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很幸運,能有一個很有教養智慧的德國婆婆。在她身上,我產生了很多對教養孩子的思考,也學習到很多家人的相處之道。

我的婆婆曾有過兩段婚姻,一共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只相差不到一歲,妹妹則是六年後才出生。很厲害的是,她幾乎一個人帶大了三個願意且能夠獨立生活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著很堅固、很善良的價值觀。

而與婆婆相處的三年多時間裡,我才發現,她的真正厲害之處在於,達成了每個母親的夢想:每個孩子的關系非常親密,就算有不同的父親,但都視母親為最好的朋友之一,除了很隱私的話題之外,一家人幾乎是無話不談。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絕對公平不如差別對待

有一個以上孩子的父母,常擔心孩子覺得自己偏心。任何東西總要准備“每人一份”,甚至切蛋糕的大小都得要很講究。但是,我的婆婆似乎從沒有關於偏心的擔憂。

我曾經問老公:“你曾經感覺到媽媽比較愛哪一個兄弟姐妹嗎?他十分肯定地跟我說:“我的媽媽完全不偏心,而且從來沒讓我們覺得她站在誰那一邊,或誰一定要讓誰。”

因為在老公小時候,婆婆就總對他們說:“我對你們的愛都是一樣深,你們每個都是我的最愛!”時刻讓孩子們感受自己被愛,是關系融洽的一個秘訣。

只是,“都被愛”不代表“都一樣”。很多家長堅持的“絕對平等”,在婆婆這裡反而變成——依照孩子的需要給他們不同的東西。三個孩子雖然是同個星座,但是性格迥異,也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規劃。教養中的差別對待,讓三個人都有一種“我很特別”的感覺,這才是三個孩子和平共處的秘訣。

有一次,老公回憶起自己小的時候,媽媽是很有觀察力的,知道三個人分別喜歡的活動或東西,總是會准備一些小禮物,讓他們驚喜萬分。如果有給A,也一定會給B和C,但不會完全一樣的東西。這也讓孩子們知道,我們都是不同且特別的“獨立個體”。

雖然老公與哥哥只差不到一歲,小時候像雙胞胎一樣,但婆婆總讓他們自己決定穿什麼。兩兄弟總有不同的選擇,婆婆也都欣然接受。“獨立個體”這幾個字,在他們的家裡不是很新鮮的詞匯,而是天經地義的原則。

到了長大以後,婆婆也是如此,雖然跟三個孩子的關系都非常親密,但角色還是有所不同。

過去談戀愛的時候,我與老公視頻,有時候婆婆會到老公的房間,拿瓶啤酒要與兒子聊天。老公跟我說:“我媽媽很喜歡跟我聊天,三個孩子裡,她跟我聊最多。”

因為老公已經成年,也是個很好的聆聽者,各種話題他們都能暢談,所以他與母親的關系比較像聊天說地的朋友。到現在就算住在不同城市,他們也同樣會常常視頻、閒聊。

而老公的哥哥,個性則比較木訥,媽媽的角色更多是擔當他的關心者。就拿兩個兒子搬新家來說,婆婆就有著不同的幫忙方式。我們搬家的時候,婆婆和哥哥來就只過來幫我們組傢具,因為老公很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媽媽只要執行就好。

而老公哥哥搬家的時候,媽媽就會跟著一起挑傢具,安排擺設。如果是老公的妹妹,就變成母女倆一起逛街談天喝啤酒了!因為她們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之一,甜蜜得很。

永遠別說“為什麼你不……”

除了差別對待,婆婆也重視手足之間的關系培養,其中一點,就是拒絕比較。

但兄弟之間難免會比較,大家都想求勝,所以婆婆總是教育他們:有時你贏,有時他勝,這些都無妨,兩人最終是兄弟,我們總要為家人的成就喝采,為家人的失落同悲。

同樣地,婆婆自己也會以身作則,雖然尊重彼此的不同,但絕不會盲目比較,影響手足的感情。比如,她不會對大兒子:“為什麼你不像弟弟一樣,跟我聊這麼多?”也不會跟二兒子抱怨:“為什麼你意見這麼多?不跟哥哥一樣聽我的!”

