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雞腿肉100g;洋蔥1/4個;生抽醬油2湯勺tbsps;味淋1湯勺tbsp;青酒2湯勺tbsps;糖1/8茶勺tsp;雞蛋2個;香菜適量;米飯1碗

做法

準備食材將雞腿肉切小塊,洋蔥切條備用。炒鍋加入生抽醬油、味淋、青酒和糖攪拌均勻後加入雞肉和洋蔥。開火後轉為小火,將雞肉煮熟。用筷子將雞蛋黃挑破,稍微攪拌即可,不要將雞蛋徹底打散。將蛋液倒入鍋裡煮到半熟後撒香菜。將做好的雞肉澆到米飯上就可以食用了。黃燜雞米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童仔雞1/2隻;乾香菇8朵;青尖椒1個;生薑2片;料酒1大勺;生抽1勺;老抽1勺;鹽1克;冰糖10克

做法

仔雞清洗後斬成大小均勻的塊;乾香菇用清水泡發至軟,去根洗淨,濾出泡香菇的水;辣椒去蒂及籽切成塊;起油鍋煸香薑片,倒入雞塊翻炒,揮發掉部分水份後烹入料酒,加醬油上色;倒入香菇及香菇水,湯水量與材料基本持平;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加蓋燜煮15~20分鐘,隨後調入鹽和冰糖,開大火適度收汁,最後放入尖椒炒勻出鍋,也可以直接蓋在米飯上。照燒雞肉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雞腿;雞蛋;青菜;澱粉;日本醬油;高湯(買的現成的雞原汁高湯);高湯(買的現成的雞原汁高湯);糖;酒

做法

雞腿去骨,兩面沾上澱粉,拍去多餘的澱粉,千萬不要裹很厚,因為不是油炸不開火不加油,雞皮朝下放入鍋子,並按實,讓雞皮每個部分都接觸到鍋子蓋上蓋子,中火燒5-7分鐘(雞皮油脂很多,燒一會兒就會有油跑出來)如果跑出來的油很多就用廚房紙巾吸掉,知道把雞皮煎到金黃色就翻面翻面後雞肉燒到7分熟的時候倒入醬汁(日本醬油2勺,酒2勺,糖1勺,適量高湯),醬汁倒進去的時候千萬不要澆在雞皮上,這樣雞皮脆脆的口感就沒有了煮入味之後取出雞肉切塊剩餘的醬汁繼續煮到濃稠,把切好的雞肉放入,這時候就可以翻動整個裹上醬汁盛好白飯,把雞肉擺在飯上,並澆上醬汁煎蛋和燙青菜也放上去就好了番茄滑蛋牛肉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米飯1碗;番茄2個;牛裡脊肉100克;雞蛋1個;蔥小半根;薑片3-4片;鹽1-4小匙;料酒2小匙(分兩次放,一次1小匙);澱粉1/4小匙;色拉油1大匙;清水半杯;醬油1小匙;白糖1/4小匙;水澱粉適量;香油適量

做法

材料很好準備:番茄2個。牛肉100克,雞蛋一個,蔥小半根,姜1小塊。準備好後就把牛肉切片,番茄切成大的滾刀塊,蔥切段,姜切片,雞蛋打入碗中備用牛肉切好後放入容器,加入鹽,料酒,澱粉,色拉油拌均,放在一邊醃30分鐘左右現在就可以炒了,鍋內加入少許油,燒熱後倒入牛肉過油,變色後撈出瀝油鍋內加入一大勺油,爆香蔥段和薑片,加入番茄塊翻炒一下,放入清水,醬油,料酒,白糖,少許的鹽,煮滾後勾薄芡,加入牛肉片,淋上蛋液,最後淋少許香油即可出鍋,吃的時候把米飯盛在平盤上,淋上番茄滑蛋牛肉就好了肥牛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肥牛100~150克;西蘭花隨意;花椰菜隨意;洋蔥1個;胡蘿蔔隨意;西芹1/2棵;生抽15克;蠔油10克;味噌5克(可選);白糖10克;料酒5克;胡椒粉少許

