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可謂是我們生活中最物美價廉的食物,但是最近網上關於雞蛋的爭議有很多。前段時間某知名電視節目,竟然爆出水煮蛋變綠後會降低人體免疫力、致癌的說法,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細心的人會發現,蛋黃的顏色分很多種,一般煮的時間比較短的雞蛋中,蛋黃的顏色就會比較深。


因為這時候的蛋黃還沒有完全凝固,處於半液體狀,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溏心蛋。


當雞蛋煮到剛剛全熟的狀態時,大約8-10分鐘左右,雞蛋的蛋黃變成了稍微淺一號的黃色。


有些人擔心不熟的雞蛋吃了會有細菌污染,所以又多煮了一些時間,這個時候蛋黃的外皮就會慢慢變綠了。

為何雞蛋煮出來,蛋黃變成了綠色?


蛋黃之所以變綠,其實是由於蛋白質發生熱變性反應導致的。


我們都知道,蛋白中的蛋白質最為豐富,當蛋白質中的硫化物在加熱的環境下,就會與氫元素結合,形成硫化氫氣體。


雖然硫化氫氣體聞著像臭雞蛋的味道,但是由於其產生的量很低,再加上氣體擴散速度快,所以我們很難聞到這種味道。當硫化氫氣體遇到蛋黃中的鐵元素時,那麼產生的硫化亞鐵就是導致蛋黃變綠的「罪魁禍首」。

變綠的雞蛋到底能不能吃?


有「專家」表示,雞蛋變綠後會產生有害物質,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還會使免疫力降低,導致癌症的發生。其實所謂的有害物質就是硫化氫、硫化亞鐵這類物質。


我們仔細想想,人們如果吃了大量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是不是就會放出很臭的屁。其實這是由於食物在腸道消化的過程中,會通過微生物發酵產生硫化氫、生物胺等代謝產物。

這些氣體的產生量遠遠超過雞蛋中產生的硫化氫氣體,更何況,我們胃部有強大的穩定系統,胃酸會與硫化物發生反應,產生硫化氫、氯化亞鐵等物質,這些物質不會參與到人體的新陳代謝,而是通過糞便排出了體外。


所以你不必擔心,變綠的雞蛋會對身體有害。


所有離開劑量說毒性都是耍流氓,雖然建議您不要把雞蛋放置時間太長再吃,但是偶爾買到了蛋黃變綠的雞蛋,也不用過度焦慮。

雞蛋到底應該怎樣做最營養?


其實不管怎麼說,雞蛋還是水煮是最有營養的,但是一定要煮熟。


因為溏心雞蛋很可能受到細菌的污染,建議您煮雞蛋時盡量冷水下鍋,煮到8分鐘左右時最佳。


這個時候的雞蛋黃已經完全凝固,且細菌幾乎被消滅,營養物質保存較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