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節目因為內容豐富多變,幽默諷刺而受到美國人民的廣泛喜愛,但想要說好脫口秀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個中國人想要用地地道道的英文脫口秀征服美國人的胃口,更是難上加難。

但有人做到了,他就是今天的主角--- 歐陽萬成(Jimmy O. Yang)。

13歲隨父母移民美國,作為一個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外來移民,他笑著逆流而上,最終憑藉其輕鬆自如、詼諧幽默的主持風格,成為了美國知名的喜劇演員和脫口秀主持人,YouTube上的影片點擊量超過百萬。

此外,出色的語言能力也讓他成為了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華人影星之一,並被《People》雜誌評為「改變好萊塢的面孔」。

比如:大熱美劇《矽谷群瞎傳》裡面那個發明熱狗分辨APP的創業者就是由他扮演的哦。

此外,在另一部美國大片《愛國者行動》中,他出色地扮演了中國留學生孟盾。

為了演這部戲,他還特意模仿了孟盾本人帶有「四川口音」的英語,電影播出之後,用心的演技大受好評。

最近,他又因為出演今年即將上映的新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而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歐陽合作出演的還有實力派女神楊紫瓊哦!

面對在美劇中和一眾美國人談笑風生的歐陽萬成,你一定想不到,13歲從香港移民到美國的他,剛開始甚至連最簡單的英文都聽不懂。

第一天上體育課,一個女孩對他說:「What's Up」,而他只是迷茫地抬起頭,想要認真看「上面有什麼」。

歐陽萬成認識到只有先克服語言障礙,才有機會克服其他的事情。

於是,他嘗試透過電視來一點點學習英文。

兩個月之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看的是Telemundo(西班牙語電視台)。

所以後來,他換了換頻道,於是他的一部分英文是從BET 「Rap City」 (饒舌節目)裡面學來的。

作為一個外來者,歐陽萬成的英文學習之路走的漫長而坎坷,語言不通也成了他人際交往的一大難處,但他一直心態超好的。

也是在努力學習英文的過程中,他發現了脫口秀。

他說:我之前都不知道有脫口秀這個東西。

我當時去學它是因為,我覺得如果我能聽懂脫口秀,我就能聽懂英語了。

抱著這樣的信念勇往直前,他漸漸發現自己在真的很有「嘴炮」的天賦。

班級裡定期會舉辦一些公開演講,其他同學都要提前好久準備好演講內容並加以記憶。

即使是這樣,站上講台還是免不了兩手微微顫抖。

而歐陽只需要提前5分鐘寫一點關鍵詞在手上,就能洋洋灑灑地講上一通,順手拿到班裡得最高分。

但其實歐陽並不是一開始就想當脫口秀演員,只是因為嘗試拳擊、柔術等等「與眾不同」的事,且都失敗之後,他才想起來被拋在一邊的脫口秀。

於是他找到了一家名叫《哈哈喜劇》的俱樂部,並花了5美元在5個脫口秀演員面前「尬演」一番,才最終拿到了上台的資格。

後來,他一直堅持每晚都上台講開放麥,偶爾碰到觀眾反應不好的時候,也不氣餒,他暗暗告訴自己:「脫口秀演出最重要的就是即時反饋,如果第一天沒講好,第二天就以更好的狀態再講一遍。」

也許是因為這個舞台見證了歐陽的一步步成長,所以一直到現在,人們偶爾還能在這裡看到他的身影。

如今他已經擁有了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但因為標準的亞洲長相,還是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的時刻。

他說起一件有趣的事,當時他在酒吧裡觀看一場足球比賽,美國對戰墨西哥,有一個老墨西哥人想跟他搭話,但又不會講英文,於是便用手指自己,說了一個英文單詞「Mexico(墨西哥人)」,指著歐陽說「Korea(韓國人)」(以為他是韓國人),最後加上一個單詞「Tomorrow(明天)」,表示明天是墨西哥對戰韓國。

而此刻他的內心戲是這樣的:

成功引來觀眾朋友們的一眾掌聲和歡呼之後,他還來了一波正能量。

認真地告訴你:「無論你是來自哪個民族,你都應該為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

今年3月份,歐陽還出版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如何成為美國人,一本教你令父母失望的移民指南》(How to American: An Immigrant's Guide to Disappointing Your Parents)。

談到自己寫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源於歐陽年少時的「迷茫」。

自小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處於異國他鄉,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身份認同危機,曾讓他迫切地想要融入當地社會,他偏執地認為,模仿「美國人」就會成為美國人。

「我曾經渴望每週末去看橄欖球賽,渴望去很多派對,渴望打棒球和橄欖球,渴望和白人女生約會。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如此渴望這些,最終我努力做到了所有這些我渴望的事情,但我依然無法從內心覺得自己很『美國』。 」

13歲時的他會有抱怨,會有不適應,也走過不少彎路,但所幸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到了真正的身份認同。

「剛來美國,那些移民2、3代的亞裔美國人都不跟我玩,盡可能地避免和我這個帶著濃濃中式口音的傢伙待在一起。後來我也避免和亞洲長相的人一起玩,在大學吸煙,染髮,瞎混。」

「但當我長大,更接受自己的膚色和民族後,我意識到比起美式生活,努力融入美國找到自己生活方式的過程更加『美國』。」

現在的他,學會感恩自己亞洲的血統,在脫口秀這一行,他意識到亞洲人的身份讓他在美國擁有了一種局外人的視角。

「脫口秀的偉大之處在於每個人都是一個局外人,而這就是一個局外人覺得自己是局內人的世界。」

和大多數亞洲父母一樣,歐陽的父母希望兒子可以擁有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譬如做一位律師或者醫生。

但歐陽卻反手拒絕了一家金融公司的實習機會,站上了脫口秀的舞台。

「我爸總是跟我說,努力賺錢,拚命工作。追逐你的夢想,成為個藝術家只會讓你窮困潦倒。很長一段時間,我試圖在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和不令父母失望之間努力找平衡。但最終我發現,最好讓父母失望一段時間,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在餘生都對自己感到失望。 」

在他的脫口秀節目裡,也經常能聽到他「吐槽」父母,比如經典的華裔父母「打擊式加油」,讓大家在忍俊不禁之後不得不思考背後的教育理念。

如今30歲的他,已經成功地塑造了很多美國影視作品中令人記憶深刻的亞裔角色,參演了HBO大劇《矽谷群瞎傳》、《犯罪心理》(第十季)、《神盾局特工》(第一季)、《俏妞報到》(第四季)、《廢柴教師》(第一季)等13部美劇,還有《實習大叔》、《愛國者行動》等5部電影。

因為出演美劇《矽谷群瞎傳》Jian Yang一角,他的知名度在美國飆升,走在路上,歐陽總能聽到身邊有人在小聲地猜測或議論,他是不是就是劇中的Jian Yang 呢?

也是看到了歐陽從在HBO中客串小角色到成為常設角色,慢慢地越來越有影響力,讓歐陽爸爸轉變了觀念。

贏得了父母的支持,讓歐陽有了更多堅定的信心面對外界的質疑和惡評。

「有人說我和Ken Jeong(破產姐妹裡的那個亞裔演員)是在加深美國人對亞裔的固有印象,醜化了亞裔。

大家希望螢幕上的亞裔都跟布萊德彼特一樣帥,但我們長得不帥,長得有些搞笑,但我們也是真實地在美國生活的亞裔。劇中的表演,也源於真實的移民生活。 」

如今的他,能夠更加輕鬆地接受自己的種族身份,用一份坦然和自信面對曾經因此遭受的一切,報之以幽默和寬容的態度,然後更堅定地「做自己」!

「我是一個移民,我曾經有濃重的口音,所以我努力將生活中艱難打拚、努力生活的在美亞裔表演出來,他們鬧出過笑話,但從不可笑,充滿人性和力量,不完美卻也能獲得欣賞。 」

來源自SOHU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