做法

用洋蔥1/2個、西芹1/2棵和胡蘿蔔1/2根切開放入鍋中,加水沒過原料大火燒開,小火熬煮15~20分鐘;撈出鍋裡的蔬菜原料,煮開湯汁放入肥牛,涮至變色撈出;過濾掉涮牛肉產生的浮沫,調入生抽、蠔油、味噌、白糖和胡椒粉攪勻燒開,即成肥牛蓋飯澆汁;將配菜西蘭花、花椰菜和胡蘿蔔改刀修整,放入開水鍋裡焯1~2分鐘撈出控干備用;焯水時放一些鹽,使蔬菜有個基本味;焯完水的蔬菜一定要控干;炒鍋放少許油將1/2個洋蔥絲煸炒一下,加入2勺澆汁調味略滾,然後把洋蔥絲蓋在盛好的米飯上;再將涮好的肥牛放入炒鍋裡,淋幾勺澆汁拌勻略加熱,蓋在洋蔥絲上;擺上配菜,淋上澆汁即可。日式牛排丼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肉眼牛排300g;甜椒半個;秋葵4個;蔥白一截;洋蔥半個;(裝飾用)豆瓣菜適量;蒜頭一瓣;日式醬油2-3大勺;味啉1大勺;清酒2大勺;檸檬汁1大勺;米醋1大勺;橄欖油1大勺;粗鹽適量;現磨黑胡椒適量;米飯2人份

做法

首先煮好兩人份的米飯,牛排要提前一小時從冰箱裡拿出來回復室溫將蔥白縱向劃一刀,攤開舖平,切成細絲待用,甜椒去掉蒂頭和籽後切成圈,秋葵搓掉表面絨毛後洗淨待用將洋蔥和蒜頭都用細擦板擦成泥,放在一起待用在牛排的兩面撒上海鹽和現磨黑胡椒,再倒上橄欖油抹勻待用取一個平底鍋,大火預熱2分鐘後放入牛排,一面煎一分鐘後翻面,將另一面再煎一分鐘,將兩面都煎至焦黃轉中火,再將牛排的每面煎約2分鐘即可出鍋,也就是煎牛排總共需要約6分鐘在離牛排出鍋還差一分鐘的時候,把甜椒圈和秋葵放到鍋裡一起煎將煎好的牛排盛在盤子裡,放在一旁休息待用,這時候甜椒和秋葵也就差不多熟了,炒軟即可,盛出待用轉小火,將洋蔥蒜頭泥倒入鍋裡略翻炒倒入清酒、味啉和醬油,再倒入一小碗清水,煮開後繼續煮上個3、5分鐘,至洋蔥的辛辣味道消失,醬汁略顯濃稠再倒入檸檬汁米醋,再次煮開即可關火,嚐一嘗醬汁的味道,不夠咸就再加些鹽進去這時候放牛排的盤子裡應該會有些肉汁,也一併倒入醬汁中。煮好的醬汁倒進小碗中待用盛兩碗飯,將休息過的牛排切片,秋葵也斜切成片在米飯上擺放甜椒圈,然後鋪上切好的牛排和秋葵,再放上一撮蔥白絲,最後放上豆瓣菜作為裝飾,和醬汁一起上桌即可咖哩雞肉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米飯;胡蘿蔔一根;土豆半個;洋蔥一個;雞胸肉一塊;大喜大黃金咖哩;蔥;姜;蒜

做法

蔥薑蒜切沫備用洋蔥、土豆、胡蘿蔔、雞胸肉切小丁鍋入水,焯一下雞肉撈出雞肉備用鍋內入油,倒入洋蔥炒下再依次放入胡蘿蔔丁、土豆丁翻炒最後倒入雞丁倒入少許水,煮十分鐘加入咖哩塊,等汁濃稠後出鍋澆在米飯上,灑少許芝麻即可蔥烤大排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豬大排;蔥段;冰糖;姜;老抽;生抽;白鬍椒粉;鹽;澱粉

