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我閨蜜,兩個孩子,經歷了一個寒假,

家裡每天亂得像案發現場:

老二把整捲衛生紙扔進了馬桶裡,

老大在旁邊拍手叫好;

老二毀了老大的畫,

老大給老二的臉畫成了花貓;

老大剛搭好的積木被老二推倒,

老母親聽到哭鬧撕扯聲從廚房躥出來拉架,

卻不小心光腳踩上一塊樂高,

疼得差點和孩子一起哭……

吃飯,吼;

洗澡,吼;

搶玩具,吼;

睡覺,吼!

吼來吼去,老母親終於吼得嗓子發炎,去醫院做霧化治療。

我說希望她早點康復,她卻連連說:

「呸呸呸,我才不要那麼快好!」

「天天往醫院跑,終於有了點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心安理得地玩會手機、追追劇,生病真好啊!」

中年老母,生個小病就當是帶薪休假,

要是能住個院,那簡直就是新馬泰豪華旅行福利大禮包。

我有位全職媽媽好友,戳著兒子的寒假作業訓斥:

「趕緊做!你再不好好努力,早晚有天被社會拋棄!」

結果他那碼著樂高的兒子頭也不回地反駁:

「媽,你可拉倒吧,你天天玩手機、看電視劇,

你再不好好努力,早晚有天被我爸拋棄!」

現在的孩子都快成精了,既有口才又十分佛系,

生生把一個有30多年生存經驗的中年婦女噎得啞口無言、黑人問號臉。

這還不算啥。

明星尚有人設崩塌時,

而你我老母親的人設只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挺。

以前的男人叫忠孝不能兩全,現在的女人叫家庭事業不能兼顧。

我那位外號「鐵人」的女上司,愣是在老公天天加班,

孩子發燒不能去託管班,自己又遭遇重感冒的情況下,

邊看孩子邊輸液邊做完了年度匯總報表和下一年的支出預算。

而這,只不過是眾多普通老母親生活的冰山一角。

愛怒吼的老母親,從來不是跟孩子​​過不去,

而是僅僅維持正常的生活運轉和孩子成長,

已經耗費掉了她所有的力氣,

時時刻刻、日日天天的和顏悅色就變成了一種奢侈。

每個中年婦女的心裡都要養著一片大草原,

才能經得住生活這匹野馬的踐踏。

她們只能用吼來掩蓋脆弱、疲憊與緊繃,

奮力強撐,虛張聲勢—— 「老娘我還ok!」

0 4

但其實,每一個愛怒吼的中年婦女,

每天都在吼與後悔之間來回徘徊。

為了努力訂正自己的修養,積極戒吼,

做個「好媽媽」,很多老母親想盡辦法。

物理療法:買東西,摔東西,用健身磨練意志;

化學療法:吃降壓藥,吃逍遙丸,喝養生茶;

移情療法:擼貓養狗,修花弄草;

電擊療法:四處打聽別人家牛娃的輝煌戰績,

收到連續的強烈刺激,對自己的娃徹底死心。

但是,不用著急。

每一個愛怒吼的中年婦女,

最終都會被孩子磨得耐力十足,脾氣全無。

曾經,我也是一個在奧數班上想手撕小孩的暴躁媽媽。

別人的孩子反應迅速,舉一反三,

老師講完,做起練習題來又快又穩又準。

而我女兒,念了半天題才猶猶豫豫動筆,

剛寫完算式又立馬擦掉,好不容易寫對了過程計算又錯了。

別人已經寫完了第二題,她還在第一題上磨蹭;

別人三道題全對,她一錯就是一雙。

急得我這個旁邊坐著的老母親如熱鍋上的螞蟻,

恨不得站起來衝過去幫她算一算。

下課回到家,我氣得躺在床上裝睡。

女兒走進來,輕輕地給我蓋好被子,

關上了臥室的燈,還小聲對爸爸說:

「噓,媽媽睡了,不要吵醒她......」

心裡一暖。

這個孩子,也許智商差點,但情商不低;

許邏輯思維窄些,但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值得讚許;

也許一生註定平凡,但也未嘗沒有幸福可期。

人到中年,顏值靠不住了,身材也不給力了,

頭髮大把大把地掉,記憶力蹭蹭蹭地下降,

想要活得輕鬆、幸福一點,全靠一樣—— 心態、心態、心態!

曲徑也能通幽,長林也有豐草,

幸福人生路從來不只那一條擁擠的官道。

雖然我們對娃的成功滿懷期望,

但對娃的平凡喜樂也同樣釋懷認可。

努力但隨緣,是最好的親子困境解脫。

隨遇而安,是愛怒吼的老母親內心深處最本真的人生箴言。

新的一年,母子攜手,迎接挑戰,共同進步。

我若怒吼,純屬巧合,敬請理解,謝謝合作!

來源:weixin

參考來源