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開父母的親情之愛是不可能健康成長的;但從社會學意義上說,孩子最終要獨立出來,成為社會意義上的公民。因此,父母對子女要給予充足的愛但又要學會放手,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孩子有機會自己成長。

前幾天,看到一本繪本,叫《不要放手喔》,一看到便吸引了我,書中描寫的是爸爸陪著女兒學騎自行車的故事,故事中闡述的並不是爸爸的“不放手”,而是爸爸如何做到了“放手”,就像故事中所說“孩子,我會一直陪著你——直到你說可以,我才會放開我的手……”。

這也讓我想起了龍應台的那句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用他五歲的手指。”

其實放手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不偏不倚地理解放手,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的沖突就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放手,該怎樣放手,除了單純的放手還可以做些什麼,以及如何解決“放手”與“引導”之間的矛盾。

放手與引導,從哲學的角度看可能更好理解,任何事物之間都普遍存在著所謂的“矛盾”,這種矛盾除了普遍性,還有客觀性,我們永遠無法孤立、靜止的看待一件事情,而是要放到事物的聯系中來分析。

所以……

有時候,單純的放手,就可以讓孩子收獲成長

真正意義上的放手也是一種信任與尊重。這些會帶來體驗與成長,而與之相反的,不肯放手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種干擾和阻礙。

在一個科技館裡,有一個關於時間的展覽區,放著一個大大的沙漏,兩個孩子上來就用手撥弄著沙漏的下方,沙漏不停的在她們的手下翻轉,媽媽們趕緊教給孩子使用沙漏的正確方法——不可以亂動。

孩子是通過一次次的好奇、探索、體驗、試錯、確認、反思等等,最終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從而建構自我的,這些都需要我們讓位給孩子來實現。

遺憾的是,如果再給孩子們兩分鐘的時間,她們很有可能會發現沙漏的奧妙之處,並且因此而感到興奮,這種興奮不僅僅是因為沙漏的好玩,而在於她們因此確認自己擁有了探索未知的能力。

我想說的是,永遠不要忽略孩子的探索力和創造性,只要給他們時間和空間,他們就很有可能探索出幾十種沙漏的玩法,關鍵在於我們不要去限定他們的思維,如果每個人都深信不疑地認為傘只能用來擋雨,遮陽傘也許就不會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放手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寶貴的體驗,適當的替代是幫助,過度的替代就是一種剝奪了,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在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中教給他們每一樣東西,替他們抉擇每一個機會,指給他們每一條捷徑,替他們承擔每一次挑戰。所以,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和體驗,就是對他們自我成長的一種尊重和信任,孩子也會因此收獲更多的經驗與信心。

有時候,“放手”與“引導”並沒有絕對的界限

放手和引導本沒有絕對的界限,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內在的聯系,放手事實上也是一種無形之中的引導,正像老子所提倡的“無為而治”,無為而自化,父母們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賴孩子的潛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確認、分析、總結,反思自己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為”,但孩子卻因此從中得到成長,這種無為甚至比我們的“所為”收獲得更多。因為我們引導孩子看到了一種尊重和信任的態度,感受到了自己所擁有的能力。

倘若父母在放手的同時又能不斷的去發現孩子成長的印跡,加以積極的引導,就能進一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乃至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那麼,怎樣將放手與引導如此結合呢?

當孩子告訴你他看到崇拜的老師闖了紅燈時,我們不去馬上評判這件事情的對錯,避免強化和放大,而是輕松的帶過“你看到老師闖了紅燈,你知道這樣是危險的。”同時,也可以適當引導,不忘認可孩子的規則意識,如果孩子願意,今後再找個機會和孩子聊聊包容就是接納每個人都會犯錯、遵守規則事實上是承擔一種責任(闖紅燈對於自己和他人都存在危險)、堅持做正確的事情(自己沒有闖紅燈),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次機會;

當孩子問了一連串的為什麼,我們不是馬上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同時,引導孩子“你提出了這麼多問題,說明你在思考,我想科學家小時候肯定也會像你這樣思考問題。

當孩子連續半個多小時都沒有拼出你看似簡單的智慧珠,你還可以放手讓孩子繼續嘗試,同時,不忘一句鼓勵“我還記得你上次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拼好了那個樂高,困難就是多嘗試幾種方法;

當孩子給你講著一堆不著邊際的故事,放手讓他天馬行空地去想像,同時,拿起一隻筆認真的記下他的每一個字,這也是在引導孩子尊重的傾聽別人以及意識到自己的想像充滿了價值。

所以,放手與引導是緊密相聯的。不是不去引導,關鍵在於我們在放手的同時如何去引導,不要去引導孩子的思想和方向,不要剝奪孩子獨立思考和實踐體驗的機會,而要通過引導幫助孩子積極的看待自己,幫助孩子確認和意識到自己已經擁有和即將擁有的能力。

有時候,除了單純的“放手”,我們還需要積極的“引導”

在某種情境下,除了單純的放手,我們還可以通過負強化和正強化的方式來引導。

放手和引導是相輔相成的。孩子在五歲左右時會出現一段語言發展期,那個時候的孩子很喜歡模仿別人說話,甚至說出一些非常“狠”的話語,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像“我要殺死他”“我要把你撕成碎片”,作為父母,需要學習孩子的發展規律,因為這會使得自己不再焦慮,也會幫助我們在精神層面上做到“放手”。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負強化,也就是忽略,只要極其偶爾的,不常出現的情況,不去強化孩子的這種現象,慢慢淡化掉;還有一種就是正強化,溫和的採用更合適的方式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在這個情境下你還可以說出哪些話,表達你的感受,並且讓我不受到傷害。當孩子一旦採用正面的方式時,及時採取鼓勵的回應。

放手和引導都不應是盲目的。很多人一談到放手,好啊,要完全放手,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感覺和體驗。放手讓孩子吃冰淇淋,吃痛了肚子他肯定就知道了;放手讓兩個孩子打架,只要不打出血;放手讓孩子鍛煉社交能力,即使是一次次的被夥伴們排除在外……之後,一臉委屈的說,專家們不是都說不可以隨便強化和包辦,要放手讓孩子體驗和自省嗎?

如果放到事物的聯系中,有些問題是要客觀理解的。凡事沒有絕對,當出現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時,更多考驗我們的是積極應對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還沒來得及吃3個冰淇淋時,我們是否可以用選擇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你今天想吃1個草莓的?還是綠茶的?”“如果肚子足夠大,也不會疼的話,我也肯定想吃100個冰淇淋”;

當兩個孩子還沒來得及打得頭破血流時,我們是否可以接納他們憤怒的情緒,提醒他們思考一下,有什麼方法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解決目前的問題;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面臨同樣的社交難題時,我們是否可以共情他們的感受,抱著他們講講他曾經交朋友的成功故事?是否可以和爸爸一起角色扮演,給到孩子一些積極的啟發?

都說作為一名母親,一生最大的難題是要學會如何與孩子分離。然而現在的放手和引導就是在為未來的分離做這樣的准備。就像紀伯倫的詩中所說“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放手和引導就像是箭與矢的關系,它們是尊重、信任與鼓勵的綜合體,放手可以讓箭射出去,積極正確地引導則可以讓箭射得更遠,當箭矢射出的那一剎那,箭羽之中將承載著孩子健全的人格、獨特的經歷、積極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量將伴隨著他們穿過未來的人生之路。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生活永遠充滿信任與希望,在你的箭還沒有射出之前,永遠有人願意在身邊陪伴你、支持你和欣賞你,直到你做好准備的那一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