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最簡單的

收納方法

//

偶然間看了一檔日本的綜藝《跟拍到你家》,那才是讓人大!吃!一!驚!

雖然這是一檔真人秀節目,但是因為節目組超窮,請不起大牌,於是只能做素人——找一些夜間準備回家路人,說給他們報銷回家路費(日本打車很貴),然後要求跟拍到他家。

結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不管是自有房產,還是出租屋,你都能一眼看到這些日本家庭最真實的狀態。

一點也不“空無一物”!

我們和大部分日本家庭差不多,雜物也很多。曾經我們看的那些日劇也罷,IG的日本主婦也罷,不過都是讓人羨慕的“別人家”而已!

真正超會收納的都是極少數人。

比如這位已婚大叔的家,東松山的獨棟房子…進屋後發現,比想像中亂了不少~

偶爾,節目組還會碰到這種面積又小又超亂的出租房,亂到無處下腳……

還有好幾天沒刷的鍋和碗……

非常難得的情況下拍到一個很乾淨漂亮的家,就會被驚呼“這是第一次看到那麼漂亮的房子”!

(唉,所以,實際日本家庭住的到底怎麼樣?)

看到這裡,是不是也會有人想要跳出來說,頓時慶幸自己住得其實還不錯啦!

嘖嘖嘖,你看看,這就是人性啊~ 就是容易在別人的“沒那麼好”上找平衡啊~

今天舉這個真人秀的例子,小編可不是為了讓你們集體吐槽日本人的家。

畢竟全世界各國都一樣,都有“優秀家庭”和“普通家庭”。

舉例,就是為了認真考慮一下,如果“空無一物”真的那麼難做到,還有什麼更簡單,更容易讓我們做到的收納套路呢?

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第一步:清理不用的長期儲物

前兩天,那篇教你怎麼扔扔扔,反響不錯。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相信我:衣物也好,小件也罷,電器更是如此,要是超過一年沒使用,真的應該清了!

第二步:物品都要分類

不是按照物品的屬性分,而是按照我們的生活習慣來把物品歸類。非常簡單,我一說你就懂:

陳列展示(掛畫,擺件,各種好看的杯子和碗)

隨手放(最主要是衣物,鑰匙,吃不完的零食)

經常用(這個不用解釋)

長時間儲藏(過季的衣物,過季的工具)

看著很簡單,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又因為這些而困擾——

長時間儲藏的東西越來越多;

隨手放東西的地兒根本不夠用!

本來長時間儲物的東西應該​​如上面所說,只放些過季的東西,到了它的季節你還是會拿出來使用。

但現實中,你會發現,長期儲物的東西居然越來越多!而且,我們留著它的原因不是還會用”,而是“捨不得扔”!

所以,要解決日常的收納,就要真正處理好“ 經常用——隨手放——長期儲物”的關係,然後把多餘的東西都清理掉。

經常用:斗櫃超實用,你發現了嗎?

之前小編有個誤區,覺得大部分人都不重視的長期儲物和隨手放,後來才發現,那些經常用的區域,很多人一樣沒有重視。

比如,常見的衣櫃的經常用區域是下面這樣的,而最頂上和最底下的空間就可以作為換季物品的長期儲物區域。

其他公共區域,經常用的區域高度也差不多。基本從我們的小腿,到頭頂位置。

記住這個高度,就是我們的“經常用區域”。

之前說盡量做頂天立地的櫃子,那是為了拉長牆面,在視覺上顯空間更大氣。

但實際來說呢,根據前面的高度,最最最實用的還是斗櫃!

納尼?幾個意思?我剛做完頂天立地的櫃子,你就讓我換斗櫃???

頂天立地的櫃子,還是可以用在玄關,臥室以及部分寬闊的走廊。

除此之外,若你還覺得收納不夠,再想增加櫃子。那第一選擇,便是斗櫃了!

最簡單幾點原因,我揉碎掰開分析給你聽:

1,高度合適,正好在經常用的高度區間裡。

2,斗櫃因為大多是抽屜的,所以,你要取物的話經歷動作非常少:

打開——取出——關上。

如果換成其他櫃子,你試試,那些不是經常用的區域你可能要經歷

開門——踮腳——取物——恢復——關門

或者

開門——蹲下——取物——站直——關門

如果更高,你還要搬凳子搬小樓梯,更麻煩。

步驟超過5個以上,我可能真的懶得動了。

3,斗櫃的檯面增加了隨手放的空間,而斗櫃上方牆面又有了陳列展示的空間,一舉兩得。

增加隨手放的空間

這裡主要是指的是玄關和臥室!

如果玄關沒有隨手可以放鑰匙和雨傘的地方,那我可能真的會把鑰匙和雨傘扔在進門後動線所在的任何地方…然後,下次又找這兩樣小物找得焦頭爛額……

如果臥室沒有掛衣桿,那我也可能像下面這位網友似的,把隔夜衣又堆滿了飄窗…

或者在樹杈衣帽架上把衣物掛得四仰八叉…

所以,你應該猜到了。

玄關和臥室,除了可以做頂天立地的大櫃子,增加可以隨手掛的衣帽架(鉤),以及可以隨手放小物的檯面空間也很有必要。

玄關

這裡就簡單總結,首推的完美方案是:

衣帽架(鉤)+鞋櫃(可以頂天立地,可以單個)+換鞋凳+鏡子。

簡易點的,就是衣帽架+鞋櫃,或者衣帽架+換鞋凳。

你懂的,衣服掛起來,包包掛起來,鑰匙之類的小東西也可以掛。你要是弄個小筐或者托盤在鞋櫃檯面或者換鞋凳上,放零碎的小物也是不錯的選擇。

臥室

說完玄關,臥室就也是同理。

掛衣桿+櫃子(飄窗)上面的檯面,就是我們隨手放的空間。

前兩天,我還給朋友畫了個簡易效果圖,基本上也注意了這兩塊。

直接用掛頂的衣帽桿比落地的更好打理,斗櫃和飄窗上的檯面都可以放小收納筐,來解決一些零碎小物的置放。

(這種掛頂的衣帽桿,最好不要直接用在吊頂上,冬天的衣物一來可能不受力。用在原始房子的頂或者樑上,比較結實)

如果你家受條件限制,就只能用落地的衣帽桿了。作用一樣,打掃不便而已。

大體從掛衣數量,美貌,衛生幾個調度考量,你倒是可以把這個排序作為參考:

掛頂衣帽桿>落地一字型掛衣桿>落地樹杈掛衣桿>牆面掛鉤

陳列展示最簡單的套路

是小隔板

除了掛畫是直接上牆外,其他東西幾乎都可以用小隔板來做陳列展示。

書本,瓶瓶罐罐,旅遊淘來的喜愛小物,通通可以往上放。

說實話,上牆比攤滿整個桌面(檯面)強太多。

既然有陳列的意味,只要色調不要太亂就OK啦。

此處敲個黑板。

雖然隔板方便,但也不要貪多,不然打掃起來,可是挺累人的!

最後,給你們抓一下今天的重點。

家裡會看著亂是因為,隨手放的收納不夠,以及長期儲藏的空間已經滿了。

只要學會解決這兩點,順便增加一兩個斗櫃做為收納儲藏,你看,偷懶收納,也不是什麼難事啊。

來源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