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君說:著名作家、阿根廷前國家圖書館館長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如果孩子能在下面這樣的教室學習、成長,說不定哪天他們會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教室的模樣。

在美國小學,教書資歷淺的老師每年都有兩次觀摩其他老師的機會,這次,我被派到了我們學區一個擅長閱讀寫作和藝術的學校觀摩,被各種華麗麗的教室布置給迷倒了!

這些老師把教室布置得像家一樣,每個教室都有自己的風格——海洋風、音樂風、藝術風…不僅僅如此,還有音樂、迷彩燈,甚至是舞台上用來打移動光點的彩燈!老師們告訴我,他們的每個教室都是有自己的主題的,有的是根據老師教的科目而定。

與大部分美國學校一個老師教全科的制度不同,這個學校採取分科教學。即一個老師教英文閱讀寫作社會科學,另外一個老師教數學科學藝術。這樣各有專攻,孩子受益。學英文的教室靜謐安靜,配有舒適的沙發和床,創造出一個溫暖的家一樣的閱讀寫作環境。而藝術的教室則是油畫棒、顏料、粉筆的海洋。數學科學的教室滿滿都是數字和科學的書籍……

我參觀的都是教全科的。看完以後最大的感觸是——這樣的學校和環境,孩子能不愛上學嗎?大概他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學校吧!

閱讀角

首先,整個教室最棒的還是寫作和閱讀角!每一個閱讀和寫作的步驟都被老師做成海報貼在牆上,變成了密密麻麻的閱讀技巧牆。

比如下面這張圖就列出了如何通過和他人溝通分享來提高你的閱讀能力

  • 分享一個閱讀過的段落,想一想什麼讓你感觸特別深
  • 分享一個讓你頭腦不斷延伸思考的段落
  • 分享一個讓你疑惑不解的段落
  • 談一談主人公身上發生的事情
  • 分享一段讓你快樂、悲傷、感動、激動的句子
  • 談一談你對於主人公的看法

如何通過問問題來理解閱讀內容?

  • 書裡面描述了誰?
  • 發生了什麼?
  • 這個內容是之前發生過的嗎?還是新的內容?

一邊閱讀一邊自問自答思考的方法:

  • 這段文字講了…
  • 我覺得文中很重要的一個細節是…
  • 這段文字讓我想起了…
  • 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是…

閱讀非小說類書籍時,如何快速理清文章信息:

  • 這個作者看上去對於這個話題感覺很(消極、同情、有顧慮)…
  • 我的證據是…
  • 這個作者選擇了…其實本來可以…
  • 這段文字讓我覺得作者…
  • 我同意/不同意作者的觀點…

下面這個海報,就像“閱讀馬拉松”一樣,累積閱讀時間(點此了解“閱讀馬拉松”)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高度,每個高度對應不同的分鐘。看看孩子們爬到了椰樹的哪個高度。

寫作角

另外一面牆是寫作角(writer’s workshop),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寫作方法。因為我和這個學校的寫作用的是同一套教材,參加的是同一個培訓,所以這個寫作角的內容是一樣的。其中有一個海報是寫作清單。

教室裡掛著孩子們的作品。

這些可以貼的便利紙都是隨著教材可以配套購買。

四種不同的寫作結構被老師很詳細寫下來貼在牆上。

圖上這四種結構主要分為:

  • 盒子和豆豆:一個大盒子概括主題。下面有幾個小的內容分支。

  • 因果問題,解決方法。

  • 好的VS不好的

  • 相同的和不同的

每個教室都有字牆,老師見縫插針地在櫃子上用膠帶分出24個格子,每個格子貼滿了在寫作中可能用到的、或者新學到的字。

美國老師上課最喜歡強調的——Fat and Juicy words! 又胖又多汁的詞!用中文來說就叫做——華麗高級的詞藻

數學科學角

在另外一個教室裡,我看到了各種各樣數學的海報。這個老師最擅長帶領孩子們分組玩數學游戲。每個組十分鐘,一共四個組。有一個組在做數學BINGO游戲,有一個組在用數學寫故事、有一個組在做數學電腦游戲,還有一個組在和老師學數學。

