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鈴》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聽聲音記數,初步培養幼兒的心算能力;

2、發展幼兒的聽覺系統、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游戲內容:

1、在游戲前准備鈴鐺一個。

2、家長拍手引起幼兒注意,並問“我拍了幾下”引起幼兒游戲興趣。家長說“好,你注意聽,拍完我要問拍幾下。”幼兒回答正確後家長說“我現在敲鈴”敲一回,問一回。然後讓幼兒敲鈴,並說出自己敲了幾下。

游戲指導:

1、鈴聲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幼兒的聽覺系統。

2、盡量讓幼兒敲鈴,邊敲邊說出敲了幾下,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看誰數得對》

游戲目的:

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

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內容:

1、家長准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

2、家長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幾下(幼兒會叫“喵、喵”)現在我們做游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游戲後,家長和幼兒對換角色繼續下去。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繼續游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

游戲指導:

1、游戲時,幼兒叫聲不對,家長可以引導幼兒。不能直接叫所要的聲數。

2、此游戲可以多個小朋友一同進行。

三、《看誰的記憶裡強》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1、准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干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家長可據情況引申)。

2、家長將准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向後轉,等家長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後,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游戲時,家長對幼兒說“報紙下面覆蓋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後,很快的看幾分鐘,並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後,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鐘,然後用報紙遮蓋起來。 最後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看是否說得多,說得對。

游戲指導:

1、家長布置物品時,幼兒不許回頭窺看。

2、物品的體積不要太大,以小物品為宜,而且是幼兒認識並能叫出名字的。

3、觀看的物品根據幼兒的反應能力,可多可少,難度提高。比如:兩個蘋果、三個梨、三塊積木、四隻筆。

4、可以請小朋友來家中一同玩游戲。看誰說得多,看誰說得快。

四、《小貓釣魚》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確的判斷力。

游戲內容:

1、家長先要准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桿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 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並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游戲指導:

1、幼兒釣魚時,家長要鼓勵幼兒不慌不忙的釣魚,鍛煉耐心。對於釣不到魚的幼兒,家長可以手把手的幫助。

2、幼兒在達到游戲目標時,若有興趣,把魚放在裡面重新進行。

五、《卡片數字游戲故事》

游戲目的:

1、 訓練幼兒對數字大小的認知能力。

2、 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這個數字游戲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飯後散步時。可以和寶寶開始講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賽誰飛得快。開始,它們不相上下,分不清誰飛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驚叫一聲,摔了下來。 “你怎麼了?”小蜜蜂,小蜻蜓連忙停下來,關切地問。原來,剛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樹枝上,翅膀受傷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紮好傷口,讓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們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我們在這裡也可以玩的。”小蜻蜓說:“讓我們來玩卡片游戲吧。” 小蜻蜓找來四張硬紙,在每張硬紙上分別寫上:1,0,5,2,這樣便組成了四張卡片。“我們怎麼玩呢?”小蜜蜂,小蝴蝶同時問。 小蜻蜓想了想,出了5道題,分別是:1)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大的四位數。 2)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小的四位數。 3)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三位數? 4)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四位數? 5)和這四張卡片可排出能被2整除的二位數?(這題中的數字任選,看寶寶年齡)寶寶也來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來想一想吧,看看你快還是小蜜蜂小蝴蝶快。

游戲指導:

關於這個數字卡片游戲,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數字定難易程度。

六、《擺棋子》(分類練習)

目的: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彈子跳棋

要點:

(1)將所有彈子取出放在一個盒子裡。

(2)在家長的提示下,請幼兒先取一種顏色的彈子,選一個陣腳開始擺棋子,年齡稍大的可以一邊擺一邊唱數1-10。

(3)依次將六種顏色全部擺完。家長可以同時教孩子顏色的漢字和英語單詞。

(4)可以雙手同時擺,訓練雙手的靈巧性。

七、《小碗、小勺找朋友》

目的:學習按大小排序、配對

材料:形狀和顏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個)

要點:

(1)家長隨意將4個碗放在桌子上,並問孩子“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孩子按從大到小排好

(2)家長拿出4個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問

(3)家長說“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請你幫忙找一找”

八、《數字罐》(計數練習)

目的:認識數的實際意義

材料:飲料管、吸管

要點:

(1)在飲料罐外面貼上數字

(2)請孩子依照數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邊插邊數手口一致

(3)家長也可以先在罐內放入幾枝,讓孩子根據數字看對不對,不夠要加上幾根,多了取走幾根

(4)任取2罐,比一比那個多,哪個少

九、《小小蛋糕師》

目的:學習區分厚、薄,練習並列排序

材料:彩泥、牙簽或面團(也可用被子或書代替)

