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

導語:馬來政治領袖不明白,馬來政治外圍組織一樣看不清現實。1月底,大馬穆斯林教師聯合會(i-Guru)呼籲政府不要接受董總的要求增建華小。該會主席阿茲仄哈山認為,董總的要求越來越過份,並意圖在來屆大選即將到來時,利用華教課題以撈取政治資本。

統考宣言在本屆大選看起來並不讓華社有熱烈反應,這下就讓巫統和希盟的非華人都弄混了,再生疑惑華人到底要什麼?

華人最大的不滿來自華教待遇不公平之外,華人要的其實根本不止是這樣,經濟蛋糕分配不均,生活中無論升公立大學、就業機會、房屋交易、經商等問題,政經文教都設雙重標準的“固打”,都是一個出生和生長在大馬的華人所感受到的偏差。

但61年來國陣政府彷彿還搞不清,好一點的就問“Apa Cina Mau?”,無禮的就叫華人“balik ke China”滾回中國去。

希盟一旦執政,能撥亂反正?

華人心裡也說不準。

有健忘症的政治領袖,其實深深了解華人有個信念叫做“再窮不能窮教育”。承認統考、增建華校的承諾就接二連三的“來一半”,先來個口頭承諾“如果我們勝選就怎樣怎樣”,輸了當然一切不必談,贏了就慢慢拖延。

這樣的政治人物,兩邊陣營都有。事實勝於雄辯,當今的希盟領頭人物乃脫胎自巫統,換骨成反對派。

其實巫統是知道華人要什麼,從巫統跳去希盟的馬哈迪、慕尤丁、慕克力更知道,因為他們在執政黨分別出任正副首相、吉大臣時,都對承認統考和撥款給獨中的建議持反對立場。當時有權力決定,他們不落實的事情,變了反對黨後卻忽然覺悟。

然而,統考宣言在本屆大選看起來並不讓華社有熱烈反應,這下就讓巫統和希盟的非華人都弄混了,再生疑惑華人到底要什麼?

馬來政治領袖不明白,馬來政治外圍組織一樣看不清現實。

1月底,大馬穆斯林教師聯合會(i-Guru)呼籲政府不要接受董總的要求增建華小。該會主席阿茲仄哈山認為,董總的要求越來越過份,並意圖在來屆大選即將到來時,利用華教課題以撈取政治資本。

也許阿茲仄哈山並沒有意識到,越來越多馬來人把孩子送到華小。

截至2016年,吉打瓜拉尼浪高華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幾乎清一色非華裔。

該校校長黃中寶說,在2016年,這所成立90年的學校只有一名華裔新生,而其他新生為友族,分別是10名巫裔、11名暹羅裔。類似華小各地都至少能找到一所。

為什麼當很多馬來人把孩子送到華小,而董總提出要求增建華小時,他們要如此反對?

顯然,現實和政治宣傳有很大的鴻溝!

華教華校的建設、師資分配、統考承認問題,只是華人訴求的其中一部份,這樣的需求是正常的,在全球的發展中和先進國家,都會花龐大經費投資在教育方面,因為培育教育人才就是協助國家發展的資源。

大馬當政者不是看不清,而是政治化了教育問題。

308和505的華人選票去向,顯示大多數華人和國陣越行越遠,但是卻帶來了巫統的怪責和進一步使得種族分化偏差問題更嚴重,巫統沒有正視華人的聲音,反而把責任都推回給華社。

馬哈迪和慕尤丁脫離巫統後,思維真的會完全改變?行動黨有把握讓華人有信心嗎?

公平、尊重,是進入全球化的今天,華人尤其新生代渴求作為大馬公民的權利,這個有那麼難明白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