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日讯)52岁已婚妇,相亲网站虚报年龄假冒是女大学生,迷倒24岁辅警后编造系列谎言,先要对方出钱买手机及戒指向她求婚,然后又谎称她入院,不到两周就骗走他超过3000元新币(约9000令吉)储蓄。

不仅如此,她还四处招摇撞骗,精心设下多种骗局,从2010年至2017年的七年内,骗走32人近17万(约51万令吉)。
被告法兹丽雅(52岁)落网后共面对106项欺骗控状,涉及的款项共16万9475元新币,认罪后周五判坐牢66个月。
案情显示,被告已婚,案发期间曾当过补习教师,多数时间没有工作。
涉案期间,她设下购买预购组屋(BTO)骗局、购买苹果iPhone手机骗局、爱情陷阱和其他许多网际网络买卖骗局,诱骗受害者的钱财。
其中一名受害人24岁的辅警,他在前年9月12日上相亲网站找相亲对象。没想已年过50还有丈夫的被告也注册使用相亲网,辅警看到被告虚报的年龄和自称是在籍大学生的自我介绍后,主动和她攀谈。
言谈中,被告有意无意称自己没有男友,不介意和他发展恋情。9月16日,辅警向她表白,被告答应做他的女友,之后她开始以向朋友购买手机、要钱购买订婚戒指等借口每次骗走辅警数百元。
9月27日,被告称她要到医院动一个喉咙手术,要辅警代付1800元医药费。
辅警有时追问她有关款项的用途,被告会撒娇说辅警不信任她,假装不和他说话,辅警最后都心软乖乖把钱转给她,前后损失了3040元。
家庭主妇误信被告可协助购买预购组屋和苹果手机,一年多内被骗走近15万元(约45万令吉)积蓄。
根据案情,受害者当中包括一名51岁的家庭主妇。她在2011年3月经人介绍,雇请被告替两个儿子补习。2011年7月,受害者和丈夫尝试申购预购组屋但没有如愿,受害者向被告谈起申购预购组屋一事,被告称她认识建屋局里的工作人员,可免去申请程序直接购买。
受害者相信了她的话,被告开始以不同手机号码、身份和电邮,假冒建屋局、律师事务所职员等身份,欺骗受害者,向她征收定金、律师费、行政费和税收等,在前后约一年里63次骗受害者,每次把数千元至数万元的款项交给她,损失12万9710元。受害者发觉被骗后报警。
在骗受害者购买预购组屋的同时,被告也谎称有亲友在电器行工作,可优惠代购手机,骗同一个受害者给她两万多元订购数百台iPhone手机。
虚假提供租车或租房,还有优惠酒店住宿,被告在网上能骗就骗,许多受害者纷纷上当。
根据其他控状,被告经常在脸书或其他网站打广告,称有房间或轿车出租,骗有意租用房间或轿车的受害者付款给他,有时,她甚至带受害者去看房子,在收了租金后失联,卷款而逃。
被告有时会在网上打广告优惠出让高级酒店住宿,当受害者付款后要入住时才发现根本没有房间住宿。
更甚的是,被告也会宣称提供活动餐饮,收了费用后失联,导致受害者办不成活动。
被告被捕保释后闹失踪,成为通缉犯。
被告最初在2012年被捕,之后获准保释,但她经常找借口推掉或干脆闹失踪,躲避警方的传召,警方过后在2014年通缉她并在2015年1月逮捕她,可是她又获保释,之后重施故技躲避警方。
警方最终在去年6月29日再次逮捕被告,她从那时起被还押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