要點:

(1)家長和孩子一起當“蛋糕師”,用彩泥做生日蛋糕。

(2)根據顧客(家裡其他成員)的要求,製作出一個三層的和一個一層的。

(3)比較2個蛋糕的厚度,學習厚薄概念,並出示字卡。

(4)家長畫多個不同厚度的蛋糕,幼兒剪下來或手撕下來,按從厚到薄的順序,練習排列。

十、《捏面團》(守恆練習)

目的:學習體積的守恆

材料:面團(橡皮泥)

要點:

(1)家長製作兩塊一樣大小的面團(不必告訴孩子是一樣大的,讓孩子自己觀察),問孩子“這兩塊面團一樣多嗎?”

(2)家長首先把一塊面搓成一個長條形,再與另一塊面團相比“這兩塊面團還一樣多嗎?”

(3)家長再把長條形面團捏成一個小碗,再來比,是否還一樣多?

(4)家長把碗再用棍搟成一個大圓片,再來比較是否還一樣多?

(5)讓孩子也來試試,面團的形狀不斷變化為什麼還是一樣多呢?

十一、《分四份》(幾何圖形)

目的:學習分四等份

材料:

彩色手工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剪刀,白紙,膠水

要點:

(1)家長給孩子提出遊戲的要求

(2)家長給孩子看準備好的彩色紙,讓幼兒說出都有什麼形狀的紙。請孩子把每張紙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點都不會,經過嘗試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張同樣形狀的紙,如正方形。家長邊做邊引導孩子操作,把它折疊2次,然後按摺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圖片再還原成原樣貼在白紙上。

(5)用數字表示分了幾分。

(6)其他圖形同上。

(7)孩子反復操作,加深印象。

(8)鼓勵孩子想出更多的辦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十二、《對對碰》(辨別方位)

目的:學會對稱的方法,掌握對稱的概念,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

材料:對稱練習圖,彩筆、彩紙

要點:

(1)家長首先要與孩子玩簡單的對稱游戲,讓孩子了解對稱的概念。如:照鏡子、人的身體部位哪些是對稱的?讓孩子觀察出眼睛、耳朵等。

(2)玩顏色對稱游戲:在紙上畫對稱,如六個方框分別塗上紅黃藍藍黃紅。

(3)玩形狀對稱游戲:在紙上畫對稱圖形,如圓三角方形方形三角圓。

(4)玩粘紙游戲:取彩色剪紙剪成各種圖形對折剪開成為兩半,家長一半,孩子一半,找對了粘貼在一起。

(5)鼓勵孩子自己做對稱圖,如學習剪四角、六角、窗花,鞏固對稱概念。

十三、《畫積木》(幾何圖形)

目的: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地關系

材料:積木、紙、筆

要點: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畫積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導孩子了解立體圖形的概念。

(1)家長和孩子一起取來積木、紙筆取出一塊正方形積木,先讓孩子用手觸摸積木感知觀察外形特徵,然後家長示範描畫的方法。方法:把積木放在白紙上,左手壓在積木上,右手握筆沿邊描出,每描一面在積木上貼一個小帖紙做記號。

(2)全部拓畫後,讓幼兒在每一圖形上寫上數字,看有多少個?這數字就說明正方體有幾個面,然後問孩子“正方體有幾個面呀?”

(3)用積木的另一個面在其他描畫好的正方形上比,讓孩子觀察6個面使一樣大的。

(4)取其它形狀的積木來拓畫。長方體有多種樣式,讓幼兒更多的觀察和了解,重點放在比較不同上。

(5)讓孩子結合生活,找找有什麼物體和這些相同。

十四、《剪貼格紙》

目的:體驗數是可分的,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材料:格子紙(可以自己畫),剪刀、紙、膠水

要點:以“7”為例

(1)家長預先將格紙剪成一行一條,10條,每條紙為7個格子

(2)知道孩子用剪刀把紙條沿格線剪成兩份,然後貼在分合紙上,一直剪貼到發現重復的為止,把重復的拿掉。

(3)在剪開的每一格紙上寫上數字,表示他有幾個格子。

(4)讓孩子看著回答“7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又是7?”

