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庭教育,尤其是3歲前的早期教育,父母應著眼於感統訓練。感統訓練,包括視覺、聽覺、本體覺、觸覺、平衡覺。可以說0~3歲是兒童剛剛產生感統能力的時期,錯過了這段時期將是一生的遺憾。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在家訓練的小方法,這是針對正常寶寶的一些訓練方法。如果寶寶是高危兒或者存在一些問題的寶寶,建議帶寶寶去正規的醫療康復機構進行訓練。

1、視覺訓練:黑白格

視覺的訓練,主要是為了眼睛能正常工作。

我們需要先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白紙,畫成一個棋盤格。你可以任意將其中幾個小格塗成黑色,通過圖形或數量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數數,進行視覺刺激。也許她會數錯,也要給予獎勵,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寶寶注意到黑白的區別,而不是算對數字。之後,我們可以把表格畫得更大些,圖形更加復雜些,讓寶寶注視1分鐘之後,脫離原圖自己畫圖形。除此之外,多讓他接觸自然環境,或者看比較鮮豔、比較“正”的色彩,這種真實而又強烈的對比,有益於視覺的完善。

本文由“96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2、聽覺訓練:少噪音多聆聽

我認為聽覺是最容易訓練的,或者說聽覺的好壞更多的是一種習慣的養成。降低電視的音量,還有夫妻吵架的音量,就可以降低孩子的聽覺閾限,大大提高聽力。此外,有意識地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聲音,亦可以促進他知性思維的形成。比如聽各種自然界的聲音,包括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本文由“96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3、本體覺訓練:舞蹈動作

本體覺,又稱運動覺。人體的指揮部是大腦,身體各個部分是他的士兵。決策英明,還得執行得力。本體覺就是一種“集體凝聚力”的體現。比如,有人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跟頭,說話的時候大舌頭,這些都與本體覺沒訓練好有關。在臨床上,我們採用最多的器材是“網纜插棍”、“蹦床”等。在家裡,我們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兒童舞蹈動作,如果孩子有一些模仿行為,我們就要給予積極的肯定或引導。

本文由“96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4、觸覺訓練:大龍珠球和袋鼠跳

觸覺,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種感覺,而它對於孩子的心理影響卻很大。沒有經過觸覺訓練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在童年時期表現出多動傾向。那麼如何進行觸覺訓練呢?

我們可以買一種器材,叫做“大龍珠”,是一個上面布滿了“凸起”的塑料球。可以通過各種獎勵方式讓寶寶去接觸這個玩具,比如原地拍球、坐在球的上面、拍球行走等。當寶寶充分接觸“大龍珠”之後,觸覺能力便會自然產生。另外,還有一種叫“羊角球”,可以讓寶寶的觸覺訓練更豐富有趣。除此之外,有一項叫“袋鼠跳”的運動,對訓練觸覺也是非常棒的。你可以找一個布袋子,讓寶寶站在裡面,雙手抓住布袋的邊,讓人和袋子形成一個整體,讓寶寶朝一個方向跳躍,並適當獎勵寶寶。

5、平衡覺:沿著線走路

平衡覺,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訓練兒童的平衡能力。在學校一般會採用平衡木、平衡橋等。在家裡,父母沒辦法選擇這麼專業又佔地方的器材。沒關系,只要你在地上畫條線,讓寶寶根據你的不同要求“走路”就行了。一開始,可以讓他走一條線,從A點走到B點;然後可以要求在線上單腿蹦一段,再走一段。當熟練之後,可以畫上兩條線甚至更多,讓他在不同的線上“行走”。

五覺的感統訓練,是為今後的行為能力打好基礎,培養寶寶的良好“執行力”,也是寶寶社會化中的重要一環。我們經常會說有些孩子聽話,懂事,那正是因為他們具備足夠的“行為能力”可以完成大人交給的任務。3歲前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圍繞感統訓練展開,家長們可以在家試試這些方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