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通識課《NASA太空旅行課》

學院君說:今天我們推送的音頻與文章,是講給6-13歲孩子的,由來自NASA未來學校——奇點大學的寶博士娓娓道來,和大家一起探討太空旅行可能發生的趣聞,如果遇上外星人,應該怎麼溝通呢?這種燒腦又有趣的問題,不僅能開闊知識視野,更能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與好奇心。建議親子共聽/讀。歡迎為孩子訂閱《NASA太空旅行課》

每一次去國外旅行,我很頭疼的就是語言溝通問題。去到歐美國家還好可以講英文,但如果去到像阿拉伯、日本比較少人講英文的國家就麻煩了,多希望有一個翻譯機器人幫忙實時翻譯。

那去太空旅行,是否需要掌握什麼外語呢?想像一下,當你到達我們隔壁的星系中的某一個星球,走下飛船就看到幾個外星生命向你走來,這個時候你要跟他們說什麼?SAY HELLO?他們聽不懂怎麼辦?你也沒有辦法盡情地在這個星球遊玩,是吧?

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當你在太空中遇到外星人,應該要如何跟他溝通。我們可以一起來開開腦洞,看看你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外星人無法理解肢體語言

有同學可能很快就會想到,用肢體語言可不可以?這是在地球上碰到類似情況時非常通用的一種交流方式。

例如要吃飯了,就比劃著要往嘴裡塞東西,要上廁所,就捂住肚子,撅起屁股;要問路了,就指著那個地方的照片,讓別人為你指路,不說話也能順利溝通。但是,同樣的方法在外星球裡能走得通嗎?

這可不一定,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使用肢體語言,是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什麼意思?只要是人類都需要吃飯、上廁所等等,即使各國的文化不一樣,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還是一樣的,所以,當你做出那些手勢後,他們會大概猜到你要幹嘛。

但是外星人是不是也是一樣用口吃飯,用眼睛看路呢?這可不一定,所以你做的這些手勢,對外星人來說可能都是毫無意義的。就好比說你對一隻狗狗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他不會明白你的意思,因為你和它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反過來也是一樣,你第一次看到狗狗搖尾巴,你也不會知道它想要表達什麼,要相處一段時間才會理解,哦,搖尾巴就等於說他喜歡你。

所以說,你跟外星人一碰面,就想打手勢來交流,恐怕是不行的。你得跟他們相處一段時間,觀察過他們的生活方式了,才能通過肢體語言來溝通。

直接學習外星語

就行得通嗎?

既然肢體語言不一定能走得通,那有沒有可能直接學它們的外星語呢? 

其實也不是不行,不過要有方法。這時候,我們就要向人類史上偉大的開拓者——航海家們學習一下了。當航海家們剛到達新大陸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學習當地語言的呢?

據說,當時航海家們指向一件物品,例如桌子,並說出“桌子”這個詞語,當地居民就說出他們的發音,那雙方就知道各自對“桌子”的表達,長時間的日積月累,就能破解對方的語言體系。那我們初次來到外星,能不能也模仿航海家們的做法呢?

可以是可以,不過,這種方式並不是完全行得通。想像一下,如果一個阿拉伯人在你面前,指著一張桌子嘟噥了一句你聽不懂的話,你很有可能隨口就說出:“對不起,我聽不懂,你說什麼?”

類似的事情還真有發生過,比如說大家知道袋鼠的英文怎麼說嗎?是Kangaroo。為什麼是叫這個名字呢?有傳言說,當初歐洲人第一次到澳洲這片土地上時,指著一隻袋鼠問當地的土著人這是什麼,當地人說的是“KANGURU”,於是歐洲人就以為袋鼠就叫“KANGURU”,但實際上,當地人說的是“我不知道”。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用這個方法去學習對方的語言,也有可能是行不通的。

而且,這種方法還得是建立在外星人願意和你交流的基礎上才行。更極端一點,有可能外星人根本就不屑於跟我們講話呢。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目前科學界大多都認為外星人是比我們高級的物種,看見我們這個比他們低級很多的物種,他們還會有意願傾聽我們說話嗎?

你想想,如果一隻小老鼠對你吱了兩聲,你會不會認真地思考它在講什麼?這樣的話,外星人就根本不會把我們放在眼裡,我們也就根本沒可能跟他們平等地溝通交流啦。

數學語言可能是唯一通用的語言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給外星人看,你懂的我也懂哦。如果你能讓外星人注意到你和他的知識水平是一樣的,那麼他就不會把你當低等物種看待。

1896年,數學家弗朗西斯·哥爾登指出,數學是文明的核心,如果能用數學表達語言,是最容易被外星人接受的。著名的天文學家伽利略也曾說過,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文字。

無論是什麼樣的物種,只要他身處宇宙,就一定會受到宇宙邏輯規律的影響,而所有的邏輯規律都可以用數學式表達出來的。

其實在地球上,人們也曾用過數學的方式傳遞信息,摩斯密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沒關系,阿拉伯數字是全球通用的,所以,通過數學語言跟外星人交流,或許是行得通的一條路呢。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討論了幾種如何跟外星人溝通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只能解決跟外星人面對面的溝通問題。

實際上,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有外星人,現在探討面對面的交流是不是早了點?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先找到它們,跟他們來個隔空對話?

在地球上就有這麼一群科學家,想了多種方式給外星人發信息。他們就認為圖像和音樂也可以用於跟外星人交流。

NASA就在1973年發射的太空探測器中藏著一幅圖畫,不妨看一下下方的這幅畫,畫裡有著地球的位置,地球人有男女之分等等的信息,科學家們試圖用這樣的圖像讓外星人了解人類文明。

不過,外星人能不能讀懂,就無從得知了。據說,當時這幅畫剛出來的時候,地球上很多科學家都沒搞懂在說什麼呢。

那音樂會不會更容易點?音樂無國界嘛,它可以跨越文化種族。一些科學家認為音樂也可作為宇宙語言。

2008年,NASA將披頭士樂隊經典歌曲《穿越蒼穹》發向了北極星,預計在2439年北極星就能聽到了。雖然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回應,但是期望還是可以有的,萬一真的回應了呢?

其實,所有的溝通,包括人和人之間,人和外星人之間,前提都需要有交流的意願,否則,想再多的方法也是徒勞的。

……

以上內容,整理自少年商學院世界名校通識音頻課《NASA太空旅行課》(18講)其中一講,由少年商學院特約導師——來自NASA未來學校的寶博士講授,適合6-13歲孩子,點擊下圖,即刻訂閱/收聽:

從火星移民到時空穿梭,從暗物質到引力波,帶孩子解鎖18個太空技術與學科技能,通過提問式、故事化的講解,點燃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培養獨立思考與分析能力。點擊上圖,即可訂閱,下圖為課程目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