十五、《分裙子》(分類練習)

目的:學習多角度的分類及類別之間的包含關系

材料:

媽媽在白紙上自製小裙子圖樣,腰上帶蝴蝶結和不帶蝴蝶結2種,每種再分別畫有小圓圖案和橫線圖案、豎線圖案、斜線圖案的裙子各2-3條。合計畫10-20條,根據孩子的水平。

要點:

(1)家長指導孩子把有共同特點的裙子放在一起,看看有幾種分法。

(2)家長只提出要求,不提示或示範,孩子分完後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

(3)分完後回答問題:有蝴蝶結的裙子多還是沒有蝴蝶結的裙子多?為什麼?再問“裙子多還是有蝴蝶結的裙子多?”引出-裙子是一個集合的總概念,有蝴蝶結的裙子是裙子中的一部分。

十六、《猜鈕扣》(計數練習)

目的:訓練孩子觀察力,掌握數的組成

材料:同樣的10個鈕扣(或用圍棋子)

要點:

(1)“猜猜手裡有多少鈕扣?” 家長手握2-6粒扣子,先攤開手掌讓孩子注意看,很快將手握起問孩子“你看見幾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讓孩子看一次。也可以讓孩子握扣,家長來猜,進行比賽,提高孩子的興趣,扣子數量根據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漸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別放10粒以內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別超過5個)分別用左右手蓋住,抬起雙手讓孩子觀察,在迅速蓋上,然後讓孩子說出兩邊分別是幾粒扣子,合起來一共有幾個。

(3)拿10以內任一數量的扣子給孩子看,然後把手放在背後分放在兩只手中,並伸出一隻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或是讓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後伸出另一隻手,讓孩子猜有幾粒扣子。

十七、《量米》(守恆練習)

目的:體驗容積概念,精細動作鍛煉

材料:塑料漏斗,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塑料瓶)4-5蓋,小碗一隻,米若干

要點:同孩子做買米的游戲,家長做顧客買米,孩子扮演售貨員

(1)家長先提議拿一個瓶子去孩子處買米,要求是買平的一碗米,要求孩子必須在瓶子上放一漏斗,用碗裝米(要平),再慢慢的導入漏斗流入瓶中,盡量不外撒。

(2)家長不斷去買米,每次所用瓶子都與前面一個有較大區別。

(3)買米結束將所有瓶子展示,讓孩子觀察,哪個瓶子的米多?為什麼?

(4)提示孩子回憶,每次都買一平碗米,米是一樣多的,為什麼裝在瓶中看起來就不一樣了呢?鼓勵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十八、《出牌配對》

目的:練習數的不同組合形式為學習10以內的計算做准備

材料:撲克牌一副

要點:以“8”為例

(1)家長與孩子一起把撲克牌中的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種1-7牌取出來,共28張。

(2)家長用一張白紙寫上數字8擺在一邊,交待今天的玩法是湊8。

(3)將28(1-7各4張)張牌洗好,然後從中任意抽出一張扣放在8的標志旁邊。兩人協商好先後開始抓牌。

(4)各自將手中的牌進行整理,從中選出可以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

(5)數手中所剩牌的數量,誰剩的牌多誰先出牌。

(6)抽取對方的一張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與所抽取的牌合起來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

(7)輪流抽牌,誰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誰為勝利者。

十九、《小魔術師》

目的:

(1)體會數的守恆

(2)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材料:邊長37.5px的正方形硬紙片,50個或更多

要點:以5為例

(1)家長給孩子一疊正方形紙片,讓孩子點數有多少個?

(2)“請你和我一起當魔術師,看誰把5個正方形擺出來的花樣多?“家長和孩子一起擺,每擺一個圖形取5個正方形紙片,鼓勵孩子大膽相象創造,並將孩子所擺圖形,教孩子用筆畫下來。

(3)家長開始可以提示一些方法,比如水平擺、豎直擺等,以後讓孩子自由創作。

(4)3-4歲可以掌握到5以內,4-5歲可以掌握10以內的守恆。

二十、《尋寶貝》

目的:

學習按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2歲,根據成人的示範進行分類 3歲,根據成人的指令性語言進行分類 4歲,根據物品的種類自己分類,並說出名稱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籃子

要點:

(1)家長帶領孩子散步或戶外活動時,預先帶上小塑料袋,來到戶外或公園裡提示幼兒揀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揀,如不同形狀的樹葉,花朵或花瓣,小石頭等,很多孩子都會喜歡這些寶貝的。