做法

蔥烤大排烤字本是誤傳,應為㸆,指用小火讓原料慢慢收汁進味的做法,寧波烤菜的烤字同理。原料豬大排(約1cm厚度)蔥段冰糖姜老抽生抽白鬍椒粉鹽澱粉大排白邊結締組織豐富,加熱後容易捲起影響形狀,劃斷3-4刀。放入塑膠袋內,用刀背拍散筋絡,拍得越薄口感越嫩,也更能吸附湯汁,拍好後的大排大約是原來大小的兩倍。加入生抽料酒和一小撮鹽醃漬大約4個小時。大排兩面鋪上澱粉。鍋內下底油,把撲好澱粉的大排放入煎至兩面金黃即可。盛出備用。鍋裡下油,小火把蔥段炒出香味。不要炒焦。加水,冰糖,薑片,生抽,老抽,料酒,白鬍椒和鹽調味。不用問我冰糖能不能用白糖,我的標準是不能。糖的份量稍微多一些,才能突出濃油赤醬的風味。嚐到味道比例合適了,下大排中小火慢慢滾,中途翻個面,大概需要二十到四十分鐘。收至汁濃,起鍋,澆在白米飯上。蔥烤大排蓋飯茄汁焗豬扒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豬扒部分;豬外裡脊肉約190g;大蒜4瓣;食鹽適量;研磨黑胡椒適量;橄欖油少許;白葡萄酒少許;松肉鎚1個;茄汁部分;番茄(中型)2個;黃皮洋蔥切丁1/3個;大蒜4瓣;番茄沙司2大勺;食鹽適量;研磨黑胡椒少許;橄欖油少許;白葡萄酒適量;荊芥(或羅勒)2枝;其他部分;米飯(或蛋炒飯)適量;馬蘇裡拉芝士適量

做法

先準備豬扒部分的原料。松肉鎚很重要,沒有的就用刀背代替。去掉裡脊肉外包裹的白色筋膜,剔除乾淨,不然會影響口感。逆著肉的紋理,切成大約3釐米的厚片。案板上蓋保鮮膜,將裡脊肉放保鮮膜上,再蓋一層保鮮膜。用松肉鎚或刀背敲打,敲的均勻一點。直到大概3毫米的厚度。在肉片上撒勻食鹽,研磨黑胡椒,橄欖油,按摩一下,正反面都要放。再放上切好的蒜片,醃製起來。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在一邊。準備茄汁部分的原料。把番茄去皮。在番茄頂部畫十字,再放滾水中焯一下皮就很容易去掉。把去皮的番茄切成小丁,待用。大火熱鍋,鍋裡放少許橄欖油,倒洋蔥丁和蒜碎爆香。香味出來了就倒入番茄丁,翻炒。到番茄略微出汁,轉中小火。倒入番茄沙司,攪勻。加入荊芥葉子(或羅勒),適量研磨黑胡椒,少許白葡萄酒,翻炒。加一點點水,(一定要少加,不要超過1杯)煮沸,然後再煮一會,等食材差不多都軟了,就加一點鹽調味,出鍋待用。烤箱上下火預熱200℃。開始煎豬扒。中火熱鍋,放橄欖油,放入剛剛醃製好的豬扒(要把蒜片去除到一邊,先不要下鍋),保持中火煎,一面煎好變色後翻面繼續。快煎好時烹一點白葡萄酒進去,香氣立刻就出來了。再把剛剛挪到一邊的蒜片放鍋裡,這樣蒜香也可以滲到肉裡,且不會焦掉。之後就出鍋了。準備一個烤箱可用容器,用米飯(或蛋炒飯)墊底,把煎好的豬扒平鋪在上面。倒入茄汁。撒一點點馬蘇裡拉芝士。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烤5分鐘即可。香濃嫩滑無味精的肥牛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肥牛片500g;洋蔥1個;蔥薑蒜未適量;高湯(雞湯、骨湯均可)蓋及肥牛片;生抽4勺;料酒2勺;蠔油2~3勺;冰糖(碎點) 2勺;胡椒秎(最好現磨)適量;水澱粉(稀)小半碗

