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美國媒體彭博社發布一篇名為《人民幣是亞洲最弱貨幣》的文章,文中稱,在過去6個月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超過9%,「成為世界上最弱的貨幣之一」。


文中指出,上周五美元兌人民幣的參考匯率為1:6.9120,比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6.9051還要差,包括美銀美林在內的券商都表示,預計人民幣將在未來數月內「破7」。

與此同時,彭博社還將上證綜合指數稱為「今年全球表現最差的股票指數之一」。彭博認為,繼周四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之後,上周五上證綜指跌幅一度高達1.8%,經貿糾紛、經濟放緩和人民幣貶值等不利因素已經使國內投資者離場觀望。

此外,彭博社稱,外國投資者本周通過香港股市的交易渠道拋售了近170億元人民幣的內地股票,還未離場的多數是中國投資者。


早在2016年,彭博社就曾發表過人民幣「變弱」的言論,如今再次「潑髒水」,雖然其背後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幣絕對不是亞洲最弱的貨幣,美媒行為頗有「偷梁換柱」之嫌。

目前,人民幣匯率承壓的最主要因素還是美聯儲繼續加息政策以及中美糾紛的影響,但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不足以引發人民幣匯率大貶。而相比之下,印度盧比起今年年初已跌逾16%,接近歷史最弱水平。


印度各方面的資源都極其依賴進口,但出口的商品卻很少,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印度政府只好並沒有對大幅貶值的盧比採取過多的干預措施,為的就是保障出口競爭力。而且對於嚴重依賴進口石油的印度來說,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會造成一定的進出口逆差,盧比作為不穩定貨幣毫無疑問將會繼續下跌。

綜合各種情況來看,印度盧比才是「亞洲最弱貨幣」,而美媒厚此薄彼,把屎盆子往中國頭上扣,讓人民幣成替罪羊的原因,大家都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