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任相兩年的限期,說穿了,是希盟第14屆大選前的折中方案。當時,部分在野黨傳統支持者對馬哈迪有或多或少的抗拒,或戒備;但與此同時,希盟清楚知道,要促成變天,馬來人選票不可或缺。

因此,當希盟推舉馬哈迪為首相人選時,提出了「過渡首相」的概念。一、馬哈迪為馬來社會定心丸,即推翻納吉政權後,首相人選非來自「民主行動黨的華人領袖」,而且其馬來民族主義的形象根深蒂固,很難套以「出賣馬來人權益」的帽子;二、以馬哈迪掌權22年、在官僚體制里建立的威望,確保政權順利交接,而軍警也不以非常手段阻止歷史上第一次聯邦政權輪替;三、製造一個新局面,啟動改革議程。

馬哈迪不負眾望,成功完成前二項使命。由於先前不看好馬哈迪對改革議程的熱枕,一般認為,待馬哈迪穩住局勢後,就該把棒子交給安華,讓安華執行改革議程。出乎意料的是,馬哈迪很快就啟動了改革議程——其內閣部長開始探討廢除或修改過去被抨擊為「箝制自由、打壓民主」的惡法,然後反貪委會主席、總檢察長等要職大洗牌,把形象相對正面的人物擺到重要的崗位上,甚至一改過去專製作風,願意因輿論壓力修改本身決定或言行,民望因此飆升。

92歲的馬哈迪,如今爭的是歷史地位。他扛起「啟動改革議程」的使命,若真有魄力將之進行到底,這個老人家的野心是:當馬來西亞2.0的國父。若馬哈迪把原來寄望在安華身上的使命給完成了,則安華接下來要做什麼,來奠定自己的歷史地位?這是其一,但讓安華更不安的恐怕是:安華的傳統支持者已經開始接受馬哈迪,但馬哈迪的支持者,能夠全面接受安華嗎?

或者這麼說:若當下做個民調,馬哈迪與安華之間,誰的名望更高?

以當下的民情,馬哈迪恐怕會笑到最後。這個現實是殘酷的:一個執政22年,對國家民主體製造成巨大破壞的前獨裁者,在92歲的高齡華麗轉身,就成功洗底,以改革形象示人,儼如救世主;而晚近二十年為國家民主化付出最大犧牲的政治領袖安華,在承受近十年的牢獄之災後,卻在國家轉型的關口,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陷入尷尬的窘境。

而掌握權力的一方,永遠佔盡優勢。馬哈迪以首相之權力,能夠決定扶持人民公正黨哪一個派系,制衡安華,或者讓安華陷入黨爭的泥沼。安華此時無法咄咄逼人,甚至必須迴避談接棒問題,否則給人觀感「急於上位」,類似「在敦馬窮於拯救馬來西亞之際,安華只想到要當首相」的言論就會排山倒海而來。

1998年馬哈迪與安華的角力,前者是暴君的符號,後者是改革的希望。事隔二十年,當馬哈迪以改革形象示人後,安華反而顯得點患得患失,找不到著力點,甚至不確定能否以更大的民意支撐自己,面對馬哈迪,才會有頻頻覲見馬來統治者等政治動作。雖然表面上能以安華——馬哈迪兩者「一柔一剛、相輔相成」的說法開脫,但眼尖者不難發現,這到底是權力的遊戲。

不安的安華如今像陷入泥沼,越是掙扎越是沉淪。然而,馬來西亞人民也要意識到,毫無保留地支持馬哈迪,讓他掌握最高權力之際再享受一面倒的支持,恐怕也非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