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食譜 [菜頭粿Vs炒粿角]

最近一陣子這兒大家都聊著蘿蔔糕,既做得滿意、吃得開心,聊得也愉快,看得我也心癢癢地;只是,在還沒動手做之前,想解饞就只好去買,往為食街走去,一買就買了半打,一塊塊四四方方的,煎得香脆、吃時沾上辣椒醬,鹹香甜裡帶辣,百吃不厭。

順便一提,我們這兒檔口賣的煎菜頭粿也叫做鹹粿,一般上這種鹹粿只是以白蘿卜絲和米漿蒸炊而成的粿,裡面並無其他餡料,不過蒸了之後再經過煎炸,無論是幹吃或是與醬料的配合,都不失它獨特的風味。

於是乎,受不了饞嘴和想勞動的誘惑,前幾天下班了去菜市買了大約1公斤重的白蘿蔔回家,就蒸起臘味菜頭粿來了。我比較喜歡吃煎過的菜頭粿,所以一大半大盤的菜頭粿都切了煎。我弟弟吃了說,把菜粿切薄一點再煎那就和在茶樓吃的很像似了。

剩下的菜頭粿,就切成小塊,拿來炒了;炒了個不正宗、有蝦米臘味但味道口感和正宗炒粿角相差不遠的炒粿角。吃過北馬炒粿角的都知道,粿角和鹹粿一樣是裡面沒餡料的,光滑空白地,同樣是由白蘿卜製成,但在製作的方式上則有不一樣而已。

我向來喜歡全蒸的菜頭粿,所以我用的臘味和蝦米都沒有下油炒過,脫了外衣的臘腸切小顆粒,我也愛把浸軟的蝦米再摏一摏,喜歡蝦米碎隨意分佈至整個白蘿卜絲米漿裡的那種味道。刨好的白蘿蔔絲加少少水煮至熟,瀝幹,煮蘿卜的水則拿來混合粘米粉、接下來加入蘿蔔絲,臘腸粒和蝦米碎,大火蒸至熟。

蒸好的菜頭粿,切塊煎成金黃色,根據自己喜好的醬料伴著吃即可;

也可以把菜頭粿切小塊,以黑醬油和魚露當調味料炒至上色備用;接著把蒜米和菜脯爆香,接著是豆芽,再把之前炒好的菜頭粿加入一起炒,最後打入雞蛋、和韭菜就可以吃啦!這次買到大豆芽,脆脆的,吃起來相當不錯哩!

呵,大家都幫著吃,老實說,沒吃夠呢,過幾天要空著再做一道。

來源:www.recipe01.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