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對於0~1歲的小寶寶而言,一般都是在睡眠中長大的,所以讓寶寶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多寶寶睡覺都存在一定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不僅影響睡眠品質,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的身高發育,如果孩子睡覺時有下面這6個壞習慣,很影響長高。父母一定要重視,早改早躥高。

1、睡覺前給孩子吃東西

“吃飽肚子睡覺,有利孩子長個子”是很多家長習以為常的觀念,特別是老輩人看到孩子睡不好就認為是沒吃飽,硬讓再吃點東西。

然而,“晚飯吃太飽”反而會影響到孩子夜間的身體發育。

首先,夜間食物消化會刺激消化液的增加,延長胃腸蠕動時間,孩子難以進入深度睡眠,影響到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

其次,人體夜間新陳代謝能力最低,尤其是兒童,消化及代謝系統都比較弱,睡前飲食同樣會加重體內代謝負擔,引起消化不良,久之易導致肥胖。

此外,睡眠後唾液分泌減少,進食後難以保證口腔清潔,還易誘發咽部感染及齲齒。

因此,睡前儘量不吃東西,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沉沉的睡夢中享受生長激素的滋潤,快快長高。

2、入睡時間太晚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晚上心情好,就陪著孩子玩到很晚,或者放任孩子看電視、玩遊戲玩到10點、11點。不知不覺中,助長了孩子晚睡的壞毛病。

孩子晚睡,不僅會對身體健康、大腦發育、注意力、記憶力等等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導致孩子長不高!

一般來講,有兩個時間段,生長激素的分泌最為旺盛,分別是21:00-1:00,5:00-7:00,錯過這兩個時間段,等於錯過了孩子長高的黃金期。

值得注意的是,生長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是,孩子必須處於深度睡眠狀態。否則,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大打折扣,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玩累了就會自動睡覺了,還省去了哄睡的麻煩。但其實,等到孩子玩累了再睡,對孩子的睡眠相當不利!有時候孩子玩得太興奮,即便進入了睡眠,精神活動還在繼續,不僅睡眠品質低下,睡眠時間也容易混亂。

建議幫孩子養成規律、良好的睡眠習慣,每晚9點左右熄燈,營造一個適合睡眠的環境,讓孩子到點了就去睡覺。

3、夜裡開燈睡覺

孩子很小的時候,夜裡需要經常查看孩子的情況,所以媽媽會經常開著燈。等孩子大一點的時候,有些媽媽還是習慣睡覺的時候給孩子整夜開著燈,卻不知道,深夜裡的燈光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傷害!

褪黑素在晚上11點至次日淩晨時往往分泌最旺盛,到了天亮之後一旦出現光源,就會停止分泌。褪黑素的分泌不僅可以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使血壓下降,心跳減慢,同時也能讓心臟得到休息,進而增強機體免疫力,消除疲勞。

在有光線的環境下睡覺,褪黑素無法正常分泌,孩子容易騷動不安、情緒不寧,睡眠品質差,很容易驚醒。這樣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以及身高增長,導致孩子沒辦法達到理想中的身高!

所以,小編建議大家給孩子養成不開夜燈睡覺的好習慣,給孩子一個踏實、穩定的睡眠。

4、睡覺太貪涼

天氣一天天炎熱起來了。有時候,孩子晚上睡覺,因為怕熱會蓋得很少,甚至會露出肚子。

但其實,孩子睡覺不能太貪涼,就算是天氣很熱,睡覺的時候也要在孩子肚子上蓋一個小毯子或讓孩子穿上肚兜,想涼快又不想著涼,可以給孩子鋪上涼席,上面再鋪上小毯子,既涼快又不著涼。

如果孩子長期裸露著肚子睡覺,會很容易受涼生病!

每次孩子一生病,生長發育都會明顯滯後。而如果孩子睡覺不貪涼,抵抗力增強,不容易生病,自然而然就會開始長個了。

5、摟著孩子睡

有些年輕媽媽愛子心切,喜歡緊緊摟著孩子睡覺。但這麼一來,被摟著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吸入更多的是媽媽呼出的廢氣,對孩子的生長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時還可能傳染到媽媽的疾患。

此外,摟著孩子睡還會使其自由活動的空間受到限制,甚至難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迴圈和生長發育都受到負面影響。

6、讓孩子俯睡

一些年輕媽媽喜歡讓孩子俯睡,還誤認為這種睡姿可以讓孩子睡得安穩,少了哭鬧,但實際上這種睡姿最不安全,因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甚至導致猝死。同時這種睡姿還可能使得腸胃等消化器官受體重的壓迫而引發消化不良,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孩子的身高70%取決於父母基因,30%取決於後天因素。遺傳無法選擇,但後天的30%的因素卻事在人為。避免孩子睡覺時的這6個壞習慣,幫孩子長個加把勁。千萬不要因為父母的疏忽,給孩子造成終生的遺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