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蘭.芙蓉27日訊)華文教學理念獲得推崇!在芙蓉一所伊斯蘭小學,把華文列為必修課,更在校內推廣中華文化,獲得友族家長紛紛贊好。

愛花伊小擬全國設分校

這所宣揚各族文化的伊斯蘭小學,取名為“愛花”,由於教學模式及理念備受巫裔家長肯定,以致在創校短短3年內,學生人數飆升至150人,目前該校正計劃擴充及在全國各地開辦分校。

這所伊小是創立於2016年的愛花伊斯蘭小學,坐落在奧克蘭商業中心的店鋪單位,雖然學校面積不大,可是所有學生都基本掌握中文,甚至都會書寫本身的“中文名字”。

林連玉基金主席劉志文今日與一眾理事受邀出席愛花伊斯蘭小學慶中秋活動,出席者還有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王正海博士。

劉志文:校服附中文名難得

劉志文指出,當他們到達愛花伊斯蘭小學後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學生除了學習華文之外,就連學校的招牌也附上中文字,而且每名學生的校服上都有由漢字拼組成的中文名,實在非常難得。

他說,根據創辦人葉國芳向他透露,愛花伊斯蘭小學是一所灌輸孩子學習多元種族文化的學校,讓孩子學習除了伊斯蘭教育及國文以外,其他種族如華文、英文及阿拉伯文等語文,目的是要學生了解及尊重其他種族的文化及優點。

他說,該校目前計劃將這種教學模式發展到全國各地,相信這種倡導中庸之道的教學理念獲得廣大家長的認同與支持。

“該校目前有12名教師,全都是大學生甚至是碩士;而且當中有很多學生都是來自郊外地區如波德申,可見這種教學理念深獲巫裔家長認同。”

愛花伊斯蘭小學灌輸中華文化給學生,教導他們如何製作燈籠,實屬難得。(圖:星洲日報)

愛花伊斯蘭小學坐落在奧克蘭商業中心的商店,學校的牌匾都附上中文字。(圖:星洲日報)

愛花伊斯蘭小學目前有150名學生,校方正在計劃擴充,以招收更多學生。(圖:星洲日報)

森華堂一眾理事受邀出席愛花伊斯蘭小學慶中秋活動;左起為陳志旺、陳振泉、葉永興、劉志文、吳玲、陳永明、王志蘭及王正海。(圖:星洲日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