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斷網圍堵青少年

 

評論: 陳錦松

衛生部副部長李文材最近提出為了控制青少年的網癮,政府有意限制17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凌晨12時到清晨6時上網。這個建議如何實施,效果如何,值得關注。他指,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去年數據顯示,多達34.9%年齡介於13至17歲的大馬少年有上網成癮的跡象。

事實上,網癮不單是青少年的問題,幾乎每個成年人也一樣「手不離機」。你去看看吉隆坡輕快鐵車廂內上班的人群,幾乎人人一手握機,旁若無人,聚精會神,樂在其中。左右坐著什麼人,他們根本視若無睹。就是坐在老年人及殘障保留座,他們眼睛也只盯著手機,哪裡看見老人。

滑手機,成為每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沒有手機,渾身不自在。而很多人,機不離手,唯恐漏掉重大訊息,而不知道大量訊息是無用的垃圾,看來看去,沒有論證,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如果無法分辨是非,只有人雲亦雲,結果全然被誤傳誤導。

尋求話題與溝通

對限制青少年凌晨上網決定前,必須瞭解青少年為何會有網癮,而為何成年人沉迷滑手機卻言之成理,這是什麼道理?

成年人上網事實上是尋求社會的話題與溝通,是社交的一部分。由於訊息分享的樂趣,許多人總喜歡轉發自己感興趣的趣聞或新聞,但由於沒有做出判斷,馮京當馬涼,以至於經常把假消息當真消息廣傳,誤人誤己。

青少年的空虛、寂寞、無聊,是青春期常有的現象,網上的虛擬世界自然成為他們尋求自我空間的地方。在網路咖啡廳,許多青少年沉迷於網路游戲,在網游中,他們找到自我價值與肯定。

在網游的世界裡,他們不必面對責罵、否定,取笑,只要他們努力,只要反覆練習就可以升級,這種滿足感大概只有在網路裡才能尋獲,在學校與家庭,他們常被忽視。一些在校學習差的學生,為何在網游上卻是高手,原因在此。今天雙薪父母都在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一個孩子如果面對的都是負面的責備,將很難建立個人的尊嚴。英國心理學家馬克·格裡夫(Mark D. Griffiths)說,如果孩子玩游戲是因為自尊心受挫,父母首先要嘗試理解孩子,著手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青少年有旺盛的精力,但卻缺乏宣洩的渠道。我們的社會是否准備創造更多的空間,讓青少年除了上網,還有文化休閒去處?

今天吉隆坡到處林立的超級大商場,提供的儘是娛樂與消費,但我們有想過為青少年創造更多閱讀的空間嗎?在超級大商場設立圖書館提供足夠的文化空間並沒有在我們社會建設的議程裡,新加坡的許多大商場內就設有公共圖書館,我去的時候,通常都看到很多人在閱讀,我們是否也想過在這方面做出努力?

今天學校「好學生」的標准,離不開成績標清與「聽話」的孩子,他們受到更多的肯定與褒揚,而後段班的學生,有多少老師願意循循善誘,認真鼓勵、表揚他們?

以前遇到一位中學老師,她叫家長來學校面談時,第一句話就是,你孩子如果不聽話我會打你的孩子,如果你不願意讓我打,你可以表態,以後我就不打。這位老師要傳達的是,孩子不讓我打,我就放棄,由他自生自滅。在學校裡如果有不少這類心態的老師,顯然暴露了教育嚴重的缺失,老師希望教的是好學生,差的學生,只有隻求多福了。

虛擬空間找到肯定

上網會成癮,是因為青少年在虛擬空間找到自我肯定,與網路與未曾見面的網友可以無所不談,滿足了心裡上情感的需求。虛擬世界,通常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一些成人,會無端端在網聊中跌入愛情的迷惘,痛失錢財,就是因為在現實的生活裡,找不到感情的歸屬,只有尋求外在陌生的情感,儘管知道充滿危機與風險。但還是有人不信邪,結果一再受傷害。

青少年網癮的問題,不在禁止而在疏導,特別是在社會機制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下凌晨斷網只會引發「反彈」。猶記得去年2月柔佛新山發生少年在凌晨3點飆自行車被車撞的意外麼?該車禍導致年齡介於13到16歲的少年8人死亡,8人輕重傷的慘劇,舉國震驚。你說,這該怪誰呢?是青少年,是家長,是社會,是學校?

或許該問的是我們作了哪些努力,使青少年有個精神的去處,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圍堵青少年上網,基本將是治標不治本。

唯恐引起反效果

該問的是今天在建大商場的同時,政府與企業界是否願意預留給青少年適當的活動空間,如圖書館、體育場所、休閒綠地等;而學校是否也願意加強輔導功能,關注學習困難的孩子,提供孩子情緒的疏導;家長是否願意承擔家庭教育的重任,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度過他們的青春。

青少年網癮的問題,不能沒有完整的配套,家長的參與、學校的配合、社回的努力,以及政府的角色都不能「缺席」。如果我們不瞭解青少年要什麼?不清楚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叛逆與困惑,政府一聲令下的「斷網」政策,一是不會長久,一是只有反效果。

日本的一項分析也透露:「有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不分晝夜的玩手機後,會想要強制沒收孩子的手機。這其實是很危險的。有依賴傾向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己依賴的東西,就容易陷入恐慌狀態,甚至會突然變得暴力起來」。

或許青少年會責問:為何成年人可以整天滑手機,而我們上網卻成了「罪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