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恢宏磅礴的战争场面时,都会对影片中精彩交战场景大呼过瘾。可是又有谁想到过各国在战争中,这种打得难解难分,且又十分激烈的景象背后,对交战国来说是存在巨大消耗的。

那么一场战争究竟需要有多少预算开支呢?大家或许不曾想:在战争中一枚小型导弹的成本,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人25年的工资,一枚远程大口径火箭弹的价格就顶一辆高级跑车的价钱了。


既然一场战争的成本这么高,那么在战争中,一个国家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军事预算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战争的运行维持呢?下面小兵兵就以美国的国防预算机制为例,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美军国防预算包括给国防部的直接拨款,和给其他国防相关部门的拨款两大部分。其中,前者占国防预算的97%以上,由美国国防部直接分配使用。具体的预算分配形式主要有三种,包括:按任务项目、按军队单位、按预算项目。美军的预算管理机制极为严格,由美国国会和美国联邦政府及国防部组成。国会及参众两院的军事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拨款委员会和所辖的总审计局是国防预算的最高审批机构。


美军最著名的军事预算制度是在1962年引入的PPBS机制,说它著名是因为,美军这套PPBS预算机制自从问世以来,就受到西方各国的广泛关注,北约中很多国家甚至借鉴了PPBS机制的部分先进思路,来制定本国的国防预算体制。具体来说,这个PPBS机制是一个滚动的动态过程,一个周期为18个月,分为规划、计划、预算三个阶段。其具体流程为:在规划阶段中,由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分管政策的国防部副部长负责。到了计划阶段的工作时候,就要把战略规划具体转变为6年的详细计划,并逐年列出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随后就是最后的预算阶段,它是与计划阶段一起进行的,主要把6年计划中的第一年的计划项目所需费用,转化为年度经费预算。

到了21世纪,美国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新兴安全威胁,寻求一种“面向未来、基于能力的国防资源分配方法”。于是,美军又进行了财经制度与预算管理改革,并在2003年基本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的机制框架,这套新的国防预算机制被称为PPBE。这套预算制度与上一代的PPBS相比,主要区别是计划提案从每年滚动一次变为每两年滚动一次。新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原有的PPBS基础上,更加重视预算的执行环节和资源产出审查,使美军决策机构通过预算管理来控制经费开支,并了解经费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军队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军事预算的应用效益。


那美军在战场上的主要花销都有哪些呢?以导弹为例,美军所使用的导弹单价一般在上百万美元,如一枚“爱国者”导弹的造价约为120万美元,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造价为135万美元,在战争前三周里,美英军触动飞机3万多架次,有2.4万枚炸弹落在伊拉克土地上,其中70%是精确制导炸弹,还有80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其消费之大可想而知。

二是战争中要给参展人员支付高额工资,美国国会规定驻扎前线的官兵可到手每日150美元的危险任务津贴;直接参与攻击行动的B-2轰炸机飞行员每小时得到600美元的补贴。2003年4月16日,在战事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首次公布了官方统计的伊拉克战争的直接经济成本;截止4月中旬,在为期近一个月的战争中,美国军方已经花费200亿美元在伊拉克战事上,其中人员费用接近70亿美元、战斗任务费用约100亿美元、而军需品和装备指出则超过30亿美元。


结合美军的军事预算机制,和诸多战争开支项目上就可以看出,战争这个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最为残酷的事物,无论是在什么历史时期还是在现代世界中,战争永远都是一个吞金巨兽。而这一点对于任何国家都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小兵兵由衷希望,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个高度发达的世界中,人类可以减少战争。因为,战争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那些被消耗的大量资源和资产,本应该有他们更值得的去处。(每日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