做法

準備:切好蔥薑蒜末,洋蔥切條,調好材料湯汁(除水澱粉外第5行~9行所有材料)。1,水燒開,將肥牛片焯一下,變色即撈出,久了容易老(去血沫)。2,焯好的肥牛放一邊瀝水,鍋冼淨,少許油,蔥薑蒜末煸香3,鍋中放一塊豬油,化開,放入切成條狀的洋蔥,煸炒5分鐘。4,倒入高湯比洋蔥高點1.5倍左右5,放入除水澱粉以外所有調料,中火燒至冰糖溶化。6,放入焯好的肥牛片,翻炒5分鐘,讓洋蔥和湯汁與肥牛混合均勻(中小火)7,嘗下味道,如果湯汁不及牛肉一半,加開水,並加鹽等調味,不要加冰糖可換成白糖。8,轉大火燒開1分鐘,乘出肥牛及洋蔥,擺盤。9,鍋內放入水澱粉,大火稍微收汁,不要收太濃稠。10,澆汁到擺好盤的肥牛上,留適量澆米飯。親子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雞腿;雞蛋;米飯;洋蔥;醬汁(日本醬油,酒,糖,水)

做法

雞腿去骨,鍋子裡面不加油,雞皮朝下入鍋中小火煎.煎到皮有點焦黃的時候翻面再稍煎一下就好了雞肉切小塊,這時候雞肉內部還是粉粉的,沒有關係,等下還要煮把切條的洋蔥和雞肉都放入醬汁中,開火,煮開去浮沫稍稍煮一會兒,讓雞肉煮熟併入味雞蛋打散成蛋液,不要打太勻,稍稍攪拌開就行,這樣有黃有白特別好看汁稍收乾一些的時候(不要完全收乾)倒入蛋液燜一會兒,馬上蓋到飯上(米飯用了青菜香菇炒飯)最後撒上海苔絲就完成了日式牛肉蓋澆飯(牛丼)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火鍋肥牛適量;洋蔥1個;生抽1大勺;昆布高湯6大勺;糖1小勺;牛肉高湯1/3杯;白米1/3杯

做法

白米加入牛肉高湯和適量的水煮熟。鍋裡入油放入洋蔥煸炒。加入生抽,昆布高湯,開小火蓋鍋蓋煮至洋蔥變軟。加入肥牛一起翻炒。加入一勺糖,繼續翻炒,等牛肉全熟後即可。茄子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茄子;番茄;青椒或者青辣椒;胡蘿蔔;香菇;蔥;姜;牛肉醬

做法

茄子切片,用鹽抓勻,醃製20min。然後用水沖洗乾淨,晾乾。注意,一定要晾乾!下鍋時候茄子上不要濕漉漉的鍋裡熱油,下蔥薑爆香,把茄子放進去炒。一定要注意保持較高的油溫,避免茄子過多吸油然後加入切片的香菇和胡蘿蔔還有青椒最後放切片的番茄,稍微翻炒之後加兩大勺牛肉醬。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別的料汁把做好的茄子澆在米飯上。ok了番茄牛腩蓋澆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牛腩500克;料酒2勺;洋蔥1個;西紅柿1個;姜4片;番茄醬半小碗;老抽半勺;鹽適量;米飯1碗

