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之前是寶貝們記憶力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寶爸寶媽們要學會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好記憶力。擁有好的記憶力是寶寶們學習時的重要法寶,以後去上學的時候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5歲前用這3個方法讓孩子記憶力超群。

一個人特別是小孩很聰明,常常和他良好的記憶力密不可分。良好的記憶力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好的記憶力是孩子完成各種學習的關鍵。

2~4歲為記憶力養成關鍵期,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時期對孩子記憶力的訓練。

5歲以前,孩子是不懂得如何有方法地記誦內容的。所以,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給予恰當引導,可幫孩子更輕鬆地認識、記憶很多東西。

訓練孩子記憶力的幾個方法

5歲以前,孩子是不懂得如何有方法地記誦內容的。所以,父母恰當引導,可幫孩子更輕鬆地認識、記憶很多東西。下面幾個技巧都可以用遊戲的方法解決。

策略一:讓孩子複述

人們保存新資訊時所使用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策略就是複述,即不斷地重複直到我們認為已經記住了。

最好的方法,是把複述結合到各種遊戲或者活動當中。而遊戲,恰是孩子們需要的。比如,把你希望孩子記住的東西,編進有趣的故事裡。通過可愛的故事主人公的嘴巴說出來後,即使是枯燥的乘法口訣,也會變得有趣。有親子閱讀體驗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們對於喜歡的故事,常常會反復聽。這其實就是孩子在學習和記憶的一個過程。

所以,父母千萬別嫌煩。當然,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把需要記憶的內容,融入角色之間的對話當中。

策略二:把組織分類的技巧交給孩子

複述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策略,但還是偏於刻板、缺乏想像力。如果人們僅僅依靠複述來記憶的話,就不能發現刺激物之間特定的、有意義的聯繫,而這種聯繫能幫助我們更容易地記住這些項目。所以,在很多情況下,組織是更好的記憶策略。

舉例:

第一組:火車、打火機、鎚子、褲子、花、眼睛、橡皮、貓、水壺、樹葉

第二組:剪刀、毛衣、自行車、勺子、汽車、襯衫、襪子、公車、盤子、湯匙

儘管這兩組詞彙的記憶程度可能是相同的,但事實上,對於許多人來說第二組更容易記憶。因為第二組項目可以明顯分成有語義區別的三個類別(餐具、衣物和交通工具),這可以成為存儲和提取專案的線索。

用在孩子身上我們可以這樣幫助孩子記憶。比如想要孩子記住各種動物的名稱,可以分別記憶昆蟲類、哺乳類、鳥類等。或者在説明孩子記憶數位時,可以把數位和想像的物品聯繫起來(1像筷子,2像小鴨子,3像耳朵,4像小旗子等)。同樣在教會孩子記憶英文單詞的時候,可以結合各種動作來記憶(dog,媽媽可以做出小狗汪汪叫的動作;bird,爸爸可以做出雙臂飛翔的動作等)。

策略三:給孩子提供各種線索

小的孩子提取資訊的能力很差,如果為了促進兒童提取更多的資訊,我們就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線索回憶的問題,這樣的話,孩子通常能記起更多的東西。

舉個例子說說:

一天上午,一個 5 歲的女孩和父母一起在家中看了《獅子王》的動畫片。下午媽媽問孩子:「寶貝,你上午過得怎麼樣?」,可想而知,這種封閉式的提問,孩子無非給出兩種答案「好」或「不好」,不出所料,孩子的回答是:「很好。」媽媽繼續給孩子一個一般性的提示:「你上午過得很開心,是嗎?」孩子回答:「是的。」截止到目前的談話,媽媽和孩子的對話都還停留在「自由回憶」的階段。

然而,如果媽媽能夠換一種問法,比如問問孩子:「寶貝,你能給媽媽說說,救了辛巴的小動物們嗎?」孩子就會繼續提供很多的細節回憶,比如告訴媽媽丁滿和彭彭是如何幫助辛巴、如何談話、如何唱歌等細節。其實孩子不是不記得,而是需要給他們提供回憶的具體線索,他們才能將資訊提取出來。

多讓孩子有機會提取資訊,孩子的記憶力也會在這種訓練中得以提升。

經相關研究證明,音樂是可以提升孩子記憶力的。所以,適當給予孩子刺激,或者教唱兒歌,對孩子大腦記憶區的強化是很有幫助的。

[https://youtu.be/8BMKjSPNtyM]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