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什麼別人會與自己融洽相處,一派和諧,我卻一逼再逼,將自己逼到無路可退?

為什麼別人遇到挫折可以為自己兩肋插刀,我卻隨時舉刀準備插自己兩肋?

我們從小被傳統的思維慣勢洗腦,認為做錯了事情,說了不合時宜的話,犯了被認為是腦殘才會犯的錯誤,就該慚愧,該內疚,就該被別人(老師或上司)狂批怒罵。

可是其實,所有的自責羞愧,所有的自卑內疚都只不過是個體基於各種事件所產生的感應和思緒,你怎樣想,如何感應,思緒是狂風暴雨還是清風旭日,說到底全都取決於你對事情如何“理解”。

那些負面的情緒,不良的反饋,對自身而言沒有任何意義,你羞愧也好,自卑也好,改變不了任何既成的事實。你不羞愧,不自卑,對事情也沒有任何的影響。

那麼為什麼要為自己的失誤感覺抱歉,一個人會不會修正自己的錯誤與TA是否感覺愧疚和自卑,沒有任何和絲毫的必然關係。

即便一個人再優秀,再出類拔萃,仍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即便再糟糕,也不斷會有更不堪的人來刷新低限。

就像公主日記裡那句著名的話:除了你自己沒人能讓你感到自卑。

你的內心是否全然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直接決定你的心態是自然平和還是焦灼難安,也直接決定你的靈魂,是生機盎然還是滿目瘡痍,百孔千瘡。

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他們大多都是追求完美的善良的人,可同時也是非常殘忍的人,他們舉著尖刀,將自己逼入泥潭沼澤,輕者裹足不前,重者窒息沉陷,連苟延殘喘,都變成一種奢侈。

是的,我必須放過自己,我沒有必要為任何錯誤自責和內疚,更沒有必要為任何事情感到自卑和羞恥。

02

我上醫學院的時候,主修了心理學,老師是位滿頭銀髮,氣質卓然的返聘教授,她曾給我們講述過她女兒的故事。

她的女兒從小患有多動症,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因為多動調皮和紀律問題,遭到每一位老師的批評指責甚至謾罵體罰。

她去找老師們溝通,講述多動症的發病原理和臨床表現——那並不是女兒依靠意志能夠自控的,即便用藥,小動作依然很多,注意力依然不能像普通孩子那麼專注,希望老師能夠諒解,不對孩子苛責。

有的老師理解,有的卻根本嗤之以鼻,指著她的鼻子叫囂她嬌縱女兒,沒有原則,不配為人父母,她曾被迫帶女兒轉學兩次,然而在高三臨近高考的時候,女兒還是得了嚴重的抑鬱症。

心理教授的女兒得了嚴重的心理疾病,不啻為一種諷刺,做母親的慌亂之後,平靜下來,請了長假,也幫女兒辦理了休學手續,母女兩人在鄉下租了一處院落,每天除了種菜養花,放羊餵雞,就是曬著太陽,一起聽她錄好的mp3,浩如煙海的心理學博著,女兒聽著聽著,經常就會淚流滿面。

終於有一天,女兒哭著抱住她,“媽媽,你說我為什麼這麼沒用,我為什麼就是管不住自己,我會不會像老師說的,一輩子都是垃圾廢物,是沒有自控能力的低等人……”

她給女兒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漁夫,非常幸運地從大海打撈到一顆碩大明亮的珍珠,他很欣喜,每天都把它擦拭得明亮璀璨,可是有個珠寶商卻告訴他,珍珠雖然美麗,可是仔細看,上面卻有一枚小小的斑點,如果能把斑點祛除掉,這顆珍珠將會更加名貴。

珠寶商慫恿他削去表層,這樣珍珠就會變得完美無瑕,可是當他削去一層,發現斑點還在,他又削去一層……直到最後,斑點沒有了,珍珠也化為齏粉。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顆珍珠,每顆珍珠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瑕疵,有的可能是污漬,擦一擦就掉了,可有的卻與生俱來,怎麼努力也無法祛除。

瑕疵並不重要,怎麼對待瑕疵才至關重要。

接受它,包容它,不因別人的指責而自卑內疚,不因外界的詰難而自責羞愧,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之和諧共處,你會獲得坦然的力量,像佛家所說的“八風吹不動”。

自那之後,女兒的抑鬱症不藥而愈。

她上了普通的大學,做了她最喜歡卻薪資平平的園藝師,嫁給兩情相悅的小職員老公,生了一個萌萌噠寶貝。

她並非活得有多麼光芒萬丈,可是發自內心的平和喜樂,讓她的氣質溫柔美好,一家人和樂融融。

那位教授驕傲道: 我的女兒完全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懂得缺陷存在於己的必然性,但又不會受之擺佈,她的內心世界真正強大起來,再也不會在遭受暴風雨的時候搖搖欲墜,我為她感到自豪和驕傲。

03

我們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有個經驗豐富,愛心滿溢的心理教授媽媽。

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導師。

當我們因為失誤、犯錯而自卑、自慚和自責的時候,當我們回憶起自己的尷尬、狼狽和難堪而恨不得穿越到過去砍死自己的時候,當我們被無休無止的慚愧內疚等負面情緒包裹而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可以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

就算錯了,那又如何?

我的缺陷和不足改不掉,那又怎樣?

人生而不完美,可那就是我自己啊,如假包換,不折不扣,獨一無二的寶寶,就算拿全世界所有的奇珍異寶也不換。

美國作家Debbie Ford曾說過: 與其做一個好人,不如做一個完整的人;做一個好人,只是活出一半的自己;而做一個完整的人,則是活出全部真實的自己。

的確,擁有一個健全的心態,比擁有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

接納自己,永遠是比自我折磨更高效的,快速適應世界的方法。

西方哲語道:把別人想像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

其實真相卻是:把自己看成天使,你才能摒棄所有心魔。

人生歸根結底是一場修行,你我都是在路上的人。不完美,有缺陷,需成長。

我們的好友也許很多,可最重要的,如影隨形的那個永遠是自己。

願你我都能學會,接納真實的自己,因為那才是對人生最溫柔的包容,對生命最慈悲的善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