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事實”和“觀點”有多重要呢?

這是我們常說的“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又稱“審辯式思維”)的起點。具備這種思維的孩子,對於任何一個觀點,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馬上聽信,而是謹慎求證。因此,他們長大後能保持獨立思考,不會人雲亦雲。批判性思維是美國名校最重視的學生培養能力之一。

即使孩子從幼兒園和小學開始,學會分清事實和觀點的不同,對其成長也是大有裨益的。今天少年商學院微信就分享歐美國家的代表性案例,給大家一些實操建議。這些案例中,他們藉助的工具,我們的孩子每天也在接觸,那就是——新聞。

“事實”VS“觀點”

美國小學課堂上教孩子思辨能力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教孩子is that a fact or opinion(那是一個事實,還是觀點)。

比如,足球是黑白相間的,是事實。

足球是比跳舞更好的運動,是觀點。

說白了,事實,是能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一段陳述,而觀點,是表達一種信念、感覺、看法的陳述,無須證明,而且每個人的觀點可以不同。對比來說,就是:

低年級階段,孩子需要先攻克二者概念上的不同。

在美國小學裡,常常有一些關於事實和觀點的展示板,隨時訓練孩子們辨認它們的區別

老師也會幫孩子們歸納出“事實關鍵詞”和“觀點關鍵句”,幫助孩子們在閱讀文本時判斷:

不可輕信“大實話”

等到了高年級,孩子們就要開始明白:有些信息確實是事實,但也會夾雜觀點和偏見,最常見於孩子每天接觸到的新聞。

比如,同樣報道一個事件,《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也許說的都是事實,但講述方式不一樣,內容側重點不一樣,對讀者頭腦形成的影響也會不一樣。

英國一所中學的一堂歷史課,就專門做了這方面的討論。

下面這張海報,分別是二戰結束後,法國、德國和英國三國的海報,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但價值偏向卻大相徑庭。

(法國的海報)

(德國的海報)

(英國的海報)

第一幅來自法國,法國是戰勝國,但是戰爭結束後,向德國要求賠償一直不順利,德國一口咬定自己沒能力賠償,搞得法國沒辦法,乾脆派了一個軍隊,跑到德國一個城市裡,把整個城市給推平了……然後發出了這海報。

老師引導大家思考的問題是:

  • 這些漫畫是否真的對於研究歷史有價值?
  • 這些當然能記錄那個時候法國人最真實的感受,但是反映的就是當時最真實的歷史狀況麼?
  • 媒體發布這樣帶有非常濃厚偏見色彩的漫畫,引導的社會風氣健康嗎?

……

這種討論,就是為了啟發孩子們明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算媒體說的都是事實,我們也要多方調查,不要被表面的信息暗示所影響。多問幾個為什麼,我們才能盡可能客觀地還原整個事件的真實全貌。

所謂的“事實”都被加工過

美國孩子同樣從小接受類似的訓練。而且方法論非常系統。

在俄克拉荷馬州,有一家名為“學生每日新聞”(Student Daily News)的網路媒體,經常選擇各家媒體的重大報道,題目包羅萬象,從斯諾登叛逃,到歐洲難民危機和美國大選,提供給當地的學生。

並附上思考題,讓學生在閱讀時思考,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哪些事實的闡述方式,已經帶有明顯的價值偏向,可能影響人們的客觀判斷……

比如最近,他們選擇了The Indianapolis Star給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畫的一張漫畫。

上面寫著Russia的電鋸——代指在美國大選期間,有證據表明俄羅斯間接甚至直接操控了美國的大選結果;ISIS的刀——代指懸而未決的ISIS問題;一隻小鳥(推特)——代指特朗普口無遮攔,推特治國;IRAN的炸彈——代指伊朗核問題未解決……右邊的大象,代指特朗普把共和黨推舉到了風口浪尖(共和黨內有很多人不滿特朗普執政)。

整個漫畫都在表示:只要這位總統在這些問題上稍不留神,就會釀成大問題。

分享這則漫畫的同時,網站附上了兩道思考題:

1、畫風是一個漫畫家對所畫的作品直達主題的態度。你覺得下面哪個詞用來描述這個漫畫最合適?

a、感激的/支持的

b、已經放棄的/被打敗的

c、輕松的/幽默的

d、諷刺的/冷嘲熱諷的

2、這個漫畫的標題叫:“川普總統的手已經閒不下來啦!”你同意這個漫畫家對特朗普總統的評價嗎?請作出解釋。

一般來說,問題下面,網站還會有一些參考答案。但更多時候,這個所謂的“參考答案”會提醒學生們“這是個人看法。答案因人而異。”不是給學生一個統一的答案,而是把問題完全開放給讀者去思考,幫助他們建立清醒獨立批判性地接受新聞報道的習慣。

有一種謊言叫“斷章取義”

網站還提醒學生,“斷章取義”能夠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判斷。

還以去年沸沸揚揚的美國大選為例——競選人之一希拉裡曾被質疑“健康出現嚴重狀況”。美國電視新聞重鎮之一CBS帶著這個問題去采訪她的丈夫柯林頓,卻沒有完整保留柯林頓的回答。

柯林頓回答的原始版本是:

“呃,如果那算是一個問題的話,對我和她的醫生都有點奇怪,因為在過去很多很多年裡,當她嚴重脫水時,這個問題頻繁地(frequently)——呃,不是頻繁,而是偶爾——確實不止一次發生過。”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原始采訪視頻(12秒開始):

 但CBS在後來重播的電視新聞和向其他媒體提供的采訪畫面中,都刪掉了包括“頻繁地(frequently)”這個詞在內的後半截話。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剪輯後視頻(27秒開始):

看似短短半句,卻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有關希拉裡健康狀況的印象,這直接影響到了她後來的選票。

“學生每日新聞”針對這件事情,給學生們留下的思考問題是:

你是否同意上面的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就這個問題,問一下你父母親的看法。

同樣,編輯沒有忘記提醒學生們:“這是個人看法。答案因人而異。”

到了高中階段,美國學校對孩子的思辨能力要求更高,不僅要懂得判斷事實和觀點,明白當別人在闡述事實時,一定會帶上自己的痕跡,還要學會分析那些把“事實”偽裝成“觀點”的人,背後有什麼動機。

有一所高中就讓學生分析總統或者其他政要的公開講話,看看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配合一些相關研究,來判斷這些人的可信性。

……

這種練習,完全可以在家裡進行。不僅能讓孩子更了解他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幫助我們和孩子交流價值觀,更能刺激孩子不斷把問題看得更深。

哈佛校報針對2016級新生的問卷調查就顯示,24%的新生都有過新聞記者類體驗或實習經歷——這種媒介素養的培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所重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