(2)開始展示自己的寶貝,指導或提示孩子將物品進行分類,並說出名字。

(3)家長可以以此講些故事給孩子聽。

(4)回家注意洗手,告訴孩子講衛生的原因。

(5)也可以用家裡的物品進行練習。

二十一、《排排隊》

目的:學習有規律排序的方法

材料:彩色串珠數個,或是幾何圖形的積木數

要點:

方法一,掌握兩種物體的排序

(1)同是圓形串珠,一個紅色,一個綠色,引導孩子進行紅、綠、紅、綠……排序;

(2)可以進行相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積木的排序。

方法二,掌握3種物體有規律的排序

(1)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排序。

(2)相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排序。 無論哪種方法,家長都要先示範給孩子看,一是激發孩子參與創作的興趣,二是便於孩子模仿理解。孩子操作後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鼓勵孩子用和家長不同的方法進行排隊,培養孩子的思維和創造力。

二十二、《哪個長哪個短》

目的:學習按長度排列物體的順序

材料:五根吸管(吸管之間長度相差50px),500px直尺一把

要點:此游戲要在孩子能分辨長短的基礎上進行。

(1)取出5根吸管,讓孩子觀察他們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2)取出最長的,與最短的比一比,問問孩子。再任意取兩根比一比哪個長哪個短?

(3)小吸管要從最長的到最短的排個隊,請孩子來幫忙,取出直尺縱向放在左側,吸管一端要頂住尺子橫向放。

(4)鼓勵孩子大膽嘗試著放,成功了要表揚。

(5)如果孩子排序有困難,家長可以先示範。讓孩子按照示範擺,逐步到自己獨立擺好。

(6)把直尺橫向放,縱向放吸管,讓孩子再次嘗試。

二十三、《拼圖形》

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河推理能力

材料:

用彩紙(視覺上吸引孩子)剪成同樣大小的圓若干,同樣大小的三角形若干,方形若干

要點:以圓形為例

(1)取一個圓形圖案放在操作台的左上方當樣本。

(2)將其他等大的圓形沿不同位置一刀剪成2份,將這些混放在一起。

(3)讓孩子從2中的圖形中選出2個拼出1中的圓形圖案,然後與桌子上方的樣本比一比是否一樣大。

(4)家長不要給以過多提示,多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5)可以讓孩子親手剪紙試試,然後孩子再將他們拼好。

(6)請孩子用語言表達一下。

二十四、《幫幫小迷糊》

目的:學習用排除的方法進行分類,形成對類概念的形象認識

材料:可以利用實物,也可以利用圖片

要點:

(1)准備幾個神秘的小口袋(可以封口的小布袋),裡面預先裝好物品,有幾件屬於同類物品,有一件是不同類的。讓孩子打開口袋,取出物品進行分類,然後作出決定,將不同類的不再裝回口袋中。

(2)利用圖片,讓孩子把每幅圖中不屬於同類的物品用筆畫出來。

二十五、《汽車鑽山洞》

目的:認識顏色及順序

材料:

三種不同顏色不同造型的小汽車。

硬空心紙筒一個(寬度可以讓小汽車穿過,長度略超過三輛小汽車的長度)

要點:

(1)家長用線將三輛汽車連起來,讓孩子觀察。家長把汽車拉進紙筒,提醒孩子要注意“看什麼顏色的汽車先開進山洞的,第二輛是什麼顏色?最後開進去的是什麼顏色的?”當全部汽車拉進紙筒後停下來。

(2)家長問孩子“我再拉線,猜猜第一輛出來的是什麼車?”依此類推。

(3)然後將汽車拉出來,讓孩子看自己說的對不對。

(4)拉線的另一端再把汽車倒拉回去,拉之前問“前方堵車要倒車,什麼顏色的車先倒出來,然後是什麼顏色的?”,然後將車來出來,證實猜測。

(5)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拉線,家長猜共同參與。

二十六、《做麻花》

目的:練習按長、短排列物體順序,學會搓和擰的動作

材料:培樂多彩泥或面團

要點:

(1)家長和孩子共同游戲“給寶寶做麻花吃”。

(2)把彩泥分成大小不同的5份。

(3)把每一團經過捆搓做成一根長條,然後平放在桌上,最終做成5根不同長度的面條。

(4)讓孩子把5根長條按從長到短進行排序(左端要對齊)。

(5)家長教孩子製作麻花的方法:左右手各捏住面條的兩端對折、捏住,左手拿中間部位,右手握住頭部,左右手反向轉面條,製成麻花。

(6)做好的5根麻花放在桌上,再把麻花按從長到短進行排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