動均可。




中午12:00

攝入多彩蔬菜


午餐在一天飲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建議最少吃夠5種以上的蔬菜,有助強健血管。


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且含量不同,攝入蔬菜的種類越多,吸收的營養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機體不能合成的維生素C、花青素、膳食纖維等,有利於抗氧化、排出腸道垃圾,保持血管彈性。



來塊清蒸魚


研究發現,魚肉脂肪含量較少,一般在5%以下,卻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僅能改善腦細胞、神經系統功能,還能延緩動脈硬化進程,保護血管彈性。

脂肪少、熱量低的魚肉備受各國醫學專家的推崇,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吃魚3次,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會下降30%。


值得提醒的是,烹調魚類時最好不要煎烤油炸,清蒸法清淡少油,最能體現魚肉的優點。



下午15:00

蘋果當下午茶


富含果膠、果酸、維生素C的蘋果常被稱作「全科醫生」。其中,果膠號稱「血管清道夫」,可減少肝臟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脂質沉積、維持血管彈性。


蘋果還有幫助減肥降脂、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蘋果升糖指數不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吃點核桃


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保護血管有益。但核桃含油脂較高,不宜多食,一般一次兩三個,一天不要超過7個。



傍晚17:30

下班步行回家


運動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不斷更新細胞,有助增加血管的粗度和彈性,使小血管的數量增加。


臨床發現,注重鍛煉後,由於心肺功能得到提高、末梢循環得到改善,一些人手腳冰涼的癥狀可以得到明顯緩解。

如果實在沒時間鍛煉,可以少開車,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下班時間比較寬鬆時,可提前兩站下車,步行回家,增加鍛煉量。




遠離高油高鹽食物


胃的排空時間一般為4個小時,因此到下午5點左右,很多人會覺得餓,攝入洋快餐、方便麵等高油、高鹽食物。


高油食物會提高血脂水平,鹽攝入過多會造成血壓升高,最終加速血管老化,威脅血管健康。


晚飯前如果感覺飢餓難耐,最好以蘇打餅乾、牛奶等暫時充飢,遠離高油高鹽食物。



晚上19:00


喝碗雜糧粥


晚餐喝碗雜糧粥對保護血管十分有益。五穀雜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比如花青素、類胡蘿卜素、β葡聚糖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和膽固醇水平,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喝粥時,搭配木耳、海帶、芹菜、香菇等,保健血管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