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我們被迫與列強簽下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在隨後的100多年時間裡,又先後留下了數不清的恥辱記憶。時光在變,但列強的本性卻沒有變。

5月5日,就在為期2天的中美談判剛剛宣告結束之際,美國幾家主流媒體突然曝出了一份此次談判開始前美方已經擬好的「條件清單」,縱覽清單,充斥著野蠻與不平等。其實,這並不是我們第一面對這樣的清單,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們就同樣經歷過一次。

在崎嶇重疊的西南大山環抱中,有一支隱秘而又強大的科研團隊默默存在了60餘年,這其中有著大批家喻戶曉的中國民族脊樑,如于敏、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兩彈元勛」。

在條件最為困苦的60年代初,我們失去了外援,也理解了只有自己的腰杆子挺起來,才能大聲說話的真理。於是,在一眾40歲出頭的年輕人奮鬥下,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在這其中,有一個叫做于敏的人,正是因為他的卓越貢獻,才為後來中國順利進入五常奠定了基礎。

那時候民間流傳著「于敏構型」的故事,說五大擁核國家的氫彈理論模型只能分兩類,中國的和外國的。中國能夠以最快速度實現從核裂變到核聚變的飛躍,關鍵是于敏的物理貢獻,他因此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

因為有了氫彈,我們中國人才算徹底站起來,挺直了民族的脊樑。而在這之前,有西方國家向中國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條件,包括要求停止發展核武器,以確保中國不受封鎖,但在1967年氫彈爆炸成功後,中國明確回應拒絕談判,這才讓某大國不得不放下身段,甚至咬著牙前來握手。

中國核事業奠基者之一的王淦昌在生命的最後兩年里,仍不忘叮囑年輕一代繼續有為,發出了「繼續努力,一定要超過美國」的豪言。如今,他們有些人已經在核聚變領域繼承了兩彈元勛的偉績,面壁十年圖破壁。

中國面壁者的一個重要國家使命,就是突破人類科技極限的巨大挑戰,使可控核聚變夢想成真,鑄就新時代「兩彈一星」新的輝煌,為人類文明進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