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九大氣質,相信爸爸媽媽已經清楚自己和孩子的氣質向度,接下來我們將針對九大氣質中的活動量提出速配的教養策略,其中也包括每天活動量無敵、讓爸媽好累的寶寶,有效的管教,會讓爸爸媽媽教養更輕鬆唷!

活動量

在一整天的活動中,所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與與活動頻率多寡,動作活動包括大肌肉與小肌肉動作,像跑步、跳躍、翻滾、扭來扭去、握著蠟筆或拿著玩具等動作。

高活動量寶寶VS高活動量媽媽  

媽媽和孩子如果都是勁量電池,比較好動,這類的媽媽最需要注意的是觀察孩子倒底是討玩還是黏人討抱,因為這兩件事都會讓媽媽覺得,孩子讓你沒有自己的時間。但應付討玩及討抱的解決方法卻不同,另外也需要媽媽注意孩子累了的特徵,因為活動量高的孩子總是不甘於靜下來,結果搞到明明想睡又不睡,一整個又盧又歡,你想睡,他不想睡;他搞了很久終於要睡了,你卻被弄得一點都不累了!

* 不論是在家或在外面,讓你和孩子盡情享受運動、爬、走、跑、跳或攀爬的樂趣吧!家中可以設計一些小障礙,例如枕頭山、紙箱山洞、矮椅子障礙…等,從中觀察孩子解決困難的行為,其實有時候會很有趣!

* 帶著孩子一起出門!寶寶還小的時候,也許親子館是很適合的,因為寶貝可以待在地上;外出不用去太遠,選擇推車或背巾,並準備多種可以把玩的小東西(不一定是玩具重點式材質形狀要不同),讓孩子能夠打發不能移動的時間。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帶到整片草地跑跑跳跳,一來可以讓孩子盡量的發展肢體協調,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在你的視線之中。

* 球是這類型親子間很好的溝通道具!不論大球或小球,孩子應該都有興趣也喜歡,更重要的是還能滿足孩子前庭本體覺的發展。(專業的幼兒感覺統合球遊戲)

* 孩子會走路後,就可以擬訂你們的公園計畫,和孩子一起享受散步、玩球、踢球等活動,還有隻要確定安全,就放手讓孩子去玩吧!拔拔雜草又何妨,只要離開前確實讓孩子清潔乾淨就好。孩子會跑跳之後,每周應該至少有3次以上的戶外活動,散步、走路、騎騎車、衝來衝去,每次50分鐘左右,維持孩子良好的體適能發展。

* 活動中要幫孩子及你安排休息的時間,讓孩子了解當自己疲累時有甚麼徵兆(你可以當他的模範),一起休息一下再出發,像是在椅子上看書、深呼吸或塗鴉畫畫、玩玩具等。

*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告訴孩子需要休息時會有甚麼徵兆,例如”我發現你在動來動去、到處亂看了,應該是不想玩了,我們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繼續呢?”

不愛動的寶寶VS高活動量的媽媽

我的寶寶都不愛動怎麼辦?這類的媽媽常反應,寶寶怎麼這麼不愛動,體力好像有問題!對玩具的動機都比較小,睡眠時間可能也比較長,通常媽媽的體力應付這樣類型的孩子綽綽有餘,但長久以後,可能就會發生媽媽不能盡情的「趴趴走」,因為孩子太容易累也不想動,所以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體力與誘發孩子的活動量是必要的,不是強迫孩子動唷!

* 幫孩子按摩肚子,促進寶貝肌肉的發展,也能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但要持續觀察,當孩子表現出不開心的徵兆或感到不舒適時,就不要再繼續囉。

* 創造有阻力的情境給孩子,特別是你自己就可以當障礙,例如用你的手將孩子要拿的玩具蓋住,或用你的腳擋住孩子正要爬行的方向等,讓孩子必須多一些動作唷。

* 嬰兒床上放置一些玩具在孩子的腳邊或手邊,讓孩子踢或推就能有聲響,也可以善用搖椅或推車配合著音樂搖晃孩子。

* 讓孩子能夠看到他現在的動作,並且媽媽要當個盡職的旁白,讓孩子更清楚自己的動作是甚麼,例如”對!寶寶好棒!就是這樣腳踢踢唷!踢到大象了耶!”

好動的寶寶VS 不愛動的媽媽

這類的媽媽應該是最辛苦的,寶貝怎麼動個不停,也不能讓你好好抱著,因為連抱著都扭來扭去,尤其是男寶寶的話,媽媽應該超想哭的,所以怎樣能滿足寶貝的活動量,媽媽又能輕鬆帶是很重要的,否則爸爸可能每天看到的就是「愛哭媽媽」或「噴火龍媽媽」了。

* 善用有聲響且能簡單操作的布書,孩子能夠揉、扯、撕、黏、翻書,又不會被弄壞,更重要的是能夠能滿足孩子探索的慾望,不過媽媽不是放著玩具就離開囉!媽媽可以幫布書發聲,”唉唷!布書好痛唷!你太大力了啦!要輕輕唷!像這樣(帶著孩子的手輕輕摸),布書會說謝謝弟弟,我喜歡你輕輕摸我唷!”

(一到三歲都適用的超值益智布書)

* 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扶助孩子的骨盆,你的腿交替上下動、一起動,甚至增加動的速度,或忽快忽慢,都可以讓孩子跟著動起來唷!

* 媽咪可以利用建立架或者是寶寶平躺時上面懸吊一些玩具(也可以自己拿著),鼓勵寶貝腳腳踢踢或用手手撥弄玩具,讓玩具發出聲音。

* 利用枕頭、棉被或你自己的腿當作障礙,讓孩子爬或走過去或繞過去。

* 玩簡單的躲貓貓遊戲(Peekaboo),例如”媽媽在哪裡?”。

* 如果孩子已經會爬或扶走、或放手走時,可以開始帶出去玩囉!可以準備一台助步車(不是螃蟹車唷!)給孩子,讓孩子也能在社區中自己推著走動。

* 在孩子身上揉紙張或玻璃紙製造聲響,讓孩子聽到且感覺到紙張發出的聲音,也可加入”停”、”預備…開始”的指令讓孩子感受動作的開始與停,一起遊戲。

不愛動的寶寶VS不愛動的媽媽

從外人的眼中,這樣的母子應該是又有氣質又輕鬆吧!媽媽就別折磨自己,硬是要幫孩子多做些寶寶的五感啟發活動,順性教養就好,但每日還是該提供動態活動的時間,這樣孩子才能頭腦壯壯身體好唷!

* 好好享受你們的親子時光,好好坐在椅子上看一本書或聽聽輕音樂。

* 規劃一個固定且簡單的動態活動時間表,這能夠讓孩子做好準備,開始運動囉!免得產生排斥感。

* 在喜歡的活動中增加一些動態遊戲,例如隨著音樂擺動,聽音樂、唱歌時加一些手勢動作,聽”一隻哈巴狗”也可以一起學狗狗的姿勢唷。

* 當孩子還沒準備好加入刺激遊戲或活動量大的活動時,敘述你看到的東西並陪著孩子一起觀察。”大家在互相追逐,你有看見他們爬/跑很快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