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開始能夠上幼稚園的時候,很多家長為孩子愛打人而困擾。特別是孩子一多,有些比較強勢的孩子還沒有從自我中心的意識裡走出來,認為很多東西就是我自己的,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於是就產生了“暴力兒童”,他們通過打架來確立自己的安全感。如果家長和老師都不加以訓練,這樣的行為只會愈演愈烈。

雖然我們都會說“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這樣乾巴巴的道理,但這不代表我反對大家說這句話哦!

事實上這句話極其重要。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我們首先應在肢體上立刻制止(比如抓住打人的手),然後看著孩子的眼睛,明確告訴孩子:“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

我們不該因孩子的壞行為就給他們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孩子的動機可能並不壞。但是,當孩子的行為是錯的,不論動機是否帶有惡意,只要對別人造成了傷害,擾亂了社會秩序,就應該得到大人的引導和糾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能因為孩子小就視而不見!

孩子的善與惡需要大人引導。大人肯定孩子的善良,Ta就會做出更多善良的舉動。大人放任孩子一兩次無知的惡行為,孩子就會將這些惡行為視為正常的,被大人認可和接受的,繼而越演越烈。

當然,如我上篇所說,只說這一句話是遠遠不夠的,治標不治本。行動上制止了孩子的打人行為,語言上說完“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後,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並且要將這些工作融入日常。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德國幼稚園的做法。

還記得2015年12月份,悠悠一歲半剛入園的時候(三歲以下組),當時她在班上排老三,比別的孩子大了好幾個月、甚至半歲,行動和力量上自然比別的孩子強,搶玩具一般都是她贏。

有一天,送她去幼稚園的時候,看到兩個孩子臉上都有抓傷,我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問德國老師:“這不會是悠悠抓的吧?” 老師沒說話,只是看著我點點頭。我馬上問:“你們怎麼不告訴我啊?!” 哪知老師說:“這是正常的啊!你不用擔心,小孩子都有這麼一個階段的,過段時間就好了。”

結果果真如此,只過了兩個月,在我和老師共同的教育下,悠悠再也沒有出現過打人抓人的行為。

當初那些被她抓過的孩子,後來長到一歲半後,也陸續出現了打人、咬人、推人的行為,有兩個孩子情節還特別嚴重,悠悠的臉上手上也是經常帶著小傷回家。

為此,德國幼稚園曾專門組織過一次家長會,還請來了兒童心理學專家坐鎮來給家長們科普。那晚的會議從6點半一直開到9點半,提問最多的是打人孩子的家長,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不打人?

這些家長心裡充滿了愧疚,而兒童心理學專家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卻是安慰家長:一兩歲的寶寶在團體中出現打人行為是極正常的,這是一個階段,寶寶不帶惡意,我們大人也不要用惡意去揣測寶寶。

但是,這位德國兒童心理學專家同時也強調,出現打人行為大人是必須干預的,不能因為孩子小不懂事就放任自流。干預正確的話,打人行為的持續時間不會超過六個月。

果然,應驗了專家的話,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幼稚園的孩子們打人咬人推人的頻率越來越少,甚至在大部分孩子身上已經基本消失。唯一一個還在經常打人的,是一個語言發展遲緩的男孩,他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所以只有靠“打”來與其他小朋友交流。

德國人到底是怎麼干預的呢?除了教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從心理層面著手,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滋養友善,從根本上抑制暴力行為的發芽。德國兒童心理學專家在家長會上給出了四條具體建議,悠悠媽認真做了記錄——堅持這麼做能讓孩子擁有高情商,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一、當孩子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時,大人給出情感上的解釋

我在《德國教育中的自由與規則,請別再誤解“快樂教育”了!》中舉過德國園長的例子,當悠悠把娃娃重重摔在地上後,德國園長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把娃娃摔到地上,她會很疼的。”

同樣地,當孩子打人時,我們也可以對孩子說:“你打了東東,他很疼,你把他惹哭了,哭得還很傷心呢。”

當孩子強行抱另一個孩子時:“你是因為喜歡Lia妹妹,所以想抱她,媽媽理解你。不過在抱之前,你也要先問一問Lia的想法哦。你看,她現在不想被抱,她感到不舒服了,也做出了拒絕的表情,那我們不能強迫別人。”

勸孩子分享時也一樣適用:“你把好朋友的玩具搶走了,她很傷心,她現在沒有玩的了。你也不希望別人搶走你正在玩的玩具吧,你也會很傷心的,對不對?”

這樣的解釋可以幫助孩子關注他人的情緒,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給別人的情緒造成的影響。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通常有更強烈的共情能力,更多利他行為。由於對別人的感受很敏感,在人際交往中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會讓人覺得相處起來很舒服——高情商的表現。

相反地,如果經常使用下面這些“強制策略”來管理孩子的問題行為,孩子則會對別人的不幸表現得很冷漠,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1. 身體限制。

如把孩子長時間關在小屋裡作為體罰,行動上粗魯對待孩子的身體(一把把孩子移開,卻不做任何解釋)。

2. 打罵等體罰。

3. 無理由的禁止某行為。

只說NO,卻不解釋為什麼,也不給出其它選擇。

如此管教行為讓大人看上去“倍有面子”,權威不可挑戰。但其實會讓孩子感到“媽媽不喜歡我”,而不是“媽媽不喜歡我的行為”。這兩者可是有天壤之別。不僅錯過了黃金教育時間,還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了消極的自我認知。更糟的是,孩子不知道家長究竟為什麼生氣,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依舊不知道怎麼得體的處理。