做法

牛腩洗淨切塊,清水浸泡半小時(中途換水幾次,濾清血水)。撈起瀝乾。洋蔥去蒂洗淨切片,西紅柿洗淨去蒂切大塊。姜切片。油鍋燒熱,入薑片爆香。入洋蔥和西紅柿塊翻炒至食材變軟。番茄醬半小碗備用。鍋裡倒入牛腩塊,加半勺老抽,2勺料酒翻炒均勻。再加番茄醬炒勻。加清水(比全部淹沒食材還要多一點),大火煮開後中火慢燉。中途加鹽調味。牛腩酥爛,湯汁濃稠即可(中途如需加水,加開水較好)。燉好的番茄牛腩澆在熱米飯上。土豆豬肉咖哩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土豆2個;豬裡脊肉200g;澱粉3勺;咖哩粉4勺;料酒少許;老抽少許;姜少許;鹽適量;糖適量

做法

豬肉解凍至半冰時候切片切好豬肉片放碗裡,倒入少許料酒、老抽、水澱粉和鹽醃5分鐘熱油,(油稍微多些)放入2片姜,放入肉片翻炒,小心迸濺土豆切塊放入,大火翻炒1小碗水,加入2勺澱粉、4勺咖哩粉,少許適量鹽和糖混勻倒入鍋中翻炒蓋上鍋蓋中火燒7-8分鐘左右,再翻炒幾下,收汁差不多了,土豆酥軟為止起鍋裝盤吧,木有黑芝麻放在飯上了,不過賣相還行日式牛肉蓋澆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牛肉薄片;洋蔥;蠔油或其他喜歡的醬;日式甜醬油;雞蛋;蔥花

做法

鍋裡下一些油,炒洋蔥(多少根據個人喜好),洋蔥透明並有香氣的時候,入牛肉炒散不用等牛肉完全變熟,否則就老了,差不多一半肉變色了,就可以加入調料。日式烤肉醬,韓式烤肉醬,蠔油都可以炒均勻之後,將肉平舖貼於鍋底。一個全蛋打散,加入蔥花,直接澆在牛肉上等到蛋結的差不多了,千萬不要都熟,口感會太老,澆一點甜醬油,就可以出鍋放在飯上啦肥牛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洋蔥絲;海苔絲;肥牛片;米飯;白糖4勺;醬油;料酒;雞精;耗油;孜然粉;鹽;香油;芝麻

做法

熱鍋涼油,白糖4勺,微火燒成糖漿碗內放醬油,料酒,雞精,耗油,水,攪拌均勻倒入糖漿燒開後放切好的洋蔥絲等燒開後放入肥牛片大火燒開,然後等汁燒的差不多的時候撒些孜然粉關火放鹽和香油,出鍋澆在米飯上撒海苔絲和芝麻蠔油牛肉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牛裡脊60克;小蘇打/鹽1克;生抽1小勺;澱粉1/2小勺;蠔油1大勺;白糖1/4小勺;白米飯1份

做法

牛裡脊切成薄片,用清水+小蘇打浸出血水,沖洗一下瀝乾(最好用廚房紙擠乾),調入生抽、干澱粉拌勻,封油上漿備用;熱鍋冷油滑散牛肉片,斷生後盛出,控出餘油;倒入1勺清水、蠔油和白糖,開大火炒勻,下牛肉片快速顛翻出鍋;蓋在新鮮的米飯上即可。泡菜五花肉蓋飯19款蓋澆飯的做法,簡單好做,剩飯再也不怕浪費了!用料

五花肉;泡菜;洋蔥;韓式辣醬;糖

做法

五花肉切成片,備用洋蔥切絲,泡菜切片備用平底鍋加熱,把切好的五花肉一片片碼進鍋裡,隨著不斷加熱,可以看到肉片開始變色,肥肉部分透明化並有油脂溢出等到五花肉裡的油份逼出來,五花肉微捲時,放洋蔥進去一起翻炒,並加入泡菜進去加入兩勺泡菜汁,加入一勺辣醬翻炒均勻,再加入一勺糖提鮮,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