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等於控制,放手不等於不管

中國的父母大概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的每一個階段,父母沒有不操心的。

但這種事無巨細的操心,面面俱到的關心真的對孩子好嗎?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其實,父母無微不至的愛,可能會變成一種害。

愛孩子不是愛控制孩子。《聖經》裡說:“你們要知道,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他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你們只是負責照顧。”

孩子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生活中許多父母常常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把孩子當成是生命的下一段延續,希望通過孩子來彌補自己生命中的遺憾。

還有不少父母疼愛孩子,急於幫助孩子,企圖用自己一生的經驗來規避孩子人生路上可能遇見的風險。

於是,父母開始對孩子有諸多不合理的期望,開始接管孩子的生活,甚至開始安排他的終身。

但別忘了,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事,卻不能代替他們成長。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終究是要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父母要學會放手,學會退出。放手不等於不愛,不等於不關心,不等於不幫忙。放手不是快刀斬亂麻,而是循序漸進與孩子成長相伴的過程。

放手不是“不管你”,不是放棄愛,而是從孩子的身邊“抽離”出來,只在他需要的時刻提供關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時候給他及時的輔助。

放手是在孩子學步跌倒時,不要急著把他抱起,而是給他鼓勵;是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是替他解決,而是給他建議。

不“斷奶”,孩子永遠無法長大

在愛的視角下,父母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總認為自己對孩子生活的包辦和干預是因為他們“不懂事”,殊不知,這樣下去即便孩子年過三十也無法真正成熟,更不用說順利融入社會,挑起家庭重擔。

一個人總是依附於父母生長,那他永遠也無法學會獨立面對社會,更無法獨立地開展生活。人都是有惰性心理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人習慣了依靠別人,失去思考,能力就會退化。

不管出了什麼事,父母都能幫忙解決。在任何事情都能找到依靠的情況下,孩子往往容易形成一種依賴心理。

現在有很多“啃老族”,“啃老族”的出現就是孩子在心理上難以跟父母“斷奶”,父母不忍心“斷”,孩子不想“斷”。

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如果父母不跟孩子一起在心理上進行“斷奶”,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

孩子生下來就有了自己的命運,父母不能替他受苦。成長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孩子也要跟父母一樣,經歷曲折坎坷,才能走向成熟。

接納分離,才是愛的最終目的

成長與分離是對同一件事情不同主體的描述。對孩子而言,是成長;對父母而言,是分離。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放手,對自己的角色做出調整。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范圍一點點縮小,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逐步減少,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的生活騰挪出空間,讓孩子學會獨立。

不是孩子不夠獨立,而是你不讓孩子嘗試獨立。需要獲得成長的不僅是孩子的生理還有孩子的心理,許多父母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心理與生理的成長,是必經的過程與階段,父母只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明燈,卻不能夠成為孩子人生的規定者。

龍應台在書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比起關愛,放手更考驗父母的素質。許多人在做父母之後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孩子成為生活的中心與重心,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生活。

父母與孩子的人生雖然系在一起,但這種捆綁不是終生的。父母從孩子的生活中退出,將精力轉向發現自己人生的價值,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也能為孩子做出榜樣。

簡單地制定規則,粗暴地限制孩子,表面看起來很用心良苦,其實,它只是教育的懶惰。一個懂得放手的父母,會根據孩子的成長慢慢調整對孩子的關愛方式。

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整個成長的過程就是與父母的分離。父母對子女介入越深,子女的幸福感就越低,一個不懂放手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