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女兒:嫁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所謂三觀,無非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不合真的不能在一起,因為思想、感知全都不一樣。什麼是三觀不合?三觀不同不等於三觀不合。比如,你喜歡旅行,他喜歡宅,這沒有問題。一旦你說追求詩和遠方,他卻倒過來批評你矯情,就會產生分歧;你愛大海,他愛大山,也談不上不合適。但如果你說大海很漂亮,他卻說淹si過很多人,很難不會引起爭吵。

女孩L,大學四年,戀愛兩年半。

畢業一年後,和男友開始談婚論嫁。男友家在一個省會城市,據說家裡經濟條件不錯,而L家在小縣城,爸爸媽媽都是普通工人。

說到訂婚,L平日沉默寡言的爸爸建議,一定要去男孩家裡小住幾天,看看男孩和家人的相處狀態。還說爸爸媽媽不會替她的婚姻做主,只會提出自己的意見。

男友家一百六十多平的房子,在那個省會城市,至少也價值小三百萬,四室兩廳,生二胎、三代同住也沒問題。

但待了一天,L就感覺不對勁:四五十平米的客廳,窗簾上打著補丁;男友從幼稚園到小學的課本、試卷,擺了半個房間;用了十幾年的粥鍋,鍋蓋壞了,纏幾根花花綠綠的繩子繼續用。

幾個人坐在一起聊天,男友的媽媽,張口閉口就是過去如何如何。而對於一切自己不曾接觸的新事物,比如微信,比如手機照相,比如微波爐,總是一句話: 我哪兒學的會!

L跟男友說,你耐心把他們教會,就不用老替他們操作了吧?男朋友的態度是隨他們去。

看著男友對爸爸媽媽言聽計從,L突然想到,戀愛幾年來,對於專業之外的事情,男友也是從不關心的。

讓L做出分手決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某次去廚房,男友的媽媽竟然拿著自己老公破洞的內褲擦廚房灶台!

L當時覺得心裡很堵。她自己家雖然並不富裕,但整潔衛生是必須的,穿的用的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體面些。之前男友經常把襪子隨意扔到茶幾上、飯桌上,L說過好多次都沒有效果。這件事讓她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原生家庭養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啊。

因為內褲擦灶台這事,L很認真地和男朋友談,因為他們倆結婚的話,和公婆免不了會住在一起,所以生活習慣挺重要的。結果,男朋友來了一句:“內衣也是洗乾淨的,沒你們縣城的人講究多。”

一句話,讓她寒了心——一旦走入婚姻,可怕的並不是同公婆如何如何,夾在中間的老公如何處理媳婦和親媽之間的磨擦,才是日子幸福與否的關鍵。

一個朋友,結婚紀念日領了離婚證。聊起原因,她想了半天,竟然沒有一個理由擔得起離婚。

她努力想,最後說:“也許是三觀不合吧。”

比如她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戀愛時老公還能偶爾陪她;但婚後她提起來去電影院,老公總說在家下載來看就行了。

比如,她喜歡一家人每週至少一次外出吃飯,老公總宣導勤儉節約,覺得太浪費錢。

不管上學時還是工作後,每年她都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學烘焙、考駕照、學插花、練習簡筆劃等,每個都學得像模像樣。

而男友畢業後基本停止了成長。自己不成長,還覺得老婆瞎折騰,直到前些日子被迫下崗。

倒是在外人看來極不對等的H夫婦,卻過成了夫妻典範。

H父母都是醫生,典型的中產家庭。H老公出身偏遠地區的農民家庭,家境一般。

第一次去男友家,H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的——她有自己的主見,也明白父母的閱歷有自己抵達不了的地方。此行需要先坐飛機、後倒汽車再坐農用三輪車,他們一行四人下了汽車後,臨時得知三輪車壞在了路上。

男友不急不躁,直接打電話給家裡,開玩笑地跟父親說啟動預備方案。因為村裡路不好走,車子也多破舊,壞掉的事時有發生,為防萬一,男友一家早早和另一個鄰居說好,如果訂好的車壞了,就暫時租用他們家的。

站在大太陽底下等第二輛車來時,體會著這曲折的“婆家路”,H並沒有信心把這段愛情走下去。

在老公家的村莊,准婆婆家的房子是最好的;和村裡人聊天,得知准公婆是他們村第一個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的、第一個裝有線電視的、家裡藏書最多的……

那次,在老公家的小村,H和父母一住就是半個月。那是個重男輕女的地方,公婆卻總一起做飯,飯後准公公也會一起收拾碗筷。兩位老人最遠只去過縣城,但和H父母聊起來,雖然有點緊張卻無絲毫諂媚。H和男友拿著iPad打遊戲,准公公還很感興趣,主動讓倆孩子有空了教他和老伴打遊戲。

