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新聞,男子初中時被老師虐待,20年後攔路扇老師耳光。

事情有些極端,但也能看出,如果孩子不被老師喜歡,

那留下的心理問題會有多麼嚴重。

如果孩子不被老師喜歡,家長要怎麼做呢?

美國知名育兒網站parenting.com給出了5點建議。

1

小學二年級的布布放學回家後,垂頭喪氣地說:

“ 媽媽,老師不喜歡我

我做的所有事情她都不滿意,還總是大聲批評我!

今天上課,她還說我不聽話,沒有資格回答問題。我再也不想去上學了。”

布布媽一聽就上火了,急忙給老師發了條訊息:

“ 老師,我兒子覺得你不喜歡他,他是做錯什麼事了嗎? ”

老師的回覆很謹慎,堪稱滴水不漏:

“您說什麼呢?我怎麼可能不喜歡布布?

班上所有孩子我都喜歡呀。您放心,我不會偏心任何一位的。”

布布媽不死心,繼續追問老師,老師也一直堅稱自己不清楚。

就這樣,布布越來越不喜歡上學,成績也下降得厲害。

布布媽著急又無奈。

的確,孩子認為自己不被老師喜歡,

不但自信心會受挫,在學校的表現也會越來越糟糕。

但是,這卻又是一件很可能會發生的事。

很多孩子會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

  • 有些說老師偏心別的同學;
  • 有些說老師會因為某一個孩子的錯誤懲罰所有人;
  • 有些說老師對自己不耐煩;
  • 有些說老師常常奚落、諷刺自己;
  • 有些說自己被其他孩子欺負了但老師無動於衷……

聽到這些,家長們確實要費很大力氣壓抑住自己

跑到老師面前大喊“為什麼”的衝動

的確,這樣做很可能適得其反。

不妨試試我們今天的“五步溝通”法則,

你會與老師更順暢地溝通,

也可以更快地解決孩子不想去上課的難題。

第一步:耐心詢問,搞清原委

孩子有時候記不住太多細節、也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

只能泛泛地說“老師對我不好”。

所以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了解真實情況。

通過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

比如:

  • 老師都說了些什麼?
  • 當時發生了什麼讓老師這麼說?
  • 老師的語調和表情是怎樣的?

記得要用輕鬆的口吻去問

不然你營造的緊張氣氛很可能讓孩子

誇大事實、或者嚇得拒絕交流。

一開始,不必太過緊張。

因為有時候,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太一樣。

他的回答也許只是憤憤地說

“老師逼我寫作業”或者“老師非讓我午睡”,

而這種“老師對我不好”不過是孩子的認知不到位而已。

這樣的情況,家長自己開導孩子即可。

第二步:對孩子表示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非常沮喪,告訴他,

你準備在紙上或者手機上把他的話一一記下,然後去找老師好好談談。

這樣做有三點好處:

  • 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意;
  • 孩子覺得你重視並尊重他的想法;
  • 孩子明白你是節奏地幫助他,
  • 而不是一股腦衝上去替他解決所有問題。

敲重點,這裡你要說

“ 爸爸媽媽要找老師談談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

而不是“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

因為這裡,你需要處理的是孩子的情緒,

而不是讓他認為你要去給他出氣。

讓孩子明白:

家長、老師、學校擁有一致的目標,

那就是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教育體驗。

如果孩子是小學高年級,

家長其實可以鼓勵他自己和老師去溝通,

比如直接問問老師為什麼總不叫他回答問題。

有的時候老師只是太忙,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讓孩子難過。

而孩子自己去溝通,不但會比家長親自出面造成的壓力小,

也會讓老師更加賞識孩子的自主性。

第三步:拒絕扣帽子,與老師正面溝通

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和老師談談,

那麼可以和老師約一個非上下學的時間,引起老師的重視。

記住,溝通的目的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向老師尋求幫助。

有些家長因為太愛孩子,覺得孩子不可能犯錯,

就會直接說:“我孩子說你XXXX了。”

但他們忘記了,有時候孩子說的,

並不是實情,而只是片面的看法。

更明智的溝通方式是:

  • 開頭先說,“ 我這次拜訪的是因為有一個難題。
  • 希望您能幫助我了解為什麼孩子會擔心您不喜歡他。 ”
  • 然後再告訴老師,孩子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
  • 越具體越好,盡量用孩子原話複述。

這樣的表述方式沒有攻擊性,會讓老師卸下心防

認為你是支持他的工作的,並願意一起尋找答案。

再次敲重點:一定要讓老師覺得,你並沒有想指責他

如果老師本來就壓力很大、或者工作很累,

聽到批評一定會有很強的防衛甚至對抗心理,這並不利於雙方溝通。

所以一定要反覆表明,你只是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般有三種可能性。

最理想的情況是,老師知道事情的原委,並和家長共同找出解決答案。

比如,老師會告訴你,她認為你的孩子學習狀態不錯,

所以她原以為沒有必要點他名回答問題。

如果孩子覺得沒有被重視,那麼以後注意即可。

稍差一點的情況是,老師真的有發脾氣,

讓孩子認為老師是在針對他。

但其實作為父母,我們自己也常常有忍不住“揍孩子一頓”的衝動,

發脾氣就更經常了,所以將心比心,老師有時情緒不好也可以理解。

告訴孩子,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有些老師確實笑容少一些,

或者性子急一點,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喜歡你。

最差的情況是,老師真的有意在排擠你的孩子。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我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很愛孩子、

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也會有例外。

如果孩子的老師真的有故意刁難的行為,那麼家長要採取以下措施。

第四步:與老師溝通無效,那麼嘗試越級

如果家長找老師數次溝通未果,

而且確定老師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意圖,那麼家長有兩個選擇:

A)給孩子上一堂人生成長課,讓孩子明白有些時候,

事情並不能100%如願;

B)繞過老師,直接去和校長溝通。

選項A也許聽上去有些憋屈,但反而對孩子比較有利。

因為這是幫助孩子建立是非觀的好時機,

當孩子明白大人也會做錯事,他就開始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這不但會讓孩子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

也會讓孩子更堅強,學會面對困難與挑戰。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孩子的課業沒有受太大影響。

如果孩子已經因為老師的態度不願意上課了,

那麼一定要找老師的上級溝通,也就是選項B

告訴學校領導,在此前你做的努力都有什麼,

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似乎並沒有解決。

明確表示,你希望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所以你需要更進一步介入。

一般校方會有兩種處理方式

組織一場調解會、或者直接與老師溝通。

這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到了這一步,

家長與老師的關係已經不會太友好,

而且這可能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校生活。

不過,如果你確信老師確實對孩子有失公允,那麼這一步仍然是必須的。

第五步:堅持立場,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如果你覺得老師會因為以上的處理方式而對孩子撒氣,

那麼請堅定不疑地提出給孩子換班級的要求。

一般學校會很不情願面對此類要求,

但是如果你確信孩子真的在班裡很受罪、且短時間內無法好轉,

那麼這一步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我們要再次強調,

這一定是在多次冷靜溝通和觀察之後才能做出的選擇。

千萬不能憑著孩子回家後的一面之詞,

就認為老師或學校處理不當。

畢竟孩子還小,很多真正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他們不能完全理解。

當孩子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時,不妨當做一個契機。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沒有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

在徵求孩子的意見後,孩子也不需要父母干涉,

那麼便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衝突,因為這也是也是一種交際技能。

美國知名臨床心理師瑪麗.哈特維爾沃克

(Marie Hartwell-Walker)說,

孩子小學階段開始,父母就要開始教他們懂得:

每一個衝突,都是溝通的機會。

來源: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