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整天要抱著,媽媽只要一放下手,孩子立馬就放聲大哭。

這一幕媽媽肯定不陌生,生下寶寶後孩子卻總愛媽媽抱,或者纏著媽媽。很多媽媽都感慨,怎麼生完孩子感覺還是黏在身上,不同的是以前是懷在肚子裡,現在是抱在手上。

贊助商鏈接

有時候上個廁所,洗個澡,放下一小會,孩子總能哭的驚天動地,更不要說每天要外出或者上班了。

但是,媽媽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這麼離不開你嗎?

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身邊,他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關鍵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嬰兒常見的心理現象之一,簡單地說就是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聯繫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並藉由哭鬧等表示拒絕分離的情緒。

贊助商鏈接

從嬰兒3個月起便會有此表現,在這個月齡表現也將更為明顯。從某個程度上來講,分離焦慮說明嬰兒比以往更聰明了,是發育成長的表現。

分離焦慮的各階段特點

4~6個月。這個階段的嬰兒已經能夠區分熟人和陌生人了,對熟悉的人會表現出愉快的情緒,而對陌生的面孔則有所抗拒。當與熟人分離時,嬰兒往往有哭鬧、叫喊等表現,但成都較輕,當他與其他人熟悉一小段時間後,很快就能夠適應。

6~24個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正處於分離焦慮最厲害的階段,尤其是將近2歲的時候,寶寶的依戀關係十分單一化,他會在熟人圈裡尋找跟自己關係最親近的人,對陌生人非常排斥。

贊助商鏈接

2~3歲。2~3歲的寶寶對親人的依戀程度逐漸減輕,能夠容忍與親人短暫的分離。如果事先溝通好,他會明白親人走了還會回來,分離焦慮感表現相對較輕。

3歲後。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親人離開現像已經有了正確的判斷,很容易溝通,適應能力明顯增強,通暢不會哭鬧不休。

媽媽應該如何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症?

1

和孩子分開要有緩衝時間

贊助商鏈接

每次和孩子分開的時候,先提前準備一段緩衝時間,讓寶寶熟悉習慣幫忙來接手的人,減少孩子的恐懼感。同時不管孩子能不能聽懂,父母也可以告訴寶寶自己要去哪裡,多久回來,給寶寶一個安心的微笑或親吻。

2

媽媽不要偷偷突然消失

因為怕寶寶哭,很多媽媽總是想著趁寶寶不注意趕快溜走,以為孩子不會發現,就不會哭鬧,殊不知反正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時刻擔心會失去媽媽。

3

給寶寶準備最喜歡的玩具

有些寶寶從小到大會一直抱著同一個玩具睡覺,玩耍,熟悉的東西能給寶寶安全感,在父母要和孩子分開時,這些玩具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定、信任感。

贊助商鏈接

4

多接觸他人

媽媽應該多帶孩子與他人接觸,並讓孩子與其他親人互動,抱抱或者玩耍,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5

在必須離開的時候要堅決的離開

離開時告訴孩子,「媽媽很快就會回來,寶寶不要怕哦!」並且不要拖泥帶水,不要猶豫不決導致孩子一直哭鬧。

【延伸閱讀】 

寶寶有以下4種「壞習慣」家長不要制止,只是因為他變聰明了,不用過分擔心

媽媽越說這倆字, 孩子越不聽話! 你也常說嗎?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美國心理學家:孩子安全依戀期別錯過,再想親近,就為時已晚了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