有次吃飯,公公端著湯,不小心踉蹌一下,湯撒了。婆婆的第一反應是起身,關切地問了句:“沒燙著吧?我再做一個去。”這麼有愛的畫面,很多家庭裡都看不到,這種情況下,女方多半是責駡另一半不小心、笨手笨腳。

回家路上,H的爸爸跟她說:

“如果你喜歡,就嫁吧。你們會窮一時,但不會窮太久。他們家考慮周祥,沒有因為車壞掉而耽誤行程;他們在村裡能把日子過在前頭,換到城市裡也不會差,缺的只是環境。他們家庭和睦,對待我們不卑不亢,雖然見的世面不多,但格局不小。他們不抵觸未見過的領域,這種對新鮮事物的熱情,和你的習慣很像,這才是你們日後和睦相處的根本。”

爸爸這些話,就是精神上門當戶對的最好解釋吧?

事實上,H和老公的小日子,婚後確實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雖然老公出身農村,但上進、思變,剛結婚時和老婆住在老丈人家,也不覺得寄人籬下。升職、買了自己的大房子以後,也從不覺得自己有多牛逼,更沒有鳳凰男那種翻身以後的嘚瑟。

戀愛時,女孩很容易被“對自己好”迷惑,卻忽視了堅強勇敢和有擔當對一個男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品格。躲過下雨送傘、下車接站這類“小恩小惠”,多觀察他遇到變故時如何處理事情,才能越過熱戀的荷爾蒙,找到值得相伴一生的伴侶。

更別覺得“結婚了就好了”“有孩子了就好了”,當生活遭遇重大變故,極少數人或許會改變,但尋常日子裡更多的是瑣碎小事,這些小事並不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或生存觀念。

沒有哪個積極上進的人,婚後甘願日子一成不變;也極少見到追求安逸生活的人,婚後能為了老婆孩子像打雞血一般承擔起責任。基本上,她/他婚前是什麼樣子,婚後就是什麼樣子。

期待伴侶按自己的期望改變,是婚姻爭吵的最根本來源。

我聽說過的最簡單粗暴的分手故事是這樣的:過年時,女孩因為父親生病,給老家打了兩萬塊錢回去;男孩老家呢,覺得女孩出嫁後就是外人,娘家的事能少管就少管;當時他們倆正計畫買房,看到女孩的匯款條,男孩說了句:“很快就要還貸款了,錢能省點就省點吧。”

從這句話裡,理智的女孩看到了婚後的一連串戰爭:男友的老家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不可能改變“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觀念;大男子主義的他,一直表示以後家裡的錢要由他管理;公婆的思想更是“男人為天”,女人要低眉順眼。思前想後,她直接提出了分手,因為“三觀不合”,無法愉快生活。

第一次聽到這個事,我也二十多歲,感情至上,覺得女孩有點大題小作。十幾年過去,回頭想這個故事,真心佩服女孩的明智:三觀不合,在一起的磕磕絆絆遲早會把曾經的愛情消磨掉,爭吵註定成為常態。而那些三觀一致的伴侶,無論婚後是貧是富,總能因為目標和方向一致,把生活過得充滿歡聲笑語。

所以,如果我有一個女兒,一定讓她明白這些——

你喜歡去西餐廳,他喜歡擼串,沒關係。但如果他非說你裝,這就關係大了。

你喜歡到美髮沙龍做頭髮,他喜歡街邊的5元剃頭攤兒,沒關係。但如果他非說你太奢侈,再詆毀一下你長得不漂亮,那就關係大了。

你喜歡運動,他喜歡宅,沒關係。但如果他非說你去健身房都是錢多燒的,那就關係大了。

精神上的門當戶對,並不是說你們對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完全一樣,而是懂得尊重和欣賞對方。 不然當激情褪去,日子平淡成一地雞毛時,聊個天都雞同鴨講,你眼中的生活就是他眼中的浪費,動不動演繹成一場夫妻大戰,日子過得還有什麼意思?

盧思浩說:

“三觀不同,一句話都嫌多。人和人之間一定存在磁場這回事,沿著三觀向外輻射。有人說了千句還是拉不近距離,有人坐在對面不說話也不尷尬。你一個眼神,他大概就懂了。

頻率相似的人順其自然就會聚在一起,磁場不合的人講幾句話就像在翻山越嶺,你始終到不了。”

話說,我們終其一生,不過只是想找一個談得來、合脾性,在一起舒坦,分開久了有點想念,安靜久了想鬧騰一下,吵架了又立馬會後悔認輸的合拍的人。

有句話叫,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心的空間太擁擠,把位置留給值得的人就可以了,更何況是每日一起朝夕相處的愛人。

餘生,和一個三觀正且三觀合的人在一起。 這種來自靈魂的共鳴比任何一種膚淺的吸引都要長久而有趣。

去愛一個默契的人吧,從此長河落日,現世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