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馬航MH17空難國際調查小組表示,他們成功找到有力的証據,指俄羅斯軍方使用山毛櫸導彈系統(9k37 buk)發射飛彈,並擊中從荷蘭飛往馬來西亞的MH17客機,這是自國際調查組織啟動調查後,首次指控為俄軍直接所為。

由荷蘭、馬來西亞、烏克蘭等國所組成調查小組(JIT)24日荷蘭海牙發表報告,並公開照片及短片,表示經詳細影片圖像分析後,已經確定擊落MH17的山毛櫸車輛是屬於何方,以及由誰來操控。

射完飛彈迅速逃離


荷蘭國家警察局鮑利森(Wilbert Paulissen)指出,該飛彈車是屬於俄國庫斯克(Kursk)的俄羅斯西部第53防空飛彈旅。在空難發生前,53防空旅進入烏克蘭叛軍控制範圍境內,並向MH17發射飛彈,射畢後迅速返回俄羅斯,整個過程都是由俄軍所駕駛及操控。

荷蘭首席檢察官雷德韋斯特貝克(Fred Westerbeke)表示,調查已進入尾聲,但暫時無法確定起訴時間。而事件中大約有100人直接抑或間接參與調查,到調查後段已降至數十人,但韋斯特貝克拒絕透露證人身分。

「在開庭前所有証據都是保密,我們不會向公布一切,因為我們不想被揭底牌。」調查小組曾向涉事53防空飛彈旅要求調查,但未得到他們的回應。JIT將會在25日,公布更多的資料。

JIT早在2016年便指出,MH17客機是由山毛櫸導彈所擊落,但外界均認為是由烏克蘭的叛軍操縱系統,但是次說法則首次轉向發射鍵是由俄軍按下。但不論是俄軍軍事系統,更甚俄軍所為,俄羅斯軍方一直否認墜機事件與他們有關,又反指客機是烏克蘭軍方所擊落。

身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俄羅斯,一直在聯合國否決設立國際法庭調查事件,逼使調查人員移師到荷蘭海牙法庭拘控。

死難者家屬向俄控訴


有MH17的死難者家屬,在俄羅斯快將舉辦世界盃前向俄羅斯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控訴俄羅斯政府假意歡迎世界各國的旅客,「是揭起我們的瘡疤,對我們痛苦的諷刺。你們這些領導人從2014年7月開始,一直隱暪事實真相,逃避責任。」

2014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編號MH17客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起飛,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在靠近烏克蘭頓內次克33000英尺上空時突然爆炸解體,298名乘客及空員全數罹難,有現場的畫面顯示,飛機碎片四散,屍橫遍野。


當年有網民發現,烏克蘭叛軍首領在臉書(Facebook)貼文,慶祝擊落烏克蘭運輸機,但隨著客機墜毀的消息愈來愈多,文章卻遭刪除。

頓內次克為烏克蘭在2013年反對親俄政府運動後受俄羅斯支持下叛離的一個州,目前由與烏克蘭政府軍在州內對峙。2014年4月11日頓內次克宣布獨立,並宣布成為「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但不受任何聯合國國家所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