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大寶今年10歲,卻已經是個暖心、謙讓的小紳士了。平時和妹妹或者鄰居相熟的小朋友的互動,都是看起來有點委屈自己的角色。他有什麼心愛的東西妹妹要據為己有,到底他割愛送出,即使妹妹新鮮勁兒就3分鐘。懂事知禮的孩子都讓人疼,曾經問過他,喜歡的東西拱手送出還不被珍惜,心裡一定很難過吧。


他平靜的回答,自己已經習慣了,不給妹妹她哭鬧只能招來媽媽一頓說,太多次也就沒什麼傷心的感覺了。



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都羨慕,教育的真好,情商真高。可他們沒有波瀾的情緒下面到底隱藏了多少委屈和不甘,家長們怎麼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情緒呢?



一、孩子情緒隱忍不髮帶來的影響


小小的年紀,能有「表裡不一」的情緒,歸根結底源自父母的不接納。人們通常會在感到安全的環境內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因為內心相信這個環境內的人會接受我不好的一面。然而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的情緒表達的回饋是否定,這些沒有被看見的情緒長此以往被拒絕後只能隱藏起來,在孩子未來的時候發生質變:



1、不被接納的情緒,會讓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降低,自尊感也不高;

2、長久的不良情緒堆積會對孩子未來心理產生影響,在社交中不能全部的表達自己,在關係建立里自信不足;

3、隱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生理健康。




二、如何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情緒


在給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前,父母有必要進行情緒自檢,對自己的情緒是否有良性的梳理、教育孩子時是否有情緒失控。其實在幫助孩子建立健康情緒表達的同時也是在打磨自己的情緒。



1、接納情緒表達


對任何情緒都不應該設限,而是認同。情緒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接納自己才能更好接納別人。當出現不好的情緒時,有了對它的接納,孩子們才知道這是正常的事,沒有什麼不對,重要的是找到誘因。這時候最忌諱父母以自己的認知看待孩子的情緒。



2、有效的親子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根源,也是孩子消解不良情緒的內在支撐力。

陪伴不是落在紙上的,而是有效的親子互動和了解,否則對孩子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3、給予孩子支持和信任


支持和信任支撐我們站得更穩走得更遠。它們能讓父母理解,孩子的不良情緒都是有緣由的,不是無理取鬧,這樣能讓孩子降低對自己的懷疑,從而能直面情緒,有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