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失眠,做噩夢……糟糕的睡眠背後,可能藏著更嚴重的問題

原創 健康報 2018-09-14 23:02:18

又到周二下午了,67歲的獨居老人周爹爹從武昌趕過來,參加武漢市第一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的圓夢睡眠·睡眠認知行為課堂。在《致愛麗絲》《追夢人》等舒緩的鋼琴曲中睡眠課開始。周爹爹沒聽上幾分鐘,眼皮便開始打架,全程打著瞌睡“聽”完這節課。接著,睡眠醫學中心梅俊華副主任醫師開始逐個分析聽者的睡眠障礙原因。

案例一:地鐵上睡覺的獨居老人

近5年來周爹爹深受失眠困擾。7年前周爹爹退休,後來老伴去世,因為跟唯一的兒子生活習慣等方面合不來也很少往來,便過著獨居生活。他愛宅在家裡看書、考慮問題,不同圖書館的借書證辦了3張,到了晚上尤其愛鑽牛角尖,看書時遇到不懂的問題非要弄清楚,於是越看越興奮,整夜睡不著。

晚上不睡覺,白天頭暈腦脹,說吃飯時都想睡。有一次偶然發現坐地鐵時睡得很香,此後他每天晚飯後從家附近隨便上一趟地鐵,然後來回坐上個五六趟,清醒點再回家看書、思考問題,折騰通宵。

分析:

周爹爹是典型的睡眠障礙患者,睡眠問題的背後是其內心的抑鬱等情緒問題。退休、獨居的雙重疊加,大大削弱老人的社會、家庭歸屬感,孤獨無助及其對死亡的恐懼,堆積成無以排解的抑鬱焦慮,導致嚴重失眠。

對於周爹爹的失眠,一方面需要通過行為指導來重置生物鐘節律,做到白天活動、晚上10點至凌晨5點睡覺,與社會通常作息時間相符。另一方面需藉助藥物幫助,從社會和親人處獲得更多關愛,積極改善其精神、心理問題,認識到進入老年也意味著再次學習、成長,需要通過培養興趣愛好等重新融入社會生活。

案例二:反復夢見遭兇殺的小夥子

27歲的武漢青年小薛,研究生畢業在武漢一家企業上班,今年得到一個外派德國工作兩年的機會。然而,他最近卻因為“睡不好”不得不休年假回武漢調整,成為睡眠課堂的一員。

小薛最初以睡眠問題就診,感覺自己容易早醒,睡眠淺,稍有聲音就會醒來,一夜睡下來感覺很差。睡眠監測結果顯示,他一晚上有正常的4~6個睡眠周期,深度睡眠時長也沒問題。

之後,小薛又告訴醫生,近兩個月來他的夢中頻繁出現同一個場景:有人行兇,他為別人擋刀,結果被別人用刀捅死。心理測評顯示其有重度的強迫症、焦慮及抑鬱。

分析:

小薛反復夢見自己死,有可能壓力太大導致焦慮和抑鬱,萌生不想活了的念頭。原來,小薛去德國工作半年,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精英,他覺得自己的語言水平及工作能力都不及他們,深感壓力。在國外一個人本來就孤獨,加上工作不順,他特別不想再在國外工作,但又特別害怕因為不能勝任工作而被迫回國。

經過心理輔導,小薛覺察到一直以來自己內心深處的不自信,特別在意和擔心別人的看法,“你不滿意我就難過”已成他的互動方式。明白真正的困擾所在,目前他已不再糾結自己的睡眠問題,准備返回德國繼續工作,同時遠程接受心理治療。

其實,像小薛這種情況很普遍,睡眠問題的背後往往焦慮等情緒問題更為嚴重。職場壓力、成長麻煩、情感困擾、人際關系、生活發生重大改變等社會環境因素內化為情緒壓力時,都可能外化為睡不好。再就是個性特點,喜歡操心、追求完美、怕連累別人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梅俊華副主任醫師最後總結,睡眠課堂開課50多場,每場都擠滿人。睡眠障礙和高血壓一樣常見,相比睡眠問題本身,其背後的情緒問題往往更為嚴重。

知識鏈接

糾正不良睡眠習慣

睡眠質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睡得香不香,二是睡眠時間夠不夠。睡眠質量因人而異,有的人屬短睡眠者,睡4小時都能精力充沛。如果自我感覺睡不好,並已影響到白天的正常生活時,如無法開車等,需要找專科醫生干預。要想睡好覺,改善不良情緒的同時,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同等重要。

1.睡眠節奏不可破壞。

白天或拚命工作辛勤勞作,或通過興趣愛好消耗自我,用一天的辛勞換一晚上的安眠。就算晚上沒睡好,也只能午睡30分鐘左右,切不可晚上失眠白天補覺,結果到了晚上又睡不著。

2.養成良好睡前習慣。

晚飯吃七八成飽,如果22點睡覺,晚上七點之前一定吃完晚飯。睡前2小時,即20點之後不做劇烈運動;睡前熱水洗澡、喝杯牛奶;晚上避免熬夜從事腦力勞動,戒喝咖啡、茶、煙、可樂。睡姿以右側臥位最好,枕頭一個拳頭高。手機、鬧鐘、手錶等放遠點,頻繁看時間也會導致焦慮以致睡不著。

3.限制臥床時間。

如果一晚上只能入睡4小時,那待在床上的時間只能是4.5小時,和床形成條件反射;只有睡意來了才上床,30分鐘內沒有入睡要起來做別的事情,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會增加對睡不著的擔心和焦慮;無論睡得好不好,到點起床。

文/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 譙玲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