二、當孩子對別人好的時候,成人對利他行為進行描述、解釋和鼓勵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等到孩子做錯事之後才進行。平時多留心孩子之間的友善行為,一逮著機會就把行為與情緒之間的積極聯繫描述出來。

比如:

1. 當孩子對別人好時:“你看,你牽著Lia妹妹的手一起慢慢走,Lia笑的多開心啊!你懂得照顧小妹妹,是個友善的大姐姐了。”

2. 當別人對自己好時:“麗麗看你沒有玩具玩,去找了個玩具給你,她還知道你喜歡給娃娃餵奶,專門拿出奶瓶與你分享。她對你真好啊!開心吧?那下次你也和麗麗一樣分享你的玩具好不好?”

3. 孩子溝通能力有限,經常發生誤會。當孩子意圖是好的,行為卻被別人誤解的時候,及時幫孩子解釋TA自己的真實意圖,可以化解誤會。

如:悠悠幼稚園的Jacob在一歲多的時候,喜歡抓著別的小朋友的衣服不放,經常惹得別的小朋友大哭,老師就在一旁解釋了:“Jacob抓著你衣服是想和你玩呢,他喜歡和你玩,不願讓你走掉。Jacob,我相信你一定是沒有惡意的,可是你拉著別的小朋友的衣服不放令他們很不舒服,也很容易導致他們摔跤,你可以換個方式,試著走到小朋友面前一起玩哦。”

這樣積極正面的描述、善意的解釋可以促進孩子的情緒認知,對不友善的行為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三、成人作為榜樣,示範友善的行為

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認為,大人的榜樣行為是最普遍影響兒童利他行為的因素。很多研究都證明了他的這個觀點,在其中一個研究中,研究者安排4、5年級的孩子和一個大人(作為榜樣)一起打保齡球,贏的人每次可以得到2張糖果券。在實驗組,孩子們看到大人每次都會把自己的兩張獎券捐出一張,放到一個寫有Trenton孤兒基金的瓶子裡。

在另一個對照組,大人也看到了孤兒基金的瓶子,但沒有捐出任何獎券。在示範階段結束後,大人假裝還有別的事情要提前離開,告訴孩子們玩完20局以後回教室。這20局的結果已經被提前設計好了,每個孩子都會贏4次。

結果非常明顯,目睹了捐贈行為的孩子中有63%在大人在場的時候捐了自己的獎券,即使大人不在的時候(排除為了得到表揚而做的因素),也有47.5%的孩子這樣做了。相反,對照組中,自始至終沒有孩子捐款。

相信有人會問,做出慈善行為的大人並沒有因此得到任何好處,孩子模仿大人的動機是什麼呢?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會將大人的行為看成是與年長的、更有能力的人身份相匹配的更成熟的“大人”行為。因此,單純模仿這些“更有能力的人”的行為就讓孩子感覺很好,無需其他好處來激勵。這也是為什麼家長的行為無論好的壞的,孩子都會模仿——育兒先育己。

四、大人描述出自己的友善

光示範還不足以讓孩子明白友善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成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友善行為及背後動機用語言清晰的描述出來,對於孩子,尤其是男孩的社會情緒和友善行為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因為,相比女孩來說,男孩對別人的表情和感受更不敏感。大人如果不說,他們更難體會大人為什麼有這樣的表情,這表情代表著什麼情緒,以及這跟TA剛剛的行為有什麼聯繫。

在悠悠幼稚園裡,如果一個孩子摔疼了哭了起來,孩子的哭聲總能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這時候老師就會趁機向圍觀的孩子們描述:“悠悠剛剛把頭摔到了,她很疼很痛苦,所以她哭了(做同樣的哭表情),我現在用冰袋給她敷一敷,可以減少疼痛,這樣很快她就不哭了。”

我觀察到,有孩子在看到別的孩子哭時,會做出感同身受的心疼表情,會主動去安慰抱抱,這時老師就會表揚TA是個友善的孩子,別的小朋友見了,也跟著過來安慰(人都是向善的,孩子更加如此)。

生活中,我們幫別人扶住電梯門,為朋友準備生日禮物,在社區玩的時候把水果玩具分享給別人,地鐵口上樓梯的時候幫別人抬一抬重物,在飛機上幫別人放行李箱等等這些孩子經常目睹的小小友善行為及背後動機,都可以用語言描述出來講給孩子聽。日積月累,孩子就會認為這種友善是自然的,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總結

愛打其他小朋友是很多(不是每個)孩子在三歲前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大人干預得好的話會在幾個月後慢慢消失。如果打小朋友的行為一直持續半年以上、乃至兩三年,那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了,這可能是嚴重問題的信號——一直愛打人說明情商和社交能力發展不足,可能成為將來的潛在霸淩者。

然而,其實霸淩者本身也是受害者,通常都是家庭教育不合格的產物。請家長參考上面的四條,檢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友善的培養始終離不開共情能力的發展。大家千萬別小看了共情能力,它不僅可以促進兒童情緒認知和人際溝通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對孩子成年後的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