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擷取自:evabee)


相信賺快錢的神話,

其實是窮人的自我麻醉。

世上最痛苦的事,

就是看到自己終將一事無成。

然而,又恰恰是這種自我麻醉,

注定了一生窮。

吳曉波老火慢煨式的理財,

比別人走的快,走的深


財經作家吳曉波接受Welens訪談,

自稱典型的長跑選手。

吳曉波曾任上海復旦,

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

而他自己的創業史,就是一部生動的教材。

大學畢業進入新華社,踏踏實實做商業記者。

13 年後,帶著暢銷書作家的身份創業單幹。


今年年初,

吳曉波創立的上海巴九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獲得1.6億元融資,估值達20億元。

吳曉波說自己的人生階梯感很強,

不相信那些三五年就能做好的事。

30 歲前,他從不考慮錢的問題,專心做記者,

30 歲後,才開始利用職業積累換取財富積累。

如果說一個人的貧富,

是他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吳曉波的思維方式就是

典型的老火慢煨式,為人生做好規劃,

每一步都比別人快一點、深一點,

最終賺錢只是水到渠成。


阿比吉特・班納吉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提到,

富人與窮人思維最大的區別是當大家同時得到一筆錢,

窮人會去買好吃的東西,注重當下的快樂,

而富人則去買有營養的食物,注重健康的投資。


所謂富人思維其實很簡單,

就是相信時間和積累的力量。

我投資人今年40多歲,

大家看到最近幾年他的財富暴增,

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從大學時就開始經商。

跟幾個同學一起,倒賣生活用品,

印小雜誌拉廣告,

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畢業以後,當年一起賺小錢的同學,

在各個領域慢慢發展起來,

成立了投資基金,開始賺大錢。

這個過程,他走了 10年。


窮人花了心力沒賺到錢

就怨天怨地,

財富也就留不住

我閨蜜唐寄奴現在動不動拍胸脯要包養我。

13 年前,我們都是窮雜誌撰稿人。

她的淘寶店,是從賣二手雜誌開始的。

因為給雜誌撰稿,會收到很多樣刊,

她把它們掛在網上賣。那時候快遞不發達,

有訂單她就步行去郵局寄雜誌。


一本二手雜誌,她賺二三塊錢。

而我們那時候的稿費已經到了千字 300 元。

平均兩個小時寫 2000 字,就有 600 元的進賬。

很多同行都在靠發重稿,

甚至抄襲、洗稿賺快錢。

如今,那些賺快錢的寫手已經了無踪跡,

既沒有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也沒積累寫作風格與知名度,

像小鳥一樣東啄一口西啄一口,

啄不動了,就陷入貧窮與忿懣。


想學投資看了一堆財經書和富商傳記,

但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很多人將富人思維誤解為多看財經書,

包括富商傳記。但為什麼學了那麼多知識,

還是賺不到錢?


我身邊有朋友,

看了一書架的股票書,炒股永遠虧錢。

我說他就是書看得太多,

產生了知識焦慮,無法形成自信和體系。

今天覺得這個說得有道理,

明天又覺得那個理論好厲害,

頻繁操作,買了的跌,賣了的漲。

其實每個寫作者的理論體系都不同。

況且很多財經讀物的寫作者自己都沒成富人,

指望抓住書裡的某個觀點就能賺快錢,

這本身就是愛走捷徑的窮人思維。


原來是只想賺快錢,

想法變來變去,

當然錢財也留不住

越是在窮人的圈子裡,

越容易流行一夜暴富的神話。

在他們眼裡,

有錢人都是一夜之間從地里長出來的。

所以他們瞧不起自己手裡做的事情,

沒有長遠的人生規劃,

不願意從最擅長的事情開始經營自己。


殘酷的事實卻是,一個社會商業越發達,

賺快錢的機會越少,賺快錢的風險也越高。


這幾年內容製造成了互聯網創業風口,

很多陌生的名字忽然與

百萬千萬的資產聯繫在了一起。

然而,你忽然看到的這些暴富的人,

與吳曉波一樣,都有一個完美的人生階梯。

窮人常常只看到富人有錢財,

卻不知道他們背後的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