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是人類獨有的情緒語言,面對動輒以哭鬧來表達的寶寶,新手父母總是感到困擾不已。

那麼,有沒有簡單的檢查方法,能夠快速判斷並找出寶寶的哭鬧原因呢?

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寶寶盡快安靜下來呢?

本文提供了17個安撫方法,希望能對年輕的新手爸媽有一定的幫助。

一、解決基本問題

嘗試以下方式,來找出寶寶哭鬧的原因,並讓寶寶安靜下來。

1. 確定嬰兒是否需要換尿布

許多嬰兒在需要換尿布時會感到不安。又髒又濕的尿布讓他們的皮膚不舒服。

不及時給孩子換尿布容易讓寶寶患上尿布疹(紅屁股),這是非常不舒服的。

尿布需要更換的幾種情況:

一次性紙尿褲:尿布凹陷或者尿布滿了。

布尿布:外面看起來尿布是滿的。

有些一次性紙尿褲:當尿布濕了,有一個指示條是藍色的。

注意檢查下尿布附近或者腿上有沒有漏出。

2. 不要讓寶寶餓著

小寶寶對營養的需求,在他生下來的前兩年,是不斷變化的。

你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一些動作,包括:咂嘴唇、吮吸拳頭等。

你可以通過新生兒的拳頭來辨別他們是否吃飽了。

如果新生兒的拳頭靠近他們的臉,那說明他還沒吃飽。如果他們的拳頭是放鬆的,那就說明他們很滿足。

如果是母乳喂養,一些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拉你的衣服,試著讓你餵他。他們可能會煩躁,打你,或者把頭左右轉動。

3. 辨別寶寶是否疲倦

不管多大的嬰兒,當他們累了,他們就會變得挑剔和古怪。

如果太累,他們會難以入睡。注意觀察留心他們想睡覺的信號:打哈欠或者揉眼睛。

4. 觀察寶寶有沒有生病

如果寶寶哭鬧不休,要留心他是不是病了。如果寶寶有以下跡象,你必須高度警惕:

3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超過38℃;3個月以上,3歲以下的嬰兒發燒超過38.9℃,立即帶他去看醫生。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不喝,看看他有沒有脫水的跡象:每天使用的尿布少於6片或者哭的時候沒有眼淚。

如果寶寶連續咳嗽好幾天,馬上預約醫生。

如果寶寶呼吸困難,立即尋求幫助。

拉耳朵或嘶啞的叫聲可能是細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相信你的直覺。如果你覺著寶寶有些不對勁,那就帶他去看醫生。

5. 檢查寶寶的牙齒

正在出牙的寶寶看起來很像是生病了。

如果他們出牙,會發低燒、流鼻水、拉耳朵。

你可能會看到寶寶牙齦紅腫,或者在新長出牙的地方腫起來。在接下來的幾天盡可能讓他們感覺到舒適,直到出牙的疼痛消褪。

二、讓他身體舒適

1. 輕輕搖晃

當寶寶煩躁的時候,輕輕搖晃,就能讓他們平靜下來。搖動的動作讓他們想起母親的子宮,甚至有助於入睡。

2. 帶寶寶兜風

把寶寶放在汽車座椅或者嬰兒車裡,推出去轉轉。座椅的震動通常是非常舒緩的。

如果寶寶不想在嬰兒車裡待著,那就抱起來,快速走動。你的寶寶將享受風景的變化。

3. 把寶寶放在襁褓裡

如果做法得當,當寶寶睡覺時,襁褓可以提供很多好處。襁褓裡的嬰兒睡眠時間長,因為受到的驚嚇比較少。

對嬰兒來說,襁褓的觸感跟母親的子宮很像。這讓寶寶得到安慰。

4. 試著把寶寶「穿」在身上

你可能會發現你的寶寶想要你經常抱著他們。

當你的寶寶想一直抱著的時候,你很難再做別的事了。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可能要考慮背帶。

背帶是一種在世界上廣泛流行的安全的方法。它提供給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同時解放你的雙手,你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5. 避免刺激

過度的刺激會讓嬰兒變得煩躁。螢幕、玩具、聲音、人群都可能是刺激源。

你的寶寶可能會易怒、打你,或過於激動。

當你注意到有刺激過度的跡象時,盡量提供給寶寶一些安靜的時間。

6. 關注你的寶寶

寶寶需要大量的注意力。

如果寶寶想讓你抱或者陪著玩,他們會變得躁動。對你的寶寶要有耐心,並記住,不要讓他獨自待很長的時間。

三、用聲音安撫寶寶

1. 給寶寶唱歌

給寶寶唱歌不僅能安撫寶寶的情緒,還能加強你和寶寶之間的聯繫,甚至開發智力。

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他們根本聽不出你五音不全。注意不要給寶寶用耳機。

2. 「噓」

當你試著安撫寶寶時,試著對他說「噓……」。這些聲音模擬了母親的子宮的聲音,可以給你的寶寶很多安慰。

3. 製造白噪音

白噪音能模仿嬰兒在母親子宮裡的環境。寶寶習慣在子宮裡聽到噪音,比如心跳聲和人說話的聲音。有些嬰兒在十分安靜的情況下,反而難以入睡。

白噪音可以阻止其他可能影響寶寶的噪音。不要把白噪音的聲音弄得太大。

同時,確保發出聲音的機器不要觸碰到嬰兒床。

四、減輕不適

1. 確保你的寶寶不會太冷或太熱

不要為了保暖,讓寶寶穿太多。你的寶寶穿的最好跟你一樣多。你的身體也可以幫他取暖。當你抱著寶寶,皮膚接觸時,不需要再蓋毯子。

查看下寶寶有沒有出汗或者發抖。太熱被認為容易導致SIDS(嬰兒猝死綜合症)。

2. 幫寶寶拍嗝

當寶寶吃飽了,需要拍嗝的時候,他會表現得煩躁,試著在每次餵養後(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瓶餵養)給他拍嗝。

如果寶寶在餵食的過程中煩躁,試著給他拍拍嗝再接著吃。

用奶瓶喝奶的時候,喝到一半的時候拍拍嗝。

如果你是母乳喂養,在換到另一個乳房的時候,拍拍嗝。

3. 幫寶寶排出氣體

寶寶可能會不舒服,他們需要排出氣體。

幫寶寶排氣的幾種方法:

試著讓寶寶躺著,像騎自行車一樣蹬腿。

按摩腹部也是可以的。

讓寶寶躺在床上,幫他們稍微抬高胸部。

如果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你可能要考慮改變方案,比如換奶瓶或者諮詢兒科醫生。

注意:不要大力搖晃你的寶寶。有些寶寶會無故哭鬧,如果你太煩了,把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如嬰兒床,然後你自己在外面站一會兒。

【延伸閱讀】 

寶寶的耳朵需要掏嗎?該怎麼處理,什麼情況需要送醫?這位家長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

媽媽越說這倆字, 孩子越不聽話! 你也常說嗎?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這五種行為會「破壞」寶寶的免疫系統,家長請注意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