這個是三年級數學,孩子們在學柱狀圖。

柱狀圖三部曲:

  • 調查一個問題
  • 收集數據
  • 製作成柱狀圖

科學角上孩子們正在學習各種不同的天氣。所以白板上擺滿的書籍全是和科學有關的書。

我還無意中發現了老師用思維導圖做的練習——為什麼我們來學校?孩子們頭腦風暴出各種各樣的原因:學習寫作、學習閱讀、變得更聰明、將來可以找到工作、變成一個有趣又可愛的人、想去哈佛大學..…

教室裝飾

教室裡的裝飾巧思,也讓我自愧不如!看完以後第一反應是想回學校把自己的教室拆了,一切從頭開始!這裡每個教室有不同的主題,這個教室是森系教室,老師最擅長藝術創作。

一進去,教室裝飾著各種各樣的彩燈。整個牆用厚重的顏料塗成了藍色的海洋和炙熱的火山。

海洋裡游曳著用油畫棒、粉筆和膠水創作出的熱帶魚。這個魚是先用膠水在黑色的卡紙上畫出條紋,等膠水幹了以後用粉筆或者油畫棒塗上顏色。

為了創造海洋的氣氛,書架上擺滿了貝殼。

教室裡到處掛著彩燈。

教室的一角有霍比特人的小帳篷,孩子可以鑽進去讀書。

最有特色的是教室的一角擺著一個小床,床上放著小枕頭。在自由的閱讀和寫作時間,孩子可以爬上床去閱讀。就像家一樣的舒適…這不,圖中正有個孩子在看書呢!床下還有一個小沙發,上面擺著一個太陽的抱枕。

這裡每個三年級的教室圖書館上面都有幾片這樣的樹葉,孩子們就像在棲息一樣,趴在樹葉下看書…

教室的另外一邊展示著孩子們的作品。最下面一排是孩子們創作的小書。

隨便翻開一本小書,封面是用兩張卡紙製作的獨特造型。每本書都是一個有著六七頁完整章節的故事。

另一邊,是孩子們嘗試用不同的畫水彩的方式創造出的作品。

連掛鉤都很有特色。在這裡如果孩子需要出去需要把這個黃色牌子掛在脖子上。走廊上來來回回的都是脖子上掛著牌子的孩子。如果沒有掛黃色牌子,說明是沒有老師允許就出門的,遇到辦公室的人就可能會被抓回去。

走到另外一個教室,孩子們正在寫作。老師介紹說每次寫作都會給孩子們放音樂,天花板上移動著在舞廳才能看到的光點,孩子們在音樂和色彩的變換中,安靜地寫作…

另外一個教室也有一個小精靈的床。旁邊掛著溫暖的白色窗簾。

圖書館書籍清楚地分類。有的按照閱讀級別分,有的按照閱讀種類分。老師在旁邊細心寫上“圖書館采購規則”。還細註明了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的步驟,簡而言之就是——太難和太容易都不適合,只選適合自己水平的書!

另外一個教室也是教全科,但是教室的主題是音樂,牆上掛滿了CD。

校園環境

我正在教室裡觀摩著,突然全校地震演習。我還沒反應過來,孩子們滋溜一下全部藏到了椅子下面,一手抱頭,一手握著椅子角。老師和我也迅速趴了下來,整個校園裡寂靜無聲…過了不久,全校撤離,孩子們拎著急救包到了操場,不慌不忙,訓練有素。

臨走前經過學校的幾面牆,又發現了一些令我驚喜的作品。

末了,走過一個展報,看到孩子們的作品——如果我在一個白雪星球上,你會做什麼?一個孩子寫到:”我希望把我的錢分享給那些希望有更多錢的人…” 真是一個溫暖的孩子!

參觀完這個學校,我總是想起教室裡孩子的笑容,他們是如此的享受學習的過程!寫作、閱讀,看上去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老師不僅僅提供學業上的指導,還能營造出這樣的環境,哪個孩子不愛學習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