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提到這樣一個話題——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學習成績。

我們提倡兒童要多閱讀,也推送過一些關於兒童閱讀的建議。

現在的老師、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可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不少老師、家長也發現關於孩子閱讀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為什麼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書

成績卻並沒有提升

“多閱讀、多積累”確實有助於孩子成績的提升,但有一個前提是—— 正確的閱讀方式和習慣。

在很多閱讀活動,以及家長、老師對孩子的閱讀反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一部分孩子,很喜歡閱讀,也花了大量時間來閱讀,但是閱讀效果不佳。

深入了解後,我們發現,原來,他們養成了錯誤的閱讀習慣。

▣ 1 錯誤閱讀習慣——跳躍式閱讀

我們經常用“一目十行”形容一個人的閱讀速度非常快,但這是在長期閱讀中訓練出來的閱讀能力。如果你發現低幼年段的孩子讀書“一目十行”,那你反而需要更注意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在“閱讀”了。

很多孩子閱讀的時候,眼睛會不自覺地往下走,也就是說,上一行的內容還沒有看完,眼睛就已經移動到下一行內容上了。這就是——跳躍式閱讀。

這樣的閱讀,書好像是“讀”完了,但卻不是真正的閱讀,因為文字只是在視覺上一帶而過,文字表達的內容卻沒有傳到大腦裡,這種現象是孩子們出聲朗讀轉化到默讀時期經常出現的症狀,然而,一部分父母或老師卻很難發現這個問題。

如何診斷孩子是否是跳躍式閱讀呢?

小技巧:

1. 與孩子一起讀幾頁他們正在閱讀的書;

2. 測定孩子讀書的速度;

3. 讓孩子回想閱讀的內容;

4. 通過提問的方式來確認孩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

▣ 2 錯誤閱讀習慣——機器人症候群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閱讀”就會感到很滿足,他們認為,孩子只要閱讀了,就一定有收獲。

當真如此嗎?

家長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當孩子讀完一本書,你問他,這本書講了什麼呀?他說不知道。

當孩子讀完一本書後說太難了,讀不懂。你問他,哪裡讀不懂呢?他說,哪裡都讀不懂。

如果出現了這些問題,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孩子讀的這本書確實太難了,不適合他的年齡段,對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換成符合孩子年齡段閱讀的書就好了;二是孩子患有閱讀的“機器人症候群”。

什麼是“機器人症候群”呢?

像一個充了電的機器人一樣機械地閱讀,不能掌握書的內容,卻能一直讀下去。

其實患有機器人症候群的孩子,在閱讀時頭腦裡幾乎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書裡的內容,只是木訥而機械地向後翻書頁,把書翻完後,就說自己已經“讀完”這本書了。

可想而知,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閱讀習慣的呀!

如何診斷孩子是否患有機器人症候群呢?

小技巧:

1. 讀書時,沒有任何想法,獨自發呆;

2. 雖然在不停地翻書,但是連前一頁的內容也記不住;

3. 明明是針對書中的內容提問,他們卻想不出書中出現過此內容。

上面我們講了兩種常見的錯誤閱讀習慣,但大部分孩子是不能自己發現問題的,所以,這個時候還是需要家長和老師來通過仔細觀察孩子的閱讀情況並對孩子提問來進行診斷。

如果家長、老師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在閱讀上的問題,只要針對問題加以解決就可以了。現在家長老師們需要做的就是,多多留心觀察孩子的閱讀情況,看一下他在讀什麼書、是否能夠理解書中的內容、是否存在閱讀困難……

在孩子的學習成長中,家長、老師最關心的除了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了。家長、老師們也發現了,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都非常好,到了三年級成績就開始變化,甚至與同班級其他同學的成績差異很大。那這個時候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閱讀能力在“從中作梗”呢?

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高低則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

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閱讀習慣

1、堅持閱讀是基礎

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堅持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拋開“閱讀”談“閱讀習慣”都是徒勞的,如果沒有“閱讀”又怎麼“培養習慣”呢?

