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曾經給華人帶來無限希望和幻想,但最後卻給華人帶來無限痛苦和悲傷;合作社事件,確實給華人一個無法忘懷的教訓。

(本報特別整理報導)

1986年,一場“馬化合作社風暴”,導致當時的華社蒙受巨大財務損失,24家合作社一夜之間被凍結,成為全馬華社的一場噩夢,而馬華自這起事件後,也難再取信於民!

1970年因國陣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華社經商受到各種限制,很少大企業,因此馬華為了鞏固當時華人的經濟能力,成立了馬化合作社,號召“集中華資搞大企業”,許多華裔紛紛響應,將平日存下的血汗錢甚至養老金,統統拿出來投資在這些合作社;而許多合作社更因此提供高回酬的利息,吸引更多民眾前來存款。

就在80年代的短短數年期間,國內合作社如雨後春筍,全國共有多達3200家,社員也遍佈全國各地。

正當合作社朝氣蓬勃時,卻有一批合作社董事假借合作社之名,暗地裡營私舞弊,如將合作社的基金轉入名下的公司等,而他們的行為,也蠶食鯨吞著存款人的血汗錢,很快的便形成了一場危機。

1985年,國家經濟不景氣,而馬化合作社也連續3年虧損,幾乎將所有資金虧空,1986年的馬化控股財政報告顯示,他們一年就淨虧逾1億9000萬令吉。

雖然當時內部掩蓋得非常好,存款人仍未發現不妥,但最終一些財務管理非常糟糕的合作社無法繼續掩飾,首個被引爆的合作社是由時任馬來西亞青團運總會長鄭安泉掌管的青團運合作社。

1986年7月,一批前往該合作社提款的存款人被告知無法提款;即使部分存款人拿到支票,也無法兌現。

消息傳出後,隨即觸發一場存款人擠提風波,全國上下數百間的青團運合作社分行,紛紛出現存款人擠提現象。

存款人紛紛到各合作社分行領款。

青團運合作社,是在1980年代初期,由鄭安泉成立,並由他擔任主席。而當時該合作社在全國各地成立上百家分行,並委任各地的分團團長為分行經理。

青團運合作社出現擠提時,百多名合作社經理,因為無法面對親朋好友的追問,躲藏在合作社總部,不敢回家。

而更讓人悲痛不已的是,當時擔任雪州巴生港口班達馬蘭青團運合作社經理的退休校長陳春田(時年61歲),不堪被存戶指是老千,而選擇走上自殺的不歸路,以死謝罪。

隨著同年的7月23日,中央銀行(現稱國家銀行)援引1986年必需(保護存戶)條例,宣布凍結青團運合作社的所有資產及停止所有營業活動,引爆了這場合作社風暴。

該項措施施行後也影響到其他合作社,相繼發生擠提風潮。

同年的8月8日,國家銀行再宣布凍結其他23家合作社的資產及所有的商業活動,直到調查工作完成為止;而這23家的董事及負責人的個人財產、銀行戶頭或聯名戶頭同樣遭凍結,就連他們的護照也被當局扣押。

這24家被凍結的合作社,擁有超過58萬8000名存戶,存款額高達15億令吉,而在該合作社風暴爆發後,失信、濫職的合作社董事也逐個排隊上庭面控;過後,時任馬華總會長陳群川因唆使失信新泛電,而被新加坡高庭判入獄兩年。

時任馬華總會長陳群川因唆使失信新泛電,而被新加坡高庭判入獄兩年。

陳群川罪成後,辭掉馬華所有的黨職。出獄後不久,他又因唆使失信馬化控股2300萬令吉罪成,而被判坐牢30個月、罰款100萬令吉。

時任馬青總團長兼副貿易及工業部長紀永輝、馬華組織秘書兼副青年體育部長黃循營,都因合作社失信而坐牢。

黃循營因合作社失信事件遭警方傳召問話。

拿督紀永輝欲乘車離去時,受到聞風而至的記者圍問。

而“馬化合作社風暴”除了導致當時的華社蒙受巨大財務損失,合作社和馬華自這起事件後,聲譽江河日下。

拿督紀永輝錄完口供後,離開警察總部。

參合合作社退還存款時,存款人紛紛撐傘在烈日下苦等入內領款。

馬來西亞青年經濟發展合作社存戶委員會法律顧問黃朱強在步入武吉阿曼警察總部投訴前,與該委員會主席黃啟洲(左2)討論報告書。

心有不甘的存戶,被鎮暴人員押走。

憤怒的東誠存戶與前董事主席拿督曾松森談判不果,竟拉住對方上衣,準備報以老拳。

大馬青年經濟發展合作社存款人眼見血汗錢沒下落,憤而硬闖紀永輝住宅,結果反遭警方逮捕。

約百名合作社存款人在中央銀行前示威,鎮爆隊到場駐守。

撰稿:溫琦婷編輯:岑家豪旁述:黃治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