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感覺統合,我們開始漸漸地認識到,感覺統合訓練原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那麼,它到底有多重要?換言之,孩子們做感覺統合訓練到底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頗顯得多餘,但其實未必。當你認為某件事情有多麼重要時,便會願意為之付出努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太多,而感覺統合訓練是其中並不顯眼的一部分,常常只有當它在我們心目中變得足夠重要的時候,感覺統合訓練據有孩子的童年生活一席之地,才會成為可能。

那麼問題首先是:我們為什麼要做感覺統合訓練?

1972年,美國愛爾斯博士結合前人的發現,系統提出感覺統合失常學。感覺統合是指身體的各個感覺器官將接收到的信息傳送到大腦,大腦經過組織、分析、和綜合處理,然後下達指令,指揮身體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反應,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她的研究成果表示,腦神經處理從身體各感官傳輸進來的基本低層次感覺信息時,出現過度敏感或遲鈍的感統失常時,會引發兒童學習和情緒上的重大問題;而當感統良好時,大腦高層次的認知學習才能充分運作。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透過適當的活動,獲得感覺運動的經驗,對日後讀書、寫字等認知學習、保持情緒穩定,以及適應社會所需具備的感覺統合能力, 將有極大的幫助。

台灣感統教育專家王臻惠老師在她的著作《有能力的愛》中寫道:孩子在6歲以前,腦神經的可塑性最高, 12歲以前是彌補感覺刺激及調整腦網路的關鍵時期。家長或老師如能把握時機,發掘孩子腦功能的優點及缺點所在,可及早誘導他們發揮長處,修正短處,同時對人格的正常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感覺統合狀態和能力與我們一生如影隨形,每時每刻影響著我們生命和命運的發展,可喜的是,它也是隨時都可以被改變和重塑的(科學已經證明腦網路可以重塑) ! 改變感覺統合狀態的方法是通過針對性強、剌激力度恰當的足量身體感官刺激活動,來促進大腦形成新的網路連結,以便更加完善機體的神經系統功能,進而展現出更良好的生命狀態、生活能力與學習能力。

歐美學者經多年的研究,發現兒童的學習、情緒或行為障礙,是因為腦功能失調所致。故在孩子的成長期,父母若能提供充分的感覺刺激,幫助孩子腦神經髓鞘生長及神經突觸分支,使他們的腦功能提高,就是成功、有智慧的父母。

腦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心理學家和醫生們已經可以拿出大量的證據,證明運動可以改變人的精神狀態、健康狀況、學習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即使並不缺乏獲得感覺統合訓練的機會,卻並無感統訓練的習慣或者感覺統合的能力?或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感覺統合觀念的缺失。

生命從胎兒開始就進行感覺統合的發展,因為時代變遷、家庭環境不足、社會因素……等等,孩子身體開發的機會相對太少,身體和腦部各神經網路連結不夠,孩子的能力沒有建立起來,因為環境給的不夠,現在的很多孩子存在種種問題:任性、貪玩、軟弱、逃學、不懂得分享、不懂感恩、上課不專心聽講、下課不做作業,甚至離家出走……

這樣的事情讓家長們很無奈,也很困惑。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有種種不良行為表現時,才開始想辦法,急忙去找感覺統合訓練機構,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等到那時候才彌補孩子的感覺統合訓練, 大人、小孩都會很有壓力的!感覺統合訓練是彌補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不足,它是一種補救教育,它不是針對我們發現孩子已經哪裡明顯落後了之後才進行的,這個是環境的彌補, 需要伴隨孩子的成長給予相對的身體刺激。感覺統合是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的,這是生命自然成長規律, 感覺統合沒有發展好, 等於孩子的身體, 終生的學習工具還沒開發好。當家長的要做的就是參與他生命的成長,欣賞這個生命的美好,用心來感受這個生命給你帶來的種種酸甜苦辣,然後協助孩子做針對性的感統訓練,通過開發孩子的身體能力,讓孩子身體變成他有力的學習工具,這樣孩子的各種能力自然就會建立起來。

當然,感覺統合永遠不可能是一種孤立的行為。感覺統合訓練之所以重要,與其說是因為感覺統合訓練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好處,不如說是因為感覺統合訓練為我們提供了與社會連結的一種更好的方式。

王臻惠老師創立的惠心千愛智慧宗旨是希望和您一起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藉由改善孩子身體的感覺統合狀態來改變孩子的性格及學習能力,進而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及其家庭幸福的發展。通過針對性的感覺統合訓練,通過豐富多元的感覺刺激,建立緊密、優質的大腦網路,幫孩子找到一個全面解決方案。比如說:身體不協調的孩子不僅動作嫻熟了,另外他的語言理解能力、記憶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都上來了。惠心千愛的訓練不是在單一的一個「點」上,而是有一個全面、健康的系統,讓感覺經驗成為構建神經通路的素材,孩子可以健康、自信的成長,孩子可以更聰慧!

對於父母而言,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或許還有許多比感覺統合更重要的事情。但我們知道,感覺統合是一切能力的基礎,幫助孩子從小練好感覺統合能力,是饋贈給孩子比物質更重要的禮物,也是為人父母最明智的選擇。而這份禮物,足以讓孩子享用受益一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