如何做到堅持閱讀?一是需要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二是要給孩子買合適的書籍。有了閱讀興趣後再讀到自己喜歡的書,再一次被書籍激起更高的閱讀興趣。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讓孩子一直堅持閱讀的關鍵所在。

2、有目的的閱讀是保障

怎麼才能讓孩子的閱讀發揮到最大效果呢?答案是:有目的的閱讀。

家長、老師們會發現,當我們有目的地的時候,走路會走得更快,可以少走一些彎路,閱讀亦是如此(某些書籍閱讀除外)。

例如:

如果孩子想要從某本書/某篇文章中去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那他閱讀到一些人物描寫的句段時就會下意識的去關注、記憶,這樣一本書/一篇文章讀下來,那些人物描寫的句段、方法會深深留在他們腦海中。

如此一來,在孩子閱讀前,就需要孩子明確自己閱讀的目的。是需要從閱讀中學到什麼呢?還是只休閒的閱讀?若是想要從閱讀中學到某類知識、技能、習作技巧,那麼孩子就要帶著自己的這些目的去閱讀。

“堅持閱讀”和“有目的的閱讀”是家長、老師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那麼孩子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培養哪些閱讀習慣呢?

☞閱讀習慣一:一邊讀一邊思考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如果只是閱讀而不思考,只是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閱讀內容,就做不到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即使記憶力再好成績也不會太好。所以,孩子在閱讀時還應該多多思考,可以帶著問題閱讀。

☞閱讀習慣二:閱讀時多圈點批註

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需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家長、老師要提醒孩子在閱讀時注意圈點批註,這樣做一是可以保持孩子閱讀時的注意力,不會讀著讀著就走神;二是把重點、難點圈畫出來後,孩子再次讀到有同樣困惑的地方時,能更好、更快地回憶起之前他們之前的看法和體會,引起閱讀重視。

☞閱讀習慣三:善用查詢工具

我們在閱讀時候,總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孩子的閱讀積累、知識儲備有限,他們在閱讀時遇到的難題可能會更多。

那怎麼辦呢?每次都需要家長、老師來幫助解決閱讀困惑嗎?

不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老師們與其每次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還不如教會他們解決難題的方法。

要讓孩子意識到,當自己閱讀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時,可以藉助工具進行查詢、理解,如使用工具書、網路等。孩子自己查閱資料時,可以看到更多的文本材料,這也是一個閱讀的過程、一個學習的過程。

☞閱讀習慣四:學會放棄書籍

有時候“堅持”很重要,有時候“放棄”更重要。

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讀不下去的書”,可能是書籍太難了,不適合孩子現在的年齡,也有可能是孩子對這本書沒有任何閱讀興趣,是被父母強制要求閱讀的。

這個時候,家長、老師們需要理解孩子,對他們寬容一點。

我們任何人都有不想做的事情、不想吃的食物……

將心比心,如果讓你讀一本你不喜歡的書,你被迫讀起來肯定也很痛苦對不對?所以,我們應該允許孩子放棄閱讀,甚至鼓勵他們放棄閱讀。可以把這本“生澀難懂”“毫無樂趣”的書暫時先放一放,先讓孩子讀他能讀懂、有興趣讀的書。而那本暫時被放棄的書,也許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就願意去讀而且能夠讀下去了。

☞閱讀習慣五:做好閱讀記錄

和你去銀行存錢一樣,孩子的閱讀也需要存儲。

雖然你一次又一次地去銀行存錢,但最後你只需要看一眼“賬戶余額”你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少存款。閱讀是一樣的,也需要有一個像銀行系統一樣的“閱讀記錄”。

每次孩子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都要讓他學著記錄下來:讀的書籍/文章名字、閱讀字數(頁數)、閱讀體會等等。

這有什麼用呢?成就感!

孩子到了某個年齡,翻開自己的“閱讀存摺”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讀了那麼多書,會非常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驅使他去讀更多的書、會讓他一直堅持閱讀。除此之外,他還可以在自己的“閱讀存摺”中分析自己的閱讀數據,了解自己看的哪一類書籍較多/較少,從而調整自己的閱讀結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嘗試,也需要家長、老師們的助力。所以呢,大家先不要著急,慢慢來,參天大樹都是一年一個年輪長出來。

孩子在閱讀、在學習,我們家長、老師也要學著去等待,等待孩子慢慢成長、慢慢變得更優秀。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愛讀書、多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