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將於 10/1-10/31舉行

定位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是民間獨立發起的藝術節,由Bookstore 1920s(二十書店)、思劇場及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在2015年共同發起。2018年,第四屆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將承續代表1920年代的「狂騷(roaring)」精神,以「一把狂騷」為口號,邀請國內外多組優秀的藝術創作者,結合眾多深耕大稻埕的在地文化單位,呈現四大核心活動:「藝術節主題節目」、「藝術節系列講座」、「時空劇場- 1920變裝遊行」以及「戶外才華市集」。各式藝文展演活動將於10月1日到31日在大稻埕全區舉辦,售票節目自7月31日中午12:00起於兩廳院售票系統啟售,8月31日前購買可享早鳥優惠。

八國聯軍,13檔節目展現多元價值
「藝術節主題節目」分為「駐埕藝術家計畫」和「特選節目系列」,共計有來自羅馬尼亞、加拿大、瑞士、澳門、日本、台灣、泰國、菲律賓,共8國創作者齊聚。

今年「駐埕藝術家計畫」邀來三位國際藝術家包括:作品跨及電影、劇場、產品設計、行為藝術與時裝的菲律賓藝術家Leeroy New;在劇場中加入偶物元素,並致力連結不同觀眾和創作者的澳門滾動傀儡另類劇場;擅長以影像、裝置和雕塑方式,喚起文化認同記憶並反思現況和未來的羅馬尼亞藝術家Daniel Nicolae Djamo。他們將用藝術家之眼觀察並體驗大稻埕的日常,並透過工作坊與青年學子或民眾共同發展作品,最後以展出或表演方式呈現。


以當代和實驗性為主要定位的「特選節目系列」,今年推出節目包括:泰國曼谷戲劇節藝術總監暨8X8劇團導演Nikorn Saetang與日本資深演員兼花藝師Takashi Okito的《咲/枯/美》;好劇團去年遠征瑞士,結合光影、拼貼與新爵士現場即興的《眾生,捺洛迦》;澳門滾動傀儡另類劇場談論澳門變遷的《澳門製造2.0》;盜火劇團的《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則改編自臺北文學獎舞台劇劇本首獎;還有,由一群戲劇評論者所組成的「純純的愛」,結合場地特色,以互動式的展演及迷你裝置質問現代人對愛的渴求與孤獨的《純純愛的祝福》。

取材大稻埕在地元素創作的節目則有:反面穿舞蹈劇場將穿梭於「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各個角落演出的《回身》,引領大家重新駐足、閱讀、關注慰安婦故事;《稻町來出帆》則由在大稻埕生活的素人們共同參與編劇、製作和演出的在地居民劇場;還有來自台南的新銳創作團隊「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以大稻埕女人們的生命故事,追溯大稻埕舊時光的《舊情野綿綿》。


裝置展覽部分,有推廣台灣常民器物文化的地衣荒物,結合聲響表演音樂家「紀伯豪」的《荒物聲響裝置展》;以及,加拿大藝術家約翰‧蒙特斯(John Monteith)以旗幟重新想像「族群」和平等定義,並邀請在地社群、各領域創作者於空間內自由創作的展覽《2 Weeks 異度空間》。

兩場戶外趴,街區就是劇場
藝術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就是10月14日登場的「時空劇場──1920變裝遊行」,邀請民眾身穿1920年代風格的服飾,一齊走在迪化街區,宛如穿越時空,體驗百年前迪化街的繁茂風采,掀起藝術節的最高潮!

而去年首次舉辦就熱鬧非凡的「戶外才華市集」,將在10月27、28日舉辦。今年同樣以公開徵件方式邀請表演團隊或民眾參與,獲選者將安排於商家門口、騎樓、廣場等空間演出,屆時迪化街上將上演一場「人人看表演、處處有驚奇」的嘉年華會(徵件辦法請見官網。)。兩場戶外活動皆為免費參加。

大稻埕粉站出來,大家一起來開講
在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裡,講座從來不是附屬。1920年代臺灣新文化運動時,大量透過講座來傳遞新知給民眾,每年藝術節均延續這樣的普及精神,舉辦多場深度講壇。 今年所邀請的講者包括藝術創作者、社區藝術節策展人、資深文化研究者等;甚至首次舉辦開放式講座──「大稻埕大家講」,民眾可報名來講述自己跟大稻埕的愛恨情仇(8/31截止,詳請請見官網)。

-------------------------
「藝術節主題節目」購票:兩廳院購票系統 https://goo.gl/uv9VnQ
*7/31-8/31可享早鳥優惠:任選三檔節目可享8折;任選兩檔節目可享9折優惠。
「藝術節系列講座」報名:活動通www.accupass.com

2018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10/1-10/31
官網:www.tttifa.com
臉書:www.facebook.com/TTTIFA

媒體報導使用圖檔請至以下連結下載:
goo.gl/zuhn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