在婆婆的觀念中,“為什麼你不……”是一句對所有關系都很有殺傷力的話語。當父母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感受到的就是:自己不夠好,母親寧願有另一個小孩當兒子。

這樣的想法一旦在孩子心中發芽,父母說的任何話對孩子來說都是批評,親子的關系很難變好。相反,讓孩子喜歡自己的獨特之處,好好學習如何發揮它,會讓孩子更獨立,更有自信。

雖然德國人很少直接贊美孩子,但婆婆會用“分析”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與他人的特點,從而教孩子要欣賞與尊重對方。

比較之心,人皆有之。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手足的相處之間,去看出“手心”與“手背”的不同之處,分別欣賞它們,才能真正讓手足間互親互愛,同時養育出獨立自信的個體。

“家人就是什麼都能講”

回想初訪德國的時候,最讓我感受到文化差異的地方,就是他們家人彼此之間的直接,尤其是在每天的餐桌上。倒不是說他們會批評彼此,他們鮮少這樣做,多半是對彼此的行為開開玩笑。

他們的直接,體現在每天餐桌上對於“所有議題”的討論,甚至是“激辯”,最讓我驚訝的是:每次熱血辯論完一個議題,他們又會開開心心地繼續吃飯、繼續開玩笑。

一開始,我聽到他們針對“德國的社會福利”展開辯論,都快吃不下了,一直猜哪個人會翻臉……因為他們的“辯論”不只是知道彼此意見不同而已,而是一邊pass晚餐,一邊提出正面和反面例證,甚至是數據,簡直是“扎扎實實”的辯論賽啊!

在家裡,很明顯有人偏右派,有人偏左,不過如果對方提到的確正確的論點,另一方也會表示同意,然後再提出“Aber…”(但是…)的論點。為了讓我聽懂,他們還很努力地翻譯,用英文說出自己的想法。

與此同時,他們依舊“大啖美食”,我卻已經因為辯論內容實在夠硬,覺得有點吃不下了。而在激辯中,總會夾雜著一點和對方開的玩笑,如果從窗外看著這桌人,可能還覺得他們在聊生活趣事,談笑風生。

當然他們也會想聽聽我的想法,在這樣的氣氛下,很難客套地討好兩邊,只能一五一十地把提出自己的論點。或許是習慣了,所以他們能自然地說出與對方不同的意見,我倒是被老公引導了幾次,才脫去言語中在“江湖”中打滾訓練出來的圓滑腔,漸漸習慣直接表態。怪不得,老公一家總是說:“家人,就是什麼都能講!”

老公後來還告訴我一件事,當他因為我決定要暫停學業,到台灣生活一年的時候,家人(特別是媽媽)是非常反對的。因為他們不認識我,不知道台灣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只能想到的就是遙遠的距離以及對於未知的恐懼,媽媽更是有許多的擔心。

他們也針對這件事,有了很多天的“餐桌辯論”,每次雖然都還是各持己見,老公仍然堅決要搬到台灣。

隔了幾天,婆婆居然把一疊上網做的功課,包括台灣的介紹、怎麼順利拿到簽證等攻略拿給老公。

之後,我到了德國,也有與婆婆聊到過去這件事,我問她當時會不會對我、對兒子感到生氣?她說:“兒子已經成年,我也跟他表達過我的意見。他做出的決定,我一定會支持他,而且我‘應該’要支持他。因為家人就是應該永遠做你的back up,不管意見相不相同。”

當我越來越了解這家人,才更明白這是做母親的智慧。當子女知道,不管意見是否相同,媽媽永遠會用一切行動幫助你、支持你,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會誠實告訴媽媽。

在這家人的話語中,沒有“去了就不要回來”,沒有“你在我的屋頂下就要照我的方法做”,沒有“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婆婆說:“這樣講當然比較容易啊!很多時候我也想要這樣跟他們說,但我知道這樣只會讓他們不願意跟我說實話,而家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坦承’。意見可以不同,但彼此要誠實,但誠實需要環境。”

最近,我們其中一個家人遭遇了婚變,他第一時間告訴的就是母親,而一家人的溫暖也讓他很快地擺脫負面情緒,迎接了一個很快樂的新年。他對媽媽和家人無須隱瞞任何事,家人知道這些事後,也不會質問或給壓力,而是支持與相挺。

作為一個媽媽,我也很希望,女兒第一次失戀,也能第一個打給媽媽!誠實,需要環境。我希望我能給予孩子們的,也是一個可以說出真話的環境,知道就算媽媽會有意見與他們不同的地方,但永遠會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