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我最關注的育兒話題之一。從女兒11個月起,我們就開始了“親子閱讀”之旅,讀書貫穿了女兒雙語啟蒙的整個過程。隨著孩子進入小學階段,“閱讀”這個曾經得心應手的老題目卻讓我困惑起來。

女兒很喜歡看書,是班級裡有名的小書蟲。我卻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閱讀方式——把讀書作為消遣,沉浸於曲折的情節或細膩的描寫,閱讀的過程缺乏思考和對知識的消化吸收。於是,在女兒已經養成看書習慣之後,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我該如何引導她學會深度閱讀特別是英文深度閱讀呢?同時,應該如何通過閱讀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與思辨能力呢?

每周設計一張思維導圖

指導孩子填寫

帶著困惑的閱讀總能有不一樣的收獲。一系列介紹國外教學常用的閱讀、寫作工具的文章,讓我初步接觸了Mind Map(思維導圖),發現這個工具很貼近女兒當前階段(小學二年級)的認知和表達能力,於是我腦子裡冒出教孩子使用思維導圖來輔助閱讀的念頭。

我計劃每周針對女兒喜歡的書設計一張思維導圖,然後指導孩子來填寫,先通過這種方式逐步引導她掌握8種思維導圖,然後再慢慢過渡到與女兒共同設計製作,直至她能夠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

我選擇了Judy Moody And Friends來做第一套思維導圖,一個原因是女兒最近很喜歡讀,此外這套初級章節書故事情節簡潔、生動,應該比較適合用於思維導圖的首次嘗試。

當然,我其實也抱有私心——希望思維導圖的介入,能夠進一步激發女兒閱讀英文書的興趣

在這個故事裡,雖然只有Judy和她的朋友Jessica兩個主要角色,但小情節、小細節卻很多。經過反復閱讀,我發現其中有一個承前啟後的情節,前後很多情節都被這個關鍵事件連在了一起。

因此,我決定選擇能夠展現故事因果關系的復流圖(Multi-Flow Map)來表達第一個故事。

復流圖是展示、分析因果關系的一種思維導圖,中間是“事件”,左側列舉導致該事件發生的原因,右側列舉該事件引起的後果。

我初步設計好草稿後,為了讓思維導圖更加形象生動,我為每一個分項配了小的插畫,並且加上了顏色。為了強化復流圖的概念,我將這種思維導圖的類型加註在了左下角:

女兒見到這張思維導圖時非常驚喜,毫不掩飾地表揚了我(哈哈),她簡直等不及來完成了。我介紹了復流圖的含義,並告訴她中間的帳篷代表Judy拒絕好朋友加入俱樂部的“關鍵事件”。

在我的啟發下,她很快想到了導致這個沖突事件的三個原因,並想到了事件引發的後果。她逐字逐句撰寫了草稿,從書中查找了拿不準的句子,我幫她修改了幾處時態問題,然後由她謄寫在思維導圖上:

任何內容都得一句話講清楚

第二本書 Rocky Zang in The Amazing Mr.Magic 講述了Judy的朋友Rocky表演魔術時發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我決定選用橋型圖(Bridge Map)來表現這個故事。

橋型圖主要用來進行類比、類推。橋型左邊橫線的上面和下面寫下具有相關性的一組事物,按照這種相關性,在橋的右邊一次寫下具有類似相關性的事物,以能夠形成類比或類推。

女兒理解了思維導圖中每一個模塊與故事書的情節對應關系,她表示很難用一句話將魔術講清楚。我藉此強調,思維導圖中必用簡練的語言。經過討論,她最終在橫線上面寫上了每個小魔術的名稱,橫線下面寫了表演的結果。 這便是我和女兒根據第二冊書做的橋圖:

簡單分類,讓思路更清晰

經過兩次練習,女兒已經喜歡上了這些思維導圖,類似“闖關”的設計激起了她小小的好勝心,她迫不及待地讓我講“規則”,一遍遍翻書來填寫這些思維導圖。

我們練習的第三本書,是Frank Pearl in The Awful Waffle Kerfuffle 。書中,小主人公Frank參加了三類比賽,我選用強調分類概念的樹型圖(Tree Map)列舉出各項比賽的參賽作品。

分類概念是孩子們最容易掌握的邏輯關系之一,女兒很容易就將各項內容填寫了出來。

同樣運用到分類概念的,還有Stink Moody in Master of Disaster這本書,它由三個與星空相關而又相對獨立的小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有明確的故事線(過程),也有很多細節。

我選擇括號圖(Brace Map)來表示部分-總體的關系。女兒把每一個小插圖當做“解謎線索”,把這本“夾生”的故事梳理了出來,做完之後她覺得對整本書的思路變得很清晰了。

終於,在讀到這套書的最後一本Triple Pet Trouble時,女兒提出要自己畫思維導圖。當天下午放學後,她已經完成了周末的所有作業,我頗有不忍,建議她第二天再做,卻拗不過小傢伙兒——她迫不及待地想完成自己設計的圖。

事實證明,我的“不忍”是多餘的。她自己設計了一張氣泡圖(Bubble Map),填起來非常輕松。這張圖非常生動地呈現出了小貓、捕蠅草、蟾蜍三個寵物的系列小故事,氣泡中畫上了與寵物相關的元素。

  • 居中的紅色氣泡是有關捕蠅草的第一個故事,Judy想盡了辦法來治療打蔫兒的捕蠅草,最後給它找了個好朋友(瓶子草)種在一起。
  • 藍色氣泡是貓咪巫師的第二個故事,Judy與這只叫“老鼠”的貓一起,診斷了諸多小動物的難題,甚至為Stink的檸檬水攤招攬了大批顧客。
  • 綠色氣泡是關於蟾蜍的第三個故事,調皮的蟾蜍四處亂撒尿,卻成為寵物學校的唯一一名優秀學員,最後Judy和Amy差一點兒誤認為它被瓶子草吃掉。

培養好奇心與增強自信心

比掌握多少技能

都要重要一百倍

在陪伴孩子通過思維導圖工具培養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我最大的體會是:了解故事的整體結構、情節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夠選擇適當的思維導圖類型。

填寫的過程並不簡單,孩子需要重復閱讀,有助於提升她對故事的認知,讓孩子把泛讀變為精讀;“想得到”與“寫出來”還有一定距離,需要孩子揣摩、提煉語言,能夠幫助孩子增強表達。而這個過程中,其邏輯思維與對深度閱讀技能自然見長。

而我一開始希望孩子愛上英文閱讀的“私心”也達到了:她終於不再一邊倒的只選擇中文書來讀了,英文書也成了她的心頭好。

意外的收獲是,女兒對這種形式非常感興趣,共同合作完成思維導圖,使得她充滿了成就感。她開始主動參與更多的製作環節,積極幫我“出謀劃策”。很多時候,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比學到東西或技能本身的多少要重要一百倍。希望有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參與到“親子